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类的故事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小袋鼠工作室编译的《人类的故事》展示了人类历史的浩荡长卷,其中有节奏明快的“大历史”叙述,也不放过任何真正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事件和细节,更重要的是本书以房龙的经典原著加入大量精心选配的插图再现历史的重要时刻和不同时代典型的社会,并以21世纪最新的发现和观点升级了原著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局限。
作者简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Van Loon.H.W.,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人类的历史承续
第二章 人类最初的模样
第三章 早期的人类
第四章 埃及人的神秘书写术
第五章 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尼罗河
第六章 埃及发展史
第七章 东方文明第二个中心——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第八章 楔形文字所暗藏的秘密
第九章 犹太民族的杰出领袖——摩西
第十章 现代字母的原型——腓尼基人的文字
第十一章 异军突起的印欧种族
第十二章 亚洲文明的“中转站”——爱琴海文明
第十三章 欧洲历史正式拉开帷幕
第十四章 古希腊的城邦制
第十五章 古希腊城邦的“共产主义
第十六章 古希腊人的生活态度
第十七章 人类娱乐的第一种形式——古希腊戏剧
第十八章 希腊人和波斯人的争夺战
第十九章 雅典和斯巴达的权力之争
第二十章 亚历山大和他的大帝国
中卷
第二十一章 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恩怨
第二十二章 罗马帝国是怎样兴起的
第二十三章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第二十四章 关于约书亚的那些事
第二十五章 帝国最后的辉煌
第二十六章 基督教会的建立
第二十七章 阿拉伯沙漠上的先知——穆罕默德
第二十八章 查理曼大帝
第二十九章 猖獗的北欧海盗
第三十章 西欧的封建制度
第三十一章 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
第三十二章 王权与教权的较量
第三十三章 欧洲人的十字军东征
下卷
第三十四章 充满自由气息的中世纪城市
第三十五章 中世纪的自治制度
第三十六章 中世纪人们眼中的世界
第三十七章 中世纪商业贸易的兴衰
第三十八章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文明的救赎
第三十九章 人们表达内心的需要
第四十章 地理大发现
第四十一章 照亮东方的佛陀与孔子
第四十二章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
第四十三章 天主教和新教间的战争
第四十四章 英国的大革命
第四十五章 “权力均衡”原则和欧洲的平静
第四十六章 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第四十七章 俄国和瑞典的交战
第四十八章 普鲁士的崛起
第四十九章 重商主义对欧洲的影响
第五十章 震惊世界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五十一章 伟大的法国革命
第五十二章 野心勃勃的拿破仑
第五十三章 女先知和神圣同盟的故事
第五十四章 反动势力的顽抗
第五十五章 欧美各国的民族独立战争
第五十六章 改变人类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五十七章 社会革命的风暴
第五十八章 影响深远的奴隶解放运动
第五十九章 突破重重障碍的科学革命
第六十章 艺术的回归
第六十一章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战争
第六十二章 新世界的建立
第六十三章 临别赠言
结束语
序言
汉斯及威屎:
当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舅舅,
使我爱上书籍和图画,他答应带我去探险,一次难以忘怀
