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洛特雷阿蒙著的《马尔多罗之歌(精)》是一部长篇散文诗,由六支歌组成,每支歌长短不等,或抒情或叙事。围绕主人公马尔多罗,六支歌飞速展开,各种事件接踵而来,创造出一个畸形、奇异而梦幻的世界,一切都处在兴奋中,处在变形中,处在施暴、攻击、摧毁的激流中,行动的快乐浸透了全书。此外还收录了《诗一》《诗二》两个散文片段以及七封信。 目录 第一支歌 第二支歌 第三支歌 第四支歌 第五支歌 第六支歌 诗与书信 洛特雷阿蒙和《马尔多罗之歌》 洛特雷阿蒙生平和创作年表
导语 《马尔多罗之歌(精)》是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的天才之作,问世近五十年不为人知,经安德烈·布勒东为首的超现实主义者推重后,对现代艺术与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洛特雷阿蒙常在深夜写作,通过大声朗读、弹奏钢琴和弦,锻造语句。去世时年仅二十四岁。此次再版收录了他的全部创作,除杰作《马尔多罗之歌》外,还包括《诗一》《诗二》及存世的七封信。 精心制作的内文、装帧,全力呈现这首兼具惊世骇俗内容和典雅雄健语言的“恶的颂歌”。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布勒东、阿拉贡和苏波等人构成的小 组最美的荣誉在于发现并宣布了令人赞叹的洛特雷 阿蒙的文学与超文学的重要性……他在19世纪全然 没有影响,但他和兰波一起,也许还超过兰波,却 成为明日文学的大师。 ——安德烈·纪德
精彩页 1 愿大胆的、一时变得和这本读物一样凶猛的读者不迷失方向,找到偏僻的险路,穿过荒凉的沼泽——这些阴森的、浸透毒汁的篇章;因为,如果他在阅读中疑神疑鬼,逻辑不严密,思想不集中,书中散发的致命烟雾就会遮蔽他的灵魂,仿佛水淹没糖。大家都读下文,这没必要,只有少数人能平安地品尝这枚苦果。因此,胆小鬼,在更深地进入这片未勘探的原野前,脚跟向后转,别向前。仔细听我说:脚跟向后转,别向前,如同一个儿子的目光恭敬地避开母亲威严的面孔,或者更确切地说,如同一群爱思考、怕寒冷的鹤,它们组成一个一眼望不尽的三角,越过冬天的寂静,展开翅膀全力飞向地平线上的一个定点,那里突然刮起一道奇怪的强风:暴雨的前兆。那只最老的、独自担任前卫的鹤看见这一切,像理性的人似的摇头、咂嘴、伤心(换了我也不高兴),落尽羽毛、历经三代的脖子晃成愤怒的曲波,预示暴风雨越来越近。它用富有经验的双眼多次镇定地审视各个方向,像忧虑的哨兵似的为了击退公敌而发出警觉的叫声。它第一个(因为它享有向另外那些智力低下的鹤显示尾羽的特权)谨慎、轻柔地转动几何形的尖顶(也许是一个三角形,但看不见这些奇妙的候鸟在空中组成的第三条边),时而左舷,时而右舷,像一个灵巧的船长,用似乎不比麻雀翅膀更大的双翼操纵,明智地选取了另一条更可靠的哲学之路。 2 读者,你大概指望我在这本著作的开端乞灵于仇恨!你尽情地沉溺在无数的享乐中,如鲨鱼般肚皮朝天,谁说你干瘪、宽阔、傲慢的鼻孔不能在漆黑、秀美的空气中徐缓、庄严地闻到书中的红色烟雾?仿佛你了解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和这一正当欲望的同等重要性。啊,魔鬼,如果你事先努力地连续吸上三千次你对永恒上帝的恶意,我担保这些烟雾会美化你丑陋嘴脸上那两个不成形的窟窿,你的鼻孔将因难言的欣喜和持久的陶醉而无限地扩张,在如同洒过香水、燃过香草般芬芳的空间中不再要求更美妙的东西;因为,它们将饱餐完美的幸福,犹如居住在宏伟、安宁、惬意的天宇中的天使。 3 我将用几行文字证实马尔多罗童年时为人善良,生活幸福:结束了。他后来发现自己是天生的恶棍:离奇的命运!他多年来竭力掩饰个性,但最终这种不自然的努力使他血液沸腾;他无法再忍受这种生活,果断地投入恶的生涯……温柔的气氛!谁能料到!当他亲吻一个孩子时,想的却是用剃刀割下那粉红的脸蛋,如果不是正义女神每次用她那一长串惩罚来阻止,他早就干过多次了。他不是骗子,承认事实,自称残忍。人们,你们听见了吗?他敢用这支发抖的羽笔再说一遍!所以,他是比意志更强大的力量……厄运!石块想摆脱重力吗?不可能。恶要和善联姻吗?不可能。这就是我在上面说的话。 P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