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课程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国内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教程系列重点展示了近年来东南大学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张嵩,史永高等著的《建筑设计基础》则关注建筑设计的基础课程,即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全书以一个普通的建筑学习者的视角,从对生活的观察开始探讨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基本问题,深入浅出地对空间的“型”、空间建筑、物质建筑等概念展开讨论,并最终延伸到设计和实物这一重要话题。各章均由基础理论篇、学生作业篇、工具媒介篇三个部分构成,其内容重点分别为:对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的探讨;对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成果的展示;对建筑设计的常用工具和媒介的介绍。 本书是建筑设计教与学的精品课程,适用于建筑设计的初学者、教师或设计从业者,也可以作为其他(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学科学习者的参考书。 目录 1 设计学习的第一步 基础理论篇 1.1 开场白 1.2 建筑师的眼睛:观察、发现、理解 1.3 建筑师的语言:空间、物质、形式 学生作业篇 空间生成 板片模型/杆件模型/盒子模型/制图表达 工具媒介篇 由操作开始设计 图纸、模型或是其他/设计操作的起点 2 空间的“型” 基础理论篇 引子:“型”的意识 2.1 以几何体认知空间 2.2 通过几何体练习“型”的构成 2.3 构成与建构:几何体引发的理念 学生作业篇 空间立方体 空间构思/概念抽象/作图总结 工具媒介篇 从模型空间到真实空间 模型材料和比例/模型空间的观察与记录 3 体验、分析与设计 基础理论篇 引子:建筑的经验,建筑中的人 3.1 向生活学习 3.2 向先例学习 3.3 空间组织模式 学生作业篇 建筑师工作室 先例分析-空间组织/空间布局-建筑测绘/空间组织-概念方案/气候边界-灰空间/空间尺度/设计表达 工具媒介篇 绘图作为一种设计工具 图的类型/图作为设计载体/图作为设计工具/图作为设计目的 4 空间建筑 基础理论篇 引子:容积到空间 4.1 建筑尺度 4.2 内与外 4.3 城市尺度 学生作业篇 活动中心设计:从城市到建筑城市 观察:肌理和空间/体量操作:既有环境中的建筑体量添加/功能配置/空间概念和气候边界 工具媒介篇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徒手操作还是计算机辅助 5 物质建筑 基础理论篇 引子:几何性和物质性 5.1 具体空间 5.2 实体 5.3 场地 学生作业篇 空间建构与表达 材料研究/建构研究/要素整合/制图和模型 工具媒介篇 建筑设计的图纸表达 不同设计阶段的“图”/构图和比例/环境和配景 6 从方案到建筑 基础理论篇 引子:建造作为关键问题 6.1 材料、节点与结构 6.2 关于建造 6.3 建成以后 学生作业篇 材料与建造 材料特性:基础实验/构件组合:节点研究/方案生成:空间模型/实物搭建:建造、记录和表达 工具媒介篇 其他有帮助的技能 测绘及速写/基地踏勘与项目调研/合作设计、讨论及方案汇报/设计的记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