的探险——他带我到鹿特丹的一个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
顶上。
我们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
巨大的钥匙——它绝对能够和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为
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顶部的神秘大门。他说:“当你
们想出来的时候,拉拉铃就可以了。”话音刚落,他关上
了大门,生锈的铰链还发出吱嘎的声音,一下子我们就与
熙熙攘攘的街道隔绝了,大门把我们锁在了一个全新的陌
生世界里。
在我的生命中,我第一次发现了“能够听得见的寂静
”这种现象。当我和舅舅走到第一段楼梯时,我在对自然
现象的有限的知识里面又深刻地体会到可以触摸到的黑暗
。一根火柴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一层一层地往上,第二
层、第三层、第四层……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层了,上面的
楼梯仿佛没有尽头。最后,我们一下子走进了一片巨大的
亮光之中。塔楼的这层与教堂的顶部是齐平的,这里是储
藏室,零散地堆放着一些有关古老信仰的圣像,它们在很
多年前就被这座城市的善良居民们抛弃了,在这些被抛弃
的圣像身上积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这些对我们的祖先来说
是代表生死的重要信物,但是在这里沦为了尘埃和垃圾。
在这些雕像间净是老鼠搭的窝,一尊仁慈的圣像伸出的双
臂间净是机敏的蜘蛛织出的网。
再上一层楼梯,终于被我们发现了,光亮原来是从这
里的一个敞开的窗户里透进来的。巨大的窗户外面是沉重
的铁条,无数只鸽子把这么高的地方作为它们舒适的居所
。风透过铁栅栏吹进来,空气中沉浸着一种神秘却又令人
愉悦的旋律。仔细一听,这声音原来是从我们脚下传进来
的喧嚣的城市的声音。遥远的距离把这些旋律过滤得清澈
而又干净。 楼梯到这一层就结束了,如果再往上爬就必
须要借助于梯子。我们小心翼翼地爬完第一架又旧又滑的
梯子,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崭新而又伟大的奇观——城
市的时钟。看到它,我仿佛看到了时间的心脏,我听到了
时间飞速流逝的沉重的脉搏声,一秒、两秒、三秒……一
直到六十秒。正在这时,伴随着一阵突然发出的震颤声,
仿佛所有的齿轮一齐停止了转动,永恒的时间长河在这里
被切断了。再往上一层是许许多多的钟,有优雅的小钟,
还有体形巨大、令人畏惧的巨型大钟。房间的正中间是一
口大钟。当它在半夜敲响,告诉人们某一处发生了大火或
洪水时,我总是吓得浑身僵硬、冒出虚汗。然而现在,这
口大钟却被笼罩在如此寂静庄严的气氛中,仿佛正在回忆
过去的600年里,它和鹿特丹人民一同经历的那些欢乐与哀
愁。大钟的旁边挂着一些小钟,它们摆放得整整齐齐,样
子活像老式药店里面摆放的大口瓶子。
我们接着往上爬,再次进入一片黑暗当中。此时的梯
子也比刚才的更加陡峭、更加危险了。爬着爬着,忽然间
,我们呼吸到了浩瀚广阔的天空中那清新的空气,这时,
我们已经来到了塔楼的最高点。头顶上是一望无际的蓝天
,脚底下的城市就像是一个由积木搭成的玩具。人们像蚂
蚁一样匆匆来去,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忙着自己的事情
。远远望去,在一片乱石堆外,是乡村广阔的绿色田野。
这是我对广阔世界的最初一瞥。
从那以后,我一有机会就会到塔楼顶部自得其乐。登
上塔楼顶可是一个体力活儿,但我体力上的付出能使我得
到充分的精神回报。并且,我非常清楚这份回报是什么。
在这里,我可以纵览大地和天空,我可以从我那位好心的
朋友(塔楼看守人)那里听到许多精彩的故事。在塔楼一个
隐蔽的角落里,有一间小房子,看守人就住在这个小房子
里面。他的职责就是照顾城市的钟,同时,他也是照顾所
有钟的细心的父亲。他还密切地注视着这座城市,一旦有
灾难的迹象他就会敲钟发出警讯。
他熟悉历史故事,历史对他来说是活灵活现的事情。
他会指着一处河弯对我讲遣“看那儿!就是那儿,我的孩子
,你看到那些树了吗?那儿就是奥兰治亲王挖开河堤,淹没
大片农田的地方。为了拯救莱顿城,他必须这么做。”他
还给我讲老梅兹河的历史故事,讲解这条宽阔的河流是如
何由便利的海港变成这壮观的大马路的。还有著名的德·
鲁伊特与特隆普的船队的最后出航,他俩为了探索未知的
海域,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航行在这片汪洋大海上,从此再
也没有回来。
