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州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因《雨巷》一诗成名,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6年10月,戴望舒与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了《新诗》月刊,这是中国近代诗坛上最重要的文学期刊之一,是”新月派”诗人重要的舞台。戴望舒精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多种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作品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目录 旧锦囊 夕阳下 寒风中闻雀声 自家伤感 生涯 流浪人的夜歌 Fragments 凝泪出门 可知 静夜 山行 残花的泪 千四行 雨巷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 间了心儿罢 Spleen 残叶之歌 Mandoline 雨巷 我底记忆 我底记忆 路上的小语 林下的小语 夜是 独自的时候 秋天 对於天的怀乡病 断指
内容推荐 海派文化经典(第一辑)遴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生活写作的或反映上海文化的作家的作品,既代表现代文学的走向,也是对上海文化的一次系统整理出版。以影印形式出版此套公版书,以上海图书馆的馆藏经典为底本,既能够使经典以方便的形式服务大众,也是对上海文化的发掘弘扬。 本书是戴望舒著的《我底记忆望舒草(精)》,收录了戴望舒的诗集《旧锦囊》、《雨巷》、《我底记忆》。 戴望舒生活在一个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他有着浓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才能,在毕生的文学实践中,戴望舒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书中收录的诗歌大多抒发忧郁、伤感的情绪和寂寞的心境。作者在艺术上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影响,善于通过意象、情绪和节奏的自然流动来暗示个人哀愁。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