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基于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发态的有机光电子器件结构设计(精)/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前沿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电子通讯
作者 李文连//张天佑//赵波//晋芳铭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李文连,1944年出生于山东莘县,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先后指导博士生50余人,硕士生10余人,博士后7人。作为访问学者于1985-1988年在日本大坂大学,之后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东京工科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地学习和访问。先后主持“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做国际学术会议大会邀请报告4次、国内学术会议大会邀请报告10余次。作为大会创办人之一主办“分子材料电致发光及相关现象国际会议”(1997年,日本北九州)。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0年)、二等奖(2009年)各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9)1项。已出版专著3部,作为通信联系人发表SCI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8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3),他引4000次以上,有的单篇引用1500次以上。
目录
“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前沿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有机分子间电荷转移机制及其WOLED器件结构设计
1.1 有机一有机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发态的形成
1.1.1 有机给体与受体分子间的激发态形成过程
1.1.2 分子间单重态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1.1.3 三重态激基复合物发光
1.2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OLED研究
1.2.1 分子内CT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的主要机制
1.2.2 利用局域激发态和分子内CT态杂化为一体的有机电致发光
1.3 基于分子间电荷转移态的WOLED器件
1.3.1 实现WOLED的各种结构设计
1.3.2 激基复合物为橙色发射的WOLED器件结构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基于激基复合物的电致发光机制及其高效OLED器件研究
2.1 引言
2.2 基态、激发态和激基复合物分子内电荷转移态
2.2.1 有机材料的分子轨道能级
2.2.2 有机材料的基态和激发态
2.2.3 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基复合物
2.2.4 跃迁、内转换和系间窜越
2.3 激基复合物的TADF物理机制
2.3.1 给受体混合体系的吸收特性
2.3.2 光致发光光谱、时间分辨光谱和电致发光光谱
2.3.3 光致发光寿命和电致发光寿命
2.3.4 温度的影响
2.3.5 基于间隔层的激基复合物
2.3.6 小结
2.4 TADF机理和发光动力学过程
2.4.1 发光动力学过程
2.4.2 与TTA过程的区别
2.5 分子间激基复合物的TADF OLED器件研究
2.5.1 器件结构
2.5.2 传输层对发光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2.5.3 给受体混合比例、载流子平衡和器件效率的影响
2.5.4 激基复合物TADF单色光器件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效OLED
3.1 激基复合物主体的特点
3.1.1 不具有TADF特性的激基复合物作主体
3.1.2 具有TADF特性的激基复合物作主体
3.1.3 具有TADF特性的激基复合物主体敏化传统荧光材料
3.2 激基复合物主体的实际应用
3.2.1 激基复合物主体的初步研究
3.2.2 激基复合物主体的广泛应用
3.2.3 激基复合物主体在白光OLED中的应用
3.3 激基复合物主体与非激基复合物混合主体的共性与区别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第4章 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TADF OLED研究 4.1 TADF材料的产生和特征特点
4.1.1 TADF材料产生的背景
4.1.2 TADF材料的发展和设计
4.1.3 TADF材料中关键的TADF过程
4.2 TADF材料作为发光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
4.2.1 基于TADF材料的主客掺杂型高效OLED
4.2.2 基于TADF材料的非掺杂高效OLED
4.2.3 基于TADF材料的OLED寿命研究
4.3 TADF材料作为主体材料在OLED中的应用
4.3.1 TADF材料作为辅助掺杂剂在荧光OLED中的应用
4.3.2 TADF材料作为主体在荧光OLED中的应用
4.3.3 TADF材料作为主体在磷光OLED中的应用
4.4 TADF材料在WOLED中的应用
4.4.1 TADF材料作为发光掺杂剂的WOLED
4.4.2 TADF材料作为掺杂主体的WOLED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基于电荷转移激发态的有机太阳电池器件设计原理
5.1 引言
5.2 OPV器件基本工作原理
5.2.1 有机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
5.2.2 有机太阳电池的性能参数
5.2.3 有机太阳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
5.2.4 有机太阳电池工作的微观机制
5.3 CT激子对OPV性能影响
5.3.1 CT激子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5.3.2 CT激子对开路电压的影响
5.4 基于电荷转移激发态的PV器件设计相关文献
5.4.1 聚合物PV器件设计
5.4.2 小分子光伏电池设计
5.4.3 界面修饰层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分子间电荷转移机制的有机光探测器件研究
6.1 光探测器
6.2 有机光探测器
6.3 有机光探测器和有机光伏器件的工作原理比较
6.4 基于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发态的有机光探测器
6.4.1 基于纯有机材料给体/受体间电荷转移的光探测器件
6.4.2 宽波段光响应OPD研究
6.4.3 基于有机晶体给体/受体的OPD器件研究
6.4.4 基于有机-无机分子间电荷转移的OPD研究
6.4.5 掺杂金属纳米晶体的有机OPD研究
6.5 基于钙钛矿材料的OPD研究
6.5.1 钙钛矿作为光伏材料的发现及其主要结构
6.5.2 基于宽光谱响应钙钛矿PD器件
6.5.3 基于无滤光片的窄带红、绿、蓝光响应的钙钛矿PD二极管
6.5.4 红外盲-可见光敏感的钙钛矿光探测研究
6.5.5 与钙钛矿PV电池集成在一起的可自供电的钙钛矿PD二极管
6.6 基于石墨烯的PD二极管 6.6.1 石墨烯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载流子传输
6.6.2 纯石墨烯的PD二极管 6.6.3 石墨烯-钙钛矿杂化的PD二极管
参考文献
缩略语简表
索引
内容推荐
李文连、张天佑、赵波、晋芳铭著的《基于分子间电荷转移激发态的有机光电子器件结构设计(精)/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前沿丛书》基于近三十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有机光电子学,有机光电子学是无机光电子学(即无机半导体)的新发展。本书共分6章:第1章介绍有机分子间电荷转移机制及其WOLED(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构设计,第2章介绍基于激基复合物的电致发光机制及其高效OLED器件研究,第3章介绍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高效OLED,第4章介绍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TADF(热活化延迟荧光)OLED研究,第5章阐述基于电荷转移激发态的有机太阳电池器件设计原理,第6章介绍基于分子间电荷转移机制的有机光探测器件研究。
本书适合于从事有机/无机光电子研究和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物理、化学和功能器件和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本科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