再往远处看是一些小村庄,围绕在保护它们的那座教
堂四周。很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守护圣徒们的居所。远
远望去是德尔夫的斜塔,它那高耸的拱顶见证了沉默者威
廉惨遭暗杀的事件。格罗斯特就是在这里发明的拉丁文语
法。再远些,那个又长又矮的建筑就是高达教堂,早年曾
经有一位智勇双全的伟人居住在这里,他就是著名的埃拉
斯穆斯高达教堂里一个被收养的孤儿。
最后,我们的目光落在了那片浩瀚无边的海洋的银色
边际上。它与近在脚下的大片屋顶、烟囱、花园、学校、
铁路等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把这片拼凑在一起的
土地称为自己的“家”,但塔楼却赋予了旧家新的启示。
从塔楼顶部俯瞰下去,那些杂乱无章的街道与市场、工厂
与作坊,全都变成了展示人类能力和目标的标志。更加有
益的是,纵观人类的辉煌历程,能使我们鼓起新的勇气直
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历史是一座雄伟壮丽的经验之塔,它是时间在流逝的
岁月中苦心搭建起来的。要想登上这座古老的塔楼顶端去
一览众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虽然没有电梯,但
是年轻人只要有强壮的双脚,就能够完成这次艰苦的攀登
之旅。
在这里,我送给读者一把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当你
们返回的时候,就能够理解我现在为何如此热情了。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导语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著小袋鼠工作室编译的《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所著的一部极具现场感的人类成长史,也是通俗写史的开山之作。房龙以幽默、流畅的笔法,将纷繁复杂的人类历史讲述成了一个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人类成长故事。从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到罗马帝国的衰落,从城市的萌芽到机器对人类的奴役,从文艺复兴到科技进步,从耶稣受难到宗教纷争,从地理大发现到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变革等,讲述了人类的诞生、童年、成长、无知、求索、苦痛、斗争、进步……全书以全景加特写式的通俗笔法,娓娓道来,是一部能同时给人带来见识、趣味和情怀的经典之作。《人类的故事》自成书以来,被译成30多种文字,成为亿万人的历史通识阅读枕边书。
后记
在这本书中,笔者曾经使用过的比喻有很多,这里还
有一个:如果把国家比作一艘船,那么17世纪的商业冒险
家和希腊人、威尼斯人、埃及人、罗马人所乘坐的那艘,
一定是用结实的木材建造而成的,而船上的指挥者,也必
须是熟练的船员和了解船只性能、掌握祖先遗留的航海术
的人。
在随之而来的钢铁和机器时代,船体逐渐开始发生变
化,从局部到整体直至完全变样。它的外形越来越大,用
蒸汽机替代了风帆,客舱的条件好了许多,但只为少部分
人提供服务,大多数的人不得不去锅炉仓里。尽管那里的
环境比过去安全了许多,也能赚到更多钱,但危险性并不
亚于过去操纵帆船索具,所以人们并不感到舒服。随着时
间的推移,一艘全新的现代远洋轮取代了这艘古老的木船
,不过指挥者依旧是被任命或是被选举出来的同一群人,
他们使用着15世纪的航海术和弗雷德里克时代的航海图、
信号旗,根本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
实际上,国际政治的汪洋大海比人们想象得要小很多
,在这片狭小的海域中。大部分参加竞赛的帝国和殖民地
的船只间很容易产生摩擦——直到现在,那片海域里还留
着一些船只的残骸。
这并不是一个难懂的故事,现代的世界非常希望能够
出现一批新的领导者,来承担起这些新的责任。他们必须
胆识过人、高瞻远瞩,掌握一套与时俱进的航海艺术,并
对现在的航程有着清醒的认识。
能够成为这艘船领导者的人,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和
实践知识,他们成功地完成航行时,或许会被某些船员夺
去领导者的位子,但无论如何,最终必然会出现一个人物
,带领船只安全地驶入港湾,那就是时代的英雄。
精彩页
千万年来,人类始终都在一个无法解脱的旋涡中盘桓:
人是什么?
