内容推荐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伟大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读者丛书·中国梦读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为核心内容,从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优秀报刊、精品图书精选了570多篇与中国梦主题紧密相关的美文汇编成10册,通过小故事、随笔、杂文的形式通俗生动地诠释“中国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生死相依、血肉相连,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所选文章文学性、可读性强,是一部宣传中国梦的通俗读本。 《做时代的君子》分册主要围绕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主题,选编美文汇编成册。所选文章共分为三个主题:一是爱国,既有著名科学家(比如钱学森、黄大年、黄旭华等)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又有普通民众表现出来的感人爱国情怀;二是改革,主要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所体现出的改革精神;三是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展示了我国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问世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国精神。 本书由读者丛书编辑组编。 目录 真正的英雄/金一南 我是一个中国人/汪曾祺 我们的英雄我们安葬/王树增 回望钱学森/卞毓方 钱伟长,从七房桥走出来/叶辛 挑战爱因斯坦的人/王煜 大地之子黄大年/吴晶 陈聪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Yuyan 毫克镭里的爱国心/唐宝民 话说筋骨/梅万林 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我的每一粒灰也还会是爱国的/季羡林 先生之风/周翔 王玄 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 一个真正美好的人/东方小四 邵逸夫,最后的旧式生意人/黄佟佟 中国的脊梁/乔蕾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贵族/群学君 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余秋雨 “一生择一事”并不奢侈/沈策 平凡的日子与伟大的人生/俞敏洪 平庸乏味才是人生最大不幸/闫红 我也有一个功夫熊猫的梦/徐小平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罗振宇 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古典 这是一个值得一活的年代/秦朔 人文教育的危机/陈思和 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 如何培育中国创造力/田磊 艺术与创新/黄永玉 东方文化要重现辉煌/季羡林 我们在证明/钱文忠 这一年,他们奏响科技最强音/刘园园 中国航天,迈向“诗和远方”/叶乐峰 中国“蛟龙”走向深海/杨舒 他把目光投向外太空/吴月辉 喻思南 量子世界里的领跑者/肖春芳 “悟空”寻找暗物质/金振蓉 超级工程锻造的青春/刘志强 演绎蓝天里的梦想/陈恒 颜维琦 中国“芯突破”惊艳世界/卢泽华 标注中国制造新高度/《人民日报》评论员 企业家的精神/汪丁丁 年前的温州首富今何在?/胡宏伟 如何解读“互联网+”/马云 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谈婧 怎样不被互联网打败/周鸿祎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生活/李开复 “黄金五年”书写大国创新奇迹/陈芳 胡喆 周琳 萧海川 创新的两条中国路线/周其仁 “剩”者为王:张近东的创新之道/肖佳一 没了它,Made in China不会这样遍布全球/朱若淼 做时代的君子/杨彤瑒 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朱万曙 “诗教”的启迪/李山 为什么古代诗人往往“穷而后工”/童庆炳 “儒”者三类/崔存明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任正非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李斌 重温“小岗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王丹 致谢
