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林,满族,笔名胡敦敦,吉林长春人。
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长期坚持在长白山林区考察访寻,对当地动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对长白山生态保护有着深刻的见解,专心致力于动物题材和儿童题材作品创作。
散文《青羊消息》获首届吉林文学奖、全国首届环境奖、第八届长白山奖,散文《拍溅》获中国作家散文大奖赛大奖、吉林文学奖二等奖,并获第九届长白山奖.长篇儿童科普小说《巨虫公园》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林/绿水青山生态文学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胡冬林 |
出版社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胡冬林,满族,笔名胡敦敦,吉林长春人。 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长期坚持在长白山林区考察访寻,对当地动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对长白山生态保护有着深刻的见解,专心致力于动物题材和儿童题材作品创作。 散文《青羊消息》获首届吉林文学奖、全国首届环境奖、第八届长白山奖,散文《拍溅》获中国作家散文大奖赛大奖、吉林文学奖二等奖,并获第九届长白山奖.长篇儿童科普小说《巨虫公园》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后记 我是怀着悲愤交加的心情写这篇后记的。 这时,长白山屠熊案已近尾声,犯罪嫌疑人被 抓获并招供。在此期间的多次踏察中,我关注八年 的母熊“好媳妇”的那片领地,再没有出现过它的 活动痕迹。领地已被一头体重三百斤以上的大公熊 占据。我这才意识到,在惨案中惨遭灭门的,是“ 好媳妇”和它的子女们——两头一年零三个月的半 大熊和一头今年腊月才出生的三个月大的幼熊…… “好媳妇”领地的北缘距我的住处五公里,它和火 狐狸、青鼬、山猫、灰松鼠、小飞鼠、野猪、狍子 、黑啄木鸟、褐河乌、星鸦、绿啄木鸟、松鸦、棕 黑绵蛇等许多动物,是我山上的近邻,也是我作品 的主人公。它们给了我解读生物进化真谛和原始森 林奥秘的金钥匙。我时刻把它们挂在心上,常去看 望它们,哪怕只看见一丝爪痕,一个模糊的足迹或 一截粪便,都感到无比高兴。 咸丰年间的《朔方备乘》有一章“艮维窝集考 ”,记载东北有四十八座大窝集(窝集,满语:黑 森林)。《中俄瑷珲条约》等三个不平等条约,划 走了其中十八座大森林。剩余的三十座,曾遭日、 俄的大量砍伐。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建设需要,开 始全面砍伐,最后只余长白山保护区1960公顷的原 始林未遭斧斤,这也是中国唯一一座具有北温带与 寒温带地理物候特征的原始林。当年四十八座大窝 集均以满语命名,我身边的这座森林满语为“纳秦 ”,意为“绿海”。可以想象,当第一位登上长白 山之巅的女真人,眺望山下无垠林海时,他脱口而 出:“绿海!”从古至今,三条大江从天池发源造 福两岸;绿海庇荫东北亚风调雨顺。 原始森林是陆地上动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方, 是自然万物演示进化奇迹的大舞台,是物种间共生 互动生命之网的完美典范。