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学经典故事(周朝秦国卷)
分类
作者 万安培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万安培,祖籍湖北江陵。经济学博士、教授,有17年高校教学科研经历和15年银行从业经历。现为九头鸟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学文化、楚文化和美女文化。著有《东方商人智典》《中国历代美人计》《美女与音乐》《名画中的美女》《中国历代姐妹花之谜》《历史上的那些美人》《诗说千古红颜》《中国历代美女榜》等,合著有《中国货币思想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与发展》《社会经济病态寻根》《参政论》。
目录
周朝卷
播时百谷
未暇天下
知舜之贤
先德后武
圣人德化
先道后德
破斧之歌
谷生于庭
务光投河
仁人之君
积善累德
小心翼翼
见小曰明
惧以失日
西伯昌贤
负石沉河
礼下贤者
善人以人
周人所耻
泽及髊骨
以信为管
欲得民心
改行重善
瑞自太王
周有玉版
文王出地
今日安否
与我九龄
明堂不闭
其乱至矣
武王疾行
吾国之妖
日中为期
武王系堕
文王伐崇
何以治国
国亦有染
以乱易暴
周公摄政
不言之听
服小劫大
造父御马
女三为粲
匹夫专利
民之有口
善之则畜
不顺必犯
周宣姜后
民不可料
晨霜践履
糜弧箕服
褒姒之笑
王不礼焉
动乱之本
神降于莘
莫如兄弟
轻而无礼
不有大咎
俭以足用
王其勿赐
晋人执杀
心在他矣
朝不谋夕
省风作乐
母子相权
众心成城
自断其尾
玉则为石
尹固之复
阳竖道周
子咎争储
卫疾实囚
属怒于周
四国弗恶
必无独知
周君难往
形不小利
韩魏易地
秦欲攻周
恃援国而轻劲敌
设舍速东
周足之秦
一仰西周
劲王之敌
恐客伤己
众庶成强
辩知之士
周之祭地
施惠穷士
事久且泄
与东周恶
谁刺我父
温人之周
令索曲杖
分为两国
万物之状
患无由至
尊师为上
兵者之论
贤主知士
形影不离
有道之士
臭味相投
物不可全
驾驭之术
王寿焚书
秦国卷
女惰吞卵
凿井驯兽
一日千里
朕其分土
西垂大夫
将兵救周
以经邦国
文公得宝
南山大梓
民惧而溃
芮