导语 《读者丛书·中国梦读本》是读者丛书编辑组送给筑梦路上人们的美好希冀和前行的精神动力。当您打开这套丛书的时候,您可以看到仁人志士在寻梦路上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人生丰碑,也可以感受到几代科学家在强国路上的无私和献身精神,还可以看到普通人在追梦路上的辛勤汗水…… 《做时代的君子》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共收文59篇,包括金一南的《真正的英雄》、汪曾祺的《我是一个中国人》、王树增的《我们的英雄我们安葬》等。 精彩页 他们父子俩,身无分文,走到哪里去呢? 翻开江浙地图,可以看到,苏州、无锡、湖州,挨着有名的太湖,是标准的鱼米之乡,春天来了,河网密布,鸟语花香,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饿不死人。 梁溪通太湖,它有一条小河稍稍拐出去,叫啸傲泾。这三个字不好讲也不好写,也有人直呼作逍遥津的。 离开陶家的父子俩,到了啸傲泾就定居下来。 这里有万亩高地,因为高出周围远远近近的良田五六米,水抽不上去,故而虽然地处水乡,也都荒着。居住在这里的农户,大多是因战乱避难而来,只能靠天吃饭,一遇干旱之年,只能唉叹老天的无情。 父子俩就在这里安下家来。在当陶家上门女婿的那些年里,他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住下来,他们父子也不种地,专门做了水车卖或是出租。 那万亩高地,有了水源,秋季的收成也便有了保障。春夏之交农忙之时,买下或租了他们水车的,父子俩要去给农户安装,讲解使用要点;秋冬时节不用水车了,父子俩要应农户的要求对水车维修。父子俩成了逍遥津少不了的人物。而原本人烟稀少的高地上,由于能抽水种田,迁来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这父子俩,就是钱伟长的老祖宗。 木匠父子的事业,传到孙子那一代,正是明朝的洪武年间。钱家真正地大发起来。除了继续经营水车,还置有最大的库房,兼营打风车。这以后又办了酒厂、酱油厂和南货铺,成了远近闻名的首富。到了明代末年,钱氏家族不仅是首富,而且拥有万亩良田。 这就是钱氏家族在七房桥的起源。 说到七房桥,还有这样一段插曲。 1970年5月,美国作家韩丁访华,要求了解清华大学在“文革”期间红卫兵运动的情况,周恩来总理特地发出指示,指定由钱伟长陪同接待。 也正是这件事,钱伟长从当时劳动改造的特钢调回清华,专门从事接待工作。为了接待外宾,清华的革命委员会给他调整了房屋,将原已搬进他家住的邻居迁走,五间北屋都还给钱伟长。从此,他又有了卧室和宽敞的客厅,校方还临时动员教研组的同志来粉刷墙壁,并勒令他添置几件家具。 韩丁在中国逗留了一个多月,钱伟长跟他谈了一个多月,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合情合理照实说。”他给韩丁讲一段英语,回过头来又给同时陪在身侧的工宣队刘师傅讲一段中文。韩丁回到美国后,写了一本书《百日大战》,一度畅销美国。 从那以后,钱伟长开始不断地接待国际友人,诸如荷兰导演伊文斯、美国作家斯诺、英国记者格林、《纽约客》记者斯泼林斐尔德等等。就是在这期间,来了一位美国学者,提出要去看看七房桥。 那时候他还不明白,美国人为什么要跑到他的故乡七房桥去。美国人只说,在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里,收了五个中国人。这五个中国人都姓钱,其中两个人,一个是钱伟长,一个是他的叔叔钱穆。而且这五个中国人,都出生在无锡附近的七房桥。这就引起了美国学者的浓厚兴趣,他非要跑到那里去看一看,为什么这个叫七房桥的地方,会一下子涌现这么多的杰出人物。 美国学者如愿以偿地去了,作了考察,极力想透过眼前简陋、传统、古朴、歪斜得几近破落的农舍和弥漫着“文化大革命”气息的公社的氛围,去辨识和想象七房桥的世界。他是专门研究钱穆的,而钱穆是中国学者中未经大学深造而成为大学教授、又成为国学大师的两个人中间的一个(另一人为梁漱溟)。美国学者在考察了无锡郊外的水乡风光和湖荡特点以后,把七房桥看作是钱穆作为国学大师一生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源泉”。 明代中期,钱家大发起来,成了真正的大富豪,生下了七个儿子,花了十年时间,在啸傲泾的北岸,修建了七所豪华的大宅院。每一个宅院都是七进,每进都是七开间,每进之间两侧都有厢房,当然还有几间仆人的住房。在宅院的两侧各有东西两条陪弄。平时人们不走正门,而由东西陪弄进出。两所宅院之间,有一条共用的排水沟,排水沟上盖着石板。两所相邻的宅院之间,亦即陪弄之间有三个通道。每所宅院都有一个后花园。完整的一所大宅院,称为一房。七所建在一起的大宅院,并列着,形成一股气势,也便称作七房。 P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