人究竟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
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奋斗,人类一步步地从这个旋涡中抽离出来,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清晰。
但是,即使到了今天,人类迈出的步伐也是有限的,我们仍旧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对于许多事情,我们最起码已经可以做出准确的推断。
亲爱的读者,我将要在这一章中,向你们诉说人类登上历史舞台的故事。假设对于生物可能存活在地球上的时间,我们用一条具有相应长度的直线来表示,那么,人类或在一定意义上和人的生命接近的动物,在这个美丽星球上存在的时间,就是这组线中长度最短的那条。
在地球这个大舞台上,最后登场的动物是人类,但最早掌握用脑力征服大自然技巧的动物,却也是人类。我们之所以要对人加以研究,而非选取同样拥有有趣历史的猫、狗、马等其他动物为研究对象,原因正在于此。
根据现在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人类存在的这颗行星,最开始是一个巨大的、燃烧着的球体。但是,和宇宙的无边无际相比,它还不及一粒微尘。在数百万年时光的冲刷下,它的表面慢慢地燃烧殆尽,并生出了新的“肌肤”——一层厚度很薄的岩石。正是这层看起来毫无生命迹象的“肌肤”,在暴雨日积月累地冲刷下,蜕去了坚硬的花岗岩,那些裸露出来的泥土,被雨水推动着进入到高峻的峡谷,直到太阳赶走雨云,星球上被冲击出来的大量小水坑慢慢地演变为东西半球的宽阔海洋。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奇迹出现了:在这个看起来没有半点生气的星球上,生命诞生了!
海洋孕育了第一批存活下来的细胞。这些细胞在海洋里随着波涛展开了一场延续数百万年的流浪。在这场旅行中,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周围恶劣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它们一步步地养成了自己的“脾气秉性”。其中一些细胞喜欢昏暗的、有着淤泥的湖泊或池塘底部,便从山顶“乘坐”雨水“快船”,来到水底安家,演变为植物;另一些细胞更喜欢到处漂流,便生出很多节状的四肢,在海底住了下来;还有一些细胞长出了鳞片,在水里欢快地游泳,直到最后演变成鱼类。
几乎在同一时间,植物数量的增加使得海底的空间变得有些拥挤,一部分的细胞只好搬迁到新的地方——沼泽地和山脚下的泥岸处,以便更好地生存。它们每天都能从潮汐中,呼吸故乡的气息。接下来,为了在地球表面上的稀薄空气中争取到生存下去的机会,它们必须学习适应不那么舒适的新家,直到掌握在空气中像在水中一样生存的本领。它们的身体慢慢成长起来,演变为灌木和树林,甚至还学会了开花的“绝技”,以吸引鸟儿和昆虫将自己的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就这样,陆地上长满了植物。
由于在海洋中生活变得艰难,部分鱼类从海洋中“搬迁”出来,慢慢掌握了用鳃和肺呼吸的本事,但同时也没有丢掉在水里生存的技能,最初的两栖动物由此出现了。 脱离了海洋的怀抱,这些动物不得不学会适应陆地生活,有些进化成爬行动物,比如蜥蜴,它们喜欢生活在森林里。慢慢地,它们的体型变大了,还长出了四肢,这样就可以更迅速地在松软的土地上行动。直到后来,这些三四十英尺(1英尺=0.3048米)高的巨型动物占据了整个世界,它们就是生物学所指的恐龙家族:斑龙、雷龙等。
有些爬行动物家族成员不甘于只看到陆地的风景,于是就把家搬到上百英尺高的树顶上。腿已经无法满足它们行动的需求了,为了更好地在树上生活,它们身体的两侧和脚趾间慢慢地生出了像降落伞一样的肉膜,并长出了漂亮的羽毛,尾巴也变成了“指南针”,这就是最初的鸟类。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正是发生在此时,那些体型巨大的爬行动物,几乎一夜之间就集体灭绝了,谁也没有办法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因为气候的突变?
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7: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