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中华经典轻松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郑宇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包括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作为语录体的书,《论语》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古文,《论语/中华经典轻松读》编注者郑宇在原文后加入“译文”“评析”两个板块。
目录
第一章 学而
第二章 为政
第三章 八佾
第四章 里仁
第五章 公冶长
第六章 雍也
第七章 述而
第八章 泰伯
第九章 子罕
第十章 乡党
第十一章 先进
第十二章 颜渊
第十三章 子路
第十四章 宪问
第十五章 卫灵公
第十六章 季氏
第十七章 阳货
第十八章 微子
第十九章 子张
第二十章 尧日
序言
《论语》以语录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学派尊奉为圭臬
。自西汉以来,《论语》所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
传播,其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
、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
标志。有关《论语》章句的注疏也累代不绝,注解
、研究《论语》的专著,卷帙浩繁,各领千秋,形
成了具有独特风貌的《论语》文化,从伦理道德、
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
社会前进的方向。
《论语》的哲思博大精深,所阐述的内容包罗
万象,蕴含着先哲睿智的光芒。已有的研究成果更
加丰富了《论语》的思想宝库,大至治国,小至日
常起居,无不深含着精警的启迪,与我们的生活息
息相关。只是后世人们在研究《论语》的过程中,
出于狭隘意识及利益的需要,画地为牢,囿于一己
之门户、学派或政见,互为攻讦,武断地将《论语
》划归某一学派,甚至有意无意地把《论语》导入
一种神秘的、宗教式的文化。这种做法是将《论语
》对于大众文化的建设功能曲:意掩盖或抹杀,实
有损其思想的弘扬,有悖于圣哲之初衷。一些通俗
的解读,又流于表面的注解,对于《论语》思想精
神的把握有所偏离。还有一些人带着某种政治偏见
,对《论语》肆意菲薄,进行牵强附会式的批判,
以彰显自己的深刻。其实,《论语》就是《论语》
,它是一种文化的历史,一种历史的文化,绝不是
哪一个人能随意否定了的。人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
,体悟自然有所差异。不同的人品读《论语》自有
不同的体会,不同职业的人读论语有不同的心得。
但是不容否认,开卷总是有益的,《论语》经久而
弥新,这也就是其传承千古的内在品质。对于《论
语》,我是如此理解,也尽力依照着去做,当然,
我知道这样的境界虽穷其毕生也不易达到,但我愿
不懈地努力去实践。《论语》的真谛也就在于力行
,反躬求诸己。对于本书的编撰,在汲取前人研究
成果的同时,力求有自己的理解。经过多年的努力
,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终于完成了这个工作
。由于编写者学识所限,必然存在种种疵斑,恳请
大家指正,疑义相与析,学问共相长。心怀忐忑,
因而感到有写几句话的必要。
本书的编撰体例包括原文、人物简介、译文、
评析四个部分。旨在方便普通读者阅读,达到联系
现实、学以致用、提高修养的目的。既注重可读性
,又力求具有时代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得
到工作伙伴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对编委会老
师常永楠、刘中洋、孙红丹、唐海燕、田苗、郑宇
、朱慧俐、罗礼华、施中狱、郭汉尧、刘贤华、梅
凤华、范敦海、朱刚、何泽明、温彩风、袁公明、
聂超军、宋劝其、杜启龙、杨莎莎、徐小花、颜阳
、农梅珍等,表示感谢。
导语
《论语》以语录体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本源,被儒家学派尊奉为圭臬。
郑宇编注的《论语/中华经典轻松读》的编撰体例包括原文、人物简介、译文、评析四个部分。旨在方便普通读者阅读,达到联系现实、学以致用、提高修养的目的。既注重可读性,又力求具有时代性。
精彩页
十三 尊重自己的人格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若说:“为人诚笃信守诺言、行为符合道义,这样的言行才可以实践。与人相处恭敬有礼,尊重别人而不刻意地取媚,他就能保持自己的尊严而远离耻辱。因而没有失信于人,也没有失礼的事情,这样的人是可以推崇结交并景仰的。”
【评析】
尊重自己的人格
中华民族是注重血缘关系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意识,中国文化的基本旨义:亲亲、仁民、爱物。有人将这章理解为:靠施行德政来治理国家,同宗子弟必然像城池一样稳固,君主只要强化自己的德政,使同宗子弟效忠,又何必修筑坚固的城池呢?如果只是这样,那么,这不是我所敬仰的人,也肯定不是先贤所孜孜教诲去做的人。朋友之交不能失去信义,与人交往不能有失礼的行为,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三国故事中刘、关、张三兄弟的结义,之所以广为传诵,就在于诚信重义,就在于互相敬重循守礼仪。做人有义,待人有礼,敬其贤德,亲其亲以及人之亲。为了我们的人生,义无反顾地奔赴那个生命的约定。
十四 知足常乐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夫子说:“君子对于饮食没有过分的要求,饮食不求饱足,对于居住之处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不求安逸享受,只要安全就可以了。对于世事反应机敏.但是言辞谨慎。求教于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修养自己的仁德。如此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人’啊。”
【评析】
知足常乐
“食”与“居”是人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所以孔子告诫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向往着在一个政治民主、百姓安乐的国度里过着清静的生活,默默地充实自己,修养自己的仁德,以自己的德行潜移默化着民风世俗,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南怀瑾先生说:学问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做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奢侈的要求。这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做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实践才是更重要的学问。
知足则常乐,慎言则自安。言行不可草率,轻率的言行会使国君失去辅佐的忠臣,会使普通人失去朋友。国君失去忠臣的辅佐,祸患必然降临。平民失去朋友,必然陷于困境。故言论必当谨慎,轻率的言辞必将带来后患。享乐是腐蚀人消磨人志向的毒剂,放纵嗜欲,必将陷于贪婪。德行的养成在于自我节制。
P11-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