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兰河传(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萧红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全文以“我”的视角,描写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的风土人情,融合了作者无法磨灭的童年记忆,通过追忆家乡各色人物和生活画面,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百姓平凡、卑琐、愚昧的生活情状,揭露了旧中国扭曲人性和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目录
正文
序言

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
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
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
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
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
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在广州先住了一个月,生活相当忙乱;因为忙乱
,倒也压住了怀旧之感;然而,想要温习一遍然后忘
却的意念却也始终不曾抛开,我打算到九龙太子道看
一看我第一次寓居香港的房子,看一看我的女孩子那
时喜欢约女伴们去游玩的蝴蝶谷,找一找我的男孩子
那时专心致意收集来的一些美国出版的连环画,也想
看一看香港坚尼地道我第二次寓居香港时的房子,“
一二·八”香港战争爆发后我们避难的那家“跳舞学
校”(在轩尼诗道),而特别想看一看的,是萧红的
坟墓——在浅水湾。
我把这些愿望放在心里,略有空闲,这些心愿就
来困扰我了,然而我始终提不起这份勇气,还这些未
了的心愿,直到离开香港,九龙是没有去,浅水湾也
没有去;我实在常常违反本心似的规避着,常常自己
找些借口来拖延,虽然我没有说过我有这样的打算,
也没有催促我快还这些心愿。
二十多年来,我也颇经历了一些人生的甜酸苦辣
,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
压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却,但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
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了童
年的欢乐,为了要把自己造成一个对民族对社会有用
的人而甘愿苦苦地学习,可是正当学习完成的时候却
忽然死了,像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这比在战斗中倒下
,给人以不知如何的感慨,似乎不是单纯的悲痛或惋
惜所可形容的。这种太早的死曾经成为我的感情上的
一种沉重负担,我愿意忘却,但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
却,因此我这次第三回到了香港想去再看一看蝴蝶谷
这意念,也是无聊的;可资怀念的地方岂止这一处,
即使去了,未必就能在那边埋葬了悲哀。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
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
己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
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
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
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
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而
这样的寂寞的死,也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
担,我愿意忘却,而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忘却,因此我
想去浅水湾看看而终于违反本心地屡次规避掉了。

萧红的坟墓寂寞地孤立在香港的浅水湾。
在游泳的季节,年年的浅水湾该不少红男绿女罢
,然而躺在那里的萧红是寂寞的。
在一九四〇年十二月——那正是萧红逝世的前年
,那是她的健康还不怎样成问题的时候,她写成了她
的最后著作——小说《呼兰河传》,然而即使在那时
,萧红的心境已经是寂寞的了。
而且从《呼兰河传》,我们又看到了萧红的幼年
也是何等的寂寞!读一下这部书的寥寥数语的“尾声
”,就想得见萧红在回忆她那寂寞的幼年时,她的心
境是怎样寂寞的: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
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
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
父就
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

小主人逃荒去了。
……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
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
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
,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
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
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
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
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也许你要说《呼兰河传》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
的。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
怜虫,而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也不是单纯的。她不留
情地鞭挞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她给我们看,这
些屈服于传统的人多么愚蠢而顽固——有的甚至于残
忍,然而他们的本质是良善的,他们不欺诈,不虚伪
,他们也不好吃懒做,他们极容易满足。有二伯,老
厨子,老胡家的一家子,漏粉的那一群,都是这样的
人物。他们都像最下等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
,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磨
倌冯歪嘴子是他们中间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强得使
人不禁想赞美他。然而在冯歪嘴子身上也找不出什么
特别的东西,除了生命力特别顽强,而这是原始性的
顽强。
如果让我们在《呼兰河传》找作者思想的弱点,
那么,问题恐怕不在于作者所写的人物都缺乏积极性
,而在于作者写这些人物的梦魇似的生活时给人们以
这样一个印象: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
人物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在这里,我们看不见
封建的剥削和压迫,也看不见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
的侵略。而这两重的铁枷,在呼兰河人民生活的比重
上,该也不会轻于他们自身的愚昧保守罢。

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
她那时在香港几乎可以说是“蛰居”的生活,在
一九四。年前后这样的大时代中,像萧红这样对于人
生有理想,对于黑暗势力做过斗争的人,而会悄然“
蛰居”多少有点不可解,她的一位女友曾经分析她的
“消极”和苦闷的根由,以为“感情”上的一再受伤
,使得这位感情富于理智的女诗人,被自己的狭小的
私生活的圈子所束缚(而这圈子尽管是她咒诅的,却
又拘于惰性,不能毅然决然自拔),和广阔的进行着
生死搏斗的大天地完全隔绝了,这结果是,一方面陈
义太高.不满于她这阶层的知识分子们的各种活动,
觉得那全是扯淡,是无聊;另一方面却又不能投身到
农工劳苦大众的群中,把生活彻底改变一下。这又如
何能不感到苦闷而寂寞?而这一心情投射在《呼兰河
传》上的暗影,不但见之于全书的情调,也见之于思
想部分,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们对于萧红的早死
深致其惋惜一样。
茅盾
一九四六年八月于上海
导语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文学洛神”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
《呼兰河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北方土地上芸芸众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这一深隐的文化层面。在这个意义上说,本书是国民灵魂的一曲挽唱。由于该书较为突出地显现了萧红女士的批判精神和写作技巧,特编排出版此精装版,以备收藏。
书评(媒体评论)
《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
精彩页
第一章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走得快,他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拣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颤颤惊惊,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竞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粱。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