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罗杰·普伊维著的《摇滚哲学--人工制品与录音作品的本体论》并非是对摇滚的一种诠释,也无意阐明其深层意义或某种性质。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它完全承担着哲学思考的责任。作者指出摇滚音乐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构成了音乐史上的一种本体论新事物。作者希望借此阐明:在人工制品哲学与艺术哲学领域里,在美学领域里,形而上学方法是有益处的。作者尝试将我们周围的事物(包括艺术作品)之本体论位分描绘出来。本书以这样的方式,来向形而上学传统表达致敬,并对其在学术界的复兴作出贡献。 目录 导论 一 何谓摇滚? 二 何谓摇滚哲学? 三 普通事物的形而上学 四 美学不是自主的 五 情感和价值 第一章 摇滚的本体论 一 纲领 二 文化与流行艺术 三 大众艺术之比较透视 四 大众艺术及其受众 五 作为本体论范畴的摇滚 六 一首摇滚音乐作品是什么? 七 录音:一种新的诗学 八 异议与回应 九 尾声 第二章 普通事物的形而上学与艺术本体论 一 实在者 二 反对艺术本体论 三 艺术本体论与审美经验论的对比 四 审美欣赏与本体论前提 五 人工制品虚无论 六 物质构造问题 七 有一些普通事物 第三章 作为人工制品的艺术作品 一 存在模式 二 世界的充实 三 一件人工制品是什么? 四 艺术作品是人工制品吗? 五 人工制品和艺术作品实在性 六 艺术作品的构造、同一性与持续性 七 诸神在厨房里 第四章 语境中的摇滚 一 对本体论说不,对生活说是? 二 反对历史主义研究法 三 反对后现代研究法 四 社会学研究法 五 本体论、语境和行为 六 艺术生产的本体论 第五章 情感调节 一 录制音乐与情感调节 二 音乐、情感与本体论 三 情感特性是什么? 四 恰当的情感回应与情感之调节 五 情感调节与录音作品的工具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专名索引 乐队译名对照表 作品与书籍译名对照表 图3-1之术语对照表 术语对照表 译后记 三校附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