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口述(第一的故事)/大潮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韩淑芳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韩淑芳主编的《口述:第一的故事》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以亲历者角度记述了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目录
第一章 初创:杀出一条血路
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严俊昌 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队长
严宏昌 时任小岗村村委会主任
严德友 时任小岗村书记
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的建设
陈秀霞 时任国家旅游局干部
第一次打破“铁饭碗”
李定 时任深圳市政府秘书长
第一次工程招标,开创“深圳速度”
陈荣光 时任深圳市委办公厅秘书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建立
李建英 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干部
第一家消费者协会的诞生
袁荣申 时任新乐县消费者协会会长
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飞乐音响
秦其斌 时任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第一条农民自办铁路的修建
林木珠 时任湛江霞山区新村村委会主任
第一次集资办电
刁家琏 时任烟台地区计委工业科科长
第二章 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第一部开发区“基本法”的产生
李东云 时任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第一份股份合作企业章程的出台
吴德程 《温州商报》记者
广州天河区——第一个全面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试验区”
苏卓勋 时任广州市天河区副区长
第一个110报警服务台的开通
郑国强 时任中共广州市政法委书记
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的诞生
赵宗信 时任厦门国际银行董事长
第一家证券营业部——上海静安证交所始末
黄贵显 时任静安证券交易所经理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诞生
禹国刚 时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创办
尉文渊 时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
第一家粮油期货市场的建立
贺涛 时任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总裁
见证新中国第一次选美
彭振戈 时任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摄影记者
第一家开在境外的经贸窗口——香港雁荡有限公司
刘周晰 时任香港雁荡有限公司总经理
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盲人特殊教育机构
夏荣强 时任美国海德里盲校中国福州分校校长
第—次中外合作编演剧目——京剧与歌舞伎同台演出
吕瑞明 时任国家京剧院院长
第—家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创办始末
郑元亨 时任深圳有色金属期货交易所总经理
第一个辞职下海的镇委书记
叶康松 时任美国康龙集团总裁
第—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开发区的故事
宋海青 时任大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新中国第一块土地拍卖
叶本统 时任深圳房地产公司设计预算科科长
第一张银联卡的诞生
王喜义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
第三章 深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的成立
阮延华 时任外高桥保税区常务副主任
第一张金融商业日报的创办
王喜义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
第一家中外合资商业企业——第一八佰伴开业
黄伟雄 时任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一个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出台
周路明 时任深圳科技局政策法规处干部
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建设的 NG项目落户
袁新安 时任江苏省洋口港开发办公室主任
开办第一个股份制海外商城
陈亮 时任巴西中华商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第一个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政策的出台
钱世雄 时任宁波市外经贸局对外贸易管理处进口处处长
第一个“阳光法案”诞生记
李力 时任广州市政府法制办主任
初设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台前幕后
刘仲藜 时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
第一次创建金融业廉政建设监控预警体系
王喜义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
第一个股指期货上市始末
贺军 时任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办公室主任
序言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
的一场天翻地覆的伟大革命,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当代
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正如习近平主席所
言:“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
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13亿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农
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
方方面面,万众一心,锐意进取,艰苦创业,砥砺奋
进,铸就了国家和民族发展史上史诗般的辉煌。古老
的中国,从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发展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综合实力大国,
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
的根本性转变。
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激
发了中国经济社会的生机与活力,调动了亿万人民群
众的积极性。冲破人民公社旧体制、创造“大包干”
的农民,抓住时代机遇、不惧风险、突破固有思维的
个体经营者,艰苦创业、矢志不渝、勇于实践的企业
家,为民族复兴与腾飞砥砺前行的科学工作者,奋斗
在生产一线的大国工匠,心系祖国、积极投身改革开
放事业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为城市发展与崛起
