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众多思想家纷纷注《老》解《庄》之外,张湛、卢重玄运用诠释的方式来阐发《列子》书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命哲学思想:张湛援引佛教,提出“至虚”与“无心”说试图总结玄学贵无、崇有两派对本末有无的论争,而卢重玄自觉运用重玄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贯穿宇宙论和心性论。林俊雄著的《张湛卢重玄列子诠释研究》认为,张湛、卢重玄对《列子》的诠释研究,其目的并不在于精湛的哲学思辨和宏大理论体系的建构,而是使不同的社会成员能够在世俗生活中通过修道、体道获得生死解脱,实现对永恒的渴望。 作者简介 林俊雄,男,厦门大学中国哲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向为道家与禅宗哲学,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并在《中国宗教》《宗教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 目录 总序 绪论 上编 张湛《列子注》 张湛《列子注》导论 第一章 有无两忘,万异冥一的“至虚”本体论 第一节 张湛之前“有无之辩”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张湛圆融“有、无”的探索。 第三节 生灭流变:张湛本体观的新视角 第二章 玄佛互镜下的心性说 第一节 “至虚”与“无心”:本体观照下的心性说 第二节 言意兼忘、遣无所遣 第三章 立足此岸世界的人生超越理论 第一节 对人生现世价值的肯定 第二节 太虚之域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儒道并进的政治、伦理学说 第一节 二仪之德与圣人之道 第二节 淡泊自然的立身处世 下编 卢重玄《列子解》 卢重玄《列子解》导论 第五章 “神为生主、道为生本”的生命本源论 第一节 生命之思:道教哲学的永恒焦点 第二节 以道论神:神以制形的生生之功 第六章 形谢神存、养神全真的生命修养观 第一节 生命本体与生命现象的两相贯通 第二节 形报神功,出生入死的生命超越之路 第七章 “神契理合、体道归真”的生命境界观 第一节 重玄思潮与生命境界 第二节 神会以同万物,情灭以同群有 第三节 虚室生白,神得其安 余论 《列子》一书的流传及其注本概况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