五年来几乎每个晴天, 我都充满好奇和兴奋地踏上山路,用所有感官在林 中寻觅、迎接、遭遇自然界时时处处都可能出现的 大大小小奇迹与惊喜。这座森林于我是创作源泉, 心灵寄托,神圣之地。这里有世上最新鲜的空气, 最清澈的水,最美的野花和蘑菇,最动听的鸟鸣, 最纯粹的森林音画……2005年秋,黑熊的求偶季, 我第一次听说,一头母熊被八头公熊追逐着翻山越 岭远去。众公熊看中的是它的生命活力与成功养育 小熊的经验,从此母熊得名“好媳妇”,那时它大 概五岁。从那时起,我年年都看见它的活动足迹, 并两次与它在林中远远相望。漫漫八年,它成功养 育了两窝小熊,自己也罕见地活到十二岁零四个月 (熊的寿命为25—30年,在猎杀不止的情况下,平 均只能活3—5年)。由于长白山生存环境严酷,公 熊与母熊的比例为5:1,由此看来,“好媳妇”堪 称功勋熊。 那一年,我还听说另一个山林故事:在海拔千 米的针叶林深处,一个老猎手在距地面一米半处砍 倒一棵冷杉。他事先算准树倒的方向,使倒树准确 地落在十多米开外的一个大树桩上,把整棵树离地 面五尺横架在空中。他这么干有个缘由,等三十年 后,这棵倒下的冷杉上将生长一种寄生植物长松萝 ,獐子(原麝)最喜欢吃长松萝。那时候,自己的 小孙子长大了,就可以在这棵冷杉上绑套子套獐子 。然而,三十年不到,由于过度猎杀,长白山的獐 子已经绝迹。气候变暖,森林过度干燥以及受旅游 影响,长松萝正大面积消失。至今,我仍然记得站 在那棵干透了的倒木前浑身冰凉的感受,它把我对 长白山的美好幻想击得粉碎。这座原始林在20世纪 曾遭到酷猎、打松子等大规模破坏。现在被旅游占 去10%以上,打松子屡禁不绝;保护区不断遭到各 种名目的蚕食;松花江源头出现了污染源;二道白 河变成了二道“黄河”;林区小镇快速膨胀,各色 人等大肆圈地;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减少:东北虎 、远东豹、猞猁、棕熊、青羊、原麝、梅花鹿、黑 熊、水獭、兀鹫、金雕、大鸳、黑鹳、雕鹗等珍稀 动物已经灭绝或正在灭绝……就在写下这行文字的 时候,一只长尾林鹗落在我窗前工地的塔吊上,发 出“唉、唉、唉”的连声叹息。 随着时间推移,批判与痛惜内容不由自主跃然 纸上。连杀五熊的惨案发生后,愤怒至极的我放下 所有的事情,发微博,接待各路记者,调查熊的分 布情况,向政府提建议,做报告,针对威胁传言作 必要防范等,两个月时间倏忽而过,才猛然想起要 赶写这篇后记。 雕鹗的洪亮叫声呜——呜哼——头一个呜是高 音,后一个呜是下降的低音,带出含混宛转的尾音 哼。字面无法表达其原声。长尾林鹗已在一小时前 飞走,此刻是12时51分,它正在工地的西边一声接 一声鸣叫。此时正是母鹗带小鹗学习觅食本领的时 候,它们来建筑工地干什么?它们不知道有的人无 比贪婪、愚昧、狠毒么?它们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今年春天,有人在空楼房的顶层发现四只幼鹗, 抓进铁笼带走了。多年来,我只见过一次雕鹗的身 影。于是马上拿起强光手电和望远镜跑出去找它。 刚走一半路,叫声消失,它飞走了。2009年秋的一 个深夜,它的歌唱让我知道了这只雕鹗的领地。前 面的那只长尾林鹗跟它是邻居,2008年我结识了它 在寒葱沟的家 目录 原始森林手记 蘑菇课 狐狸的微笑 青鸟晨歌 后记 精彩页 原始森林中的写字台 三宝鸟嘎——叫了一声,粗粝响亮,吓我一跳。随即惊喜:生平第一次看见这种鸟! 它俗称老鸹翠,国外叫佛法僧。