身先士卒、殚精竭虑的书记与市长,以及勇敢面对变
革、迎接命运挑战的普通百姓……千军万马汇聚成波
澜壮阔、激情澎湃的改革开放大潮。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大时代,我们有幸见证了中
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我们有幸成为改革开放亲历者
,我们有幸融为改革开放大潮中激情涌动的一滴水甚
至一朵浪花。当一个个亲历者的经历、体悟与情感化
作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文字,当我们阅读这些饱含激
情与时代精神的文字,改革开放的大潮不禁砰然澎湃
而来,激动着我们,感染着我们。
几十年来,人民政协各级机构征集编辑了大量反
映改革开放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文史资
料,我们择其精华编辑了《大潮》丛书,通过亲历者
讲述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记录历史,见证岁月
,讴歌时代。
韩淑芳
2018年6月
导语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大时代,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我们有幸成为改革开放亲历者,我们有幸融为改革开放大潮中激情涌动的一滴水甚至一朵浪花……
当一个个亲历者的经历、体悟与情感化作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文字,当我们翻开《大潮》,阅读这些饱含激情与时代精神的文字,改革开放的大潮不禁砰然澎湃而来。
韩淑芳主编的《口述:第一的故事》为“大潮”系列之一,以亲历者角度记述了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
四十年改革历程,从初期的艰苦探索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第一次打破“铁饭碗”、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上市、第一个110 报警服务台开通、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诞生、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创办、第一次选美比赛、第一块土地拍卖、第一张银联卡诞生、社保基金的初创……
精彩页
省、地、县领导给我们撑了腰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小岗村大包干到户,外人一看便知,消息飞快传开了。公社领导知道消息后,立即把我们队干部找去质问:你们小岗是不是在搞单干?你们当干部的要注意,这样搞是要犯国法的。如果是单干,赶快并起来,否则就要把你们小岗村情况上报县委处理。那时,我们是铁了心的!一口咬定是分组作业,外人看一家一户干活是搞自留地。到了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甘肃省一位读者来信,并加了编者按语,指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必须稳定,坚决反对搞任何形式的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等变相单干。我们听了广播都傻了眼,心里很害怕,认为《人民日报》编者按是有来头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心想这一下,我们是要挨批斗坐大牢了。
1979年5月8日,县委书记陈庭元把严宏昌找到公社,叫他不要怕,不要有思想顾虑,实事求是说出大包干到户的情况。严宏昌就如实地作了汇报,并说:作为一个农民,新中国成立20多年来,一直是“三靠”(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自己种田还糊不饱自家的肚皮,实在感到有愧,对不起国家,对不起领导,对不起自己的祖宗和后代。我们现在搞大包干到户,不但不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一粒粮,保证年年向国家做贡献。陈书记问,你们有把握干好吗?严宏昌当时保证说:一定能干好,不信你去看看我们地里长的庄稼心里就踏实了。陈书记当即表示:你们只要能搞到吃的,我们不要你们粮食,只要不再靠国家就好了,你们好好干吧,就作一个试点吧。听了县委书记的话,我们就像吃了定心丸,一块石头落地了。全村社员听了传达也都欣喜万分,认为有县委书记给我们撑腰,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
1979年,是我们搞大包干到户的第一个年头,全队粮食总产13.2万斤,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五年粮食产量的总和。收油料35万斤,是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饲养生猪135头,超过历史任何年份。向国家交售粮食299万斤,是征购任务的10倍;卖油料2.4万斤,超过任务80倍。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22元上升到371元。同时,当年还贷800元,集体储备粮1500斤,公积金150元。我们小岗村由“三靠队”“讨饭村”,一跃成了全县闻名的冒尖村。
10月20日,县委书记陈庭元、副书记宁金茂等领导同志来到我们小岗村,宣布县委意见:同意小岗村搞大包干到户,作为大包干的试点队,并委派县委秘书吴庭美同志,在小岗村住下来,搞调查研究,核实产量,写了一篇题为《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调查报告,肯定了我们小岗村大包干到户的成绩,直接报给省委万里书记和中央农委。小岗村悄悄地搞“大包干到户”的情况,由此受到了中央领导和省委领导的重视。
10月下旬,地委书记王郁昭带领地委七名常委,来到我们小岗村,经过考察和座谈,肯定了小岗村的做法,同意小岗村大包干到户干三年,并且总结大包干的优点是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都有利,是利国利民的创举。
1980年1月24日上午8时左右,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同志亲临我们小岗村视察。万书记身穿黄色军大衣,风尘仆仆,一下车就挨家挨户逐个查看,看新盖的房屋,看各户收的粮食,又揭开锅看我们吃的,开箱子看我们穿的衣服,并亲切地问长问短。最后万书记来到队长严俊昌家,严俊昌拿出炒熟的花生招待省委书记一行。万书记不吃,这时全村老少都围上来,齐声说:花生是自己生产的,万书记尝尝吧!万书记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说,好,把这袋花生都带着,回去开常委会,让常委们都尝尝小岗村搞大包干的丰收果实。
万里书记还详细地询问了我们大包干到户前后的生产情况,我们都一一地向他作了汇报。万书记说: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粮食上不去,还要从外国进口,怎么能向人民交代。他说:你们小岗村干得好,过去我们也想这么干,就是没人能带这个头,没有想到,马列主义竟出在你们这小茅草屋里。你们搞大包干到户,是先交齐国家的,再留足集体的,剩下来才是你们自己的,这是对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都有利的。严宏昌反映:有人说我们小岗村这么干是搞资本主义复辟。万书记说:今后哪个再说你们是搞资本主义,这场官司交给我,我替你们打。地、县委领导同意你们干三年,我同意你们干五年。在场的领导和社员群众,都激动万分,报以热烈的掌声。
万书记临离开前,边走还边要求我们:一是要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坚持实事求是;二是不要卖过头粮,不搞浮夸风,接受三年自然灾害的教训;三是当干部的要把眼光放远些,不单是带领群众搞好农业生产,还要大力发展工副业,使小岗村尽快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