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墨子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战国)墨翟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墨翟著的《墨子》为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此外,他在军事学、工程学、力 学、几何学、光学上都有相当的研究和贡献,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
作者简介
墨翟(约前468-前376)即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住于鲁国。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其“天志”“明鬼”学说,不脱殷周传统的思想形式,但赋以“非命”和“兼爱”的内容,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说,认为“执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爱,交相利”,不应有亲疏贵贱之别。其本人更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其“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更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奢侈享乐的极大抗议。政治上他主张“尚贤”“尚同”等。
墨子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甚大,与儒家并称“显学”,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最基本的材料。
目录
亲士
修身
所染
法仪
七患
辞过
三辩
尚贤(上)
尚贤(中)
尚贤(下)
尚同(上)
尚同(中)
尚同(下)
兼爱(上)
兼爱(中)
兼爱(下)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节用(上)
节用(中)
节葬(下)
天志(上)
天志(中)
天志(下)
明鬼
非乐(上)
非命(上)
非命(中)
非命(下)
非儒(下)
大取
小取
耕柱
贵义
公孟
鲁问
公输
备高临
备梯
备水
备突
备穴
迎敌祠
号令
杂守
序言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据考证,墨子生卒年份约在公元
前468 ~前376 年。《史记·孟荀列传》中说墨子
是“宋之大夫”,《吕氏春秋·当染》中认为他是
鲁国人,也有的说他原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
国。
墨子也许出身低微,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
,下无耕农之难”,所以他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
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
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
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他
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
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后逐渐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
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
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子在
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
一。他“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
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
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
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
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墨子止楚攻宋的传说。
他拒绝楚王赐地而去,晚年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
牛伐鲁,未成功。越王邀墨子做官,并许以五百里
封地。他以“听吾言,用我道”为前往条件,而不
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
主张。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品德博得了历代人民
的尊敬。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
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
。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臆想,
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
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
的标准。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
之一。在《墨子》中,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
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
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必须相符”的思想。
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
辑概念。
《墨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基
本政治纲领:尚贤尚同。“官无常贵,民无常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否定天命,提出
尚贤是为政之本;二是基本道德观念:建立在理想
国基础上的功利主义。孔子讲仁,而墨子说利,他
言功利,不是利己,而是主张普天同利;三是兼爱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人者,人必从而
爱之”。这是古往今来,四海之内皆可通融的道理
。由兼爱派生出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
四是认识论:把知识按来源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
。这种唯物主义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度。另外还
有“三表”逻辑方法,否定儒家的天命,代之以“
天志”说等。
到了宋代,《墨子》一书只剩下了六十一篇,
而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本有五十三篇,今藏于北京白
云观。在现存的五十三篇中,《经》上、下和《经
说》上、下四篇,以及《大取》《小取》六篇统称
为《墨经》。后人多认为《墨经》的内容包括了哲
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被称为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自然科学专著。
墨家主张兼爱,强调爱人若己,这一思想有利
于打破长期以来以血缘家庭为本位的宗法观念,是
一种典型的人道主义思想。因此后人对墨子的评价
是——中国的西方哲人。墨家还宣扬绝对的利他主
义精神,以此激励历代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独立富强
而孜孜奋斗,并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
源。在当今中国,倡导一下墨子的节用、利他、自
苦精神,也是有现实意义的。
另外,墨家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
逻辑学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文化价值。可惜它
在后来未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不仅是墨学的不幸,
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不幸。假若墨学能为后人所发
展,中国文化也许是另一种局面。在自然科学方面
,墨家还建立了一套较系统的理论,所取得的辉煌
成就在先秦百家争鸣中是独树一帜的。
《墨经》中有一句话:“天下无人,子墨子之
言也犹在。”这句充满哲理与豪情的名言,充分显
示了墨家学派对自己学说的坚定信心。几千年来,
儒家独盛,墨家衰微。但在今天,当我们重新领略
墨家的学说与精神时,必会对中国文化的振兴,民
主与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导语
墨翟著的《墨子》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四方面。一是基本政治纲领:尚贤尚同。“官无常贵,民无常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否定天命,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二是基本道德观念:建立在理想国基础上的功利主义。孔子讲仁,而墨子说利,他言功利,不是利己,而是主张普天同利;三是兼爱:“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这是古往今来,四海之内皆可通融的道理。由兼爱派生出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四是认识论:把知识按来源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这种唯物主义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高度。另外还有“三表”逻辑方法,否定儒家的天命,代之以“天志”说等。
精彩页
亲士
原文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释
1 亲士:亲近贤能之人。2 入国:“入”疑“乂”之形误,乂国即治国。
译文
治理一个国家而不关心贤士,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灭亡。见到贤德的人而不急于任用,他们就不会尽心尽力辅佐君主。没有比任用贤能的人更急迫的事情了,没有贤德的人才,就没有人与国君一起谋划天下大事。怠慢贤才,轻视贤士,而又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事,那是从未有过的。
从前,晋文公曾经长期流亡国外,而后来成为天下盟主;齐桓公也曾出走国外,最后称霸诸侯;越王勾践受过吴王战败的受辱,最终成为威慑中原诸国的贤君。这三个国君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扬名于天下,都是由于他们的国家曾遭受困境、个人曾蒙受奇耻大辱的缘故。最高明的当然是不失败,其次是失败了但能反败为胜,有所成就,这才叫善于用人。
原文
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是故倡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暗,远臣则哙,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注释
1内:依俞樾校,读“纳”(即“退”的意思)。2倡臣:权臣。3弗:通“拂”。违背。4詻(e)詻:同“谔谔”,直言争辩。5延延:通“炎炎”。各执一词不退让的样子。6支苟:互相谴责。
译文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不是没有安定的居处,而是自己没有一颗安定的心:也不是我个人没有足够的财产,而是自己没有一颗满足的心。’’所以君子要自己勤于操劳,做那些难办的事,而让别人承担容易的事;一般人则恰恰相反,常常自己办理容易的事情,而把困难推给别人。君子得志时不改变他们的志向,失意时能深刻反省,即使处于逆境或于平庸的百姓中间,也始终没有怨恨之心,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强的自信心的缘故。所以愿意去办那些难办的事情,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没有听说过拈轻怕重的人,可以避免他所厌恶的结果。因此,权臣会危及国君,谄媚的臣下会伤害君长。国君一定要有敢于进谏的臣下,上级一定要有直言进谏的下属,分辩议事,可以激烈争辩,直言无忌,只有如此,才能够保国长存。
大臣如果只看重自己的禄位,而不进谏,国君左右的人都默不作声,地方官员也闭口暗叹,那么百姓的怨恨就会郁结于心。国君身边的那些谄谀奉承之人,好的建议、主张都被他们拦截了,那么国家就危险了。夏桀、商纣不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贤士吗?结果呢?自己被杀而且丧失了天下。因此说:送给他国家重宝,还不如推举贤德的人。
原文
今有五锥,此其锸,锯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是故比于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P6-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