个头比松鸦略大,一身绿莹莹的羽衣,像个小胖墩坐在高高的枯树枝上,展翅飞翔时喜欢兜圈子,飞行轨迹上下起伏颠荡,兜抄捕捉蚱蜢、金龟子、蜻蜓等大型飞行昆虫。这时,可看到它的双翼下面各有一个鲜明的半月形雪白羽斑。 在河边长大的孩子会在那里找到无尽的童年乐趣。已经不年轻的我也一样,在原始森林里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边,经历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 采摘山野菜季节,在鸟鸣阵阵的河边找柳蒿芽,第一次见一只柳串(黄腰柳莺)狂追另一只(男追女)。两只小鸟在树丛间闪电般穿梭,那种快闪疾掠令人眼花缭乱。女柳串被追急了,不辨东西南北,突然从我的两腿间嗖地掠过。狂热的男柳串衔尾疾追,欲火攻心,当然也紧跟着穿裆而过。年轻时踢足球曾被对方前锋带球穿裆,哄笑声中登时羞怒交加。这回被小鸟穿裆,唯有傻乐。 还有一天,跟踪拍摄一对绿头鸭,被这小两口引到鸳鸯的地盘,第一次近距离看见长着弯弯的白色过眼线、总是笑眯眯的鸳鸯妈妈,带领一群黄茸茸的小毛团,欢快地觅食嬉戏。 一连三天等在老倒木旁边,第一次等来包网鬼笔戴着盔形帽的菌柄,从土豆似的“卵”里慢慢拱出,一袭白绉纱般菌网裙怯怯颤颤展开,精致娇美得令人惊叹。 藏在灌木丛中的吹树鸡叫叫,第一次把对岸保护妻小的雄性花尾榛鸡(俗名树鸡)激怒,它长距离滑翔过河,落在我身边的树上,梗脖侧目,颏下有一撮小黑胡,像个气鼓鼓的小拳击手,四处搜寻前来挑衅的对手。 在蛇谷入口,第一次被一条胳膊那么粗的棕黑绵蛇吓得不轻,它刚出蛰不久,正在石头上晒太阳。相处一段时间,发现这种无毒蛇性情和善,甚至允许我轻轻抚摸。它眼睛覆盖一层蓝薄膜,透过这层膜,可看见大而黑的瞳孔周围,环绕一圈细密小金点组成的金环。 细雨中在河畔漫步,对岸的原始林中突然响起刚——刚——的可怖恶声,是大公狍的恫吓声:快滚开!我亦吼叫作答,它马上回应。于是,第一次和狍子你一声我一声对吼,最后我羞愧地败下阵来。 秋雨过后,第一次在一棵椴树倒木上采到20余斤冻蘑(亚侧耳),老大一堆。跑到路边向一伙采蘑人借个背篓,才把这堆蘑菇背回家。 有一天正骑在大倒木上吃午饭,忽然一只巴掌大的小猫头鹰悄无声息地飞来,落在面前的小树上,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我看。天哪,棒槌鸟(红角鹗)!我麻溜放下保温杯抓起相机,哆哆嗦嗦调准焦距正欲按快门,人家却倏忽而去。放下相机刚端起保温杯,又一只棒槌鸟飞来落在小树上;放下保温杯又抓起相机,人家又倏忽而去。 冬天在大雪中跋涉5小时,在一棵老树上的树洞口,第一次发现一小堆黄澄澄油亮亮的五灵脂米,这是一种稀有的中药材,也是我苦苦寻找两年的鼯鼠科小飞鼠的粪便…… P2-4 导语 《山林》是一部对长白山原始森林的深情奉献,是一场生命之旅的享受,也是一场挽救大自然的战斗。这是把生命献给原始森林的自然文学写作者——胡冬林留给世人的爱。 在本书里面,胡冬林一直在倾听大自然的密语,担负人与动物之间使者,山林给他上了一堂生动而美丽的课,而他则记下了这洋洋洒洒的长篇笔记。山林的一切都吸引着他,牵动着他的内心,他温柔探访长白山每位生灵,深情为它们画像,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 内容推荐 胡冬林著的《山林》包含了《原始森林手记》、《蘑菇课》、《狐狸的微笑》、《青鸟晨歌》共四个长篇散文以及作者后记,详尽描写了原始森林中鸟类、熊、狐狸、蘑菇等多种生物的生存近况,为我们揭开了长白山原始森林的神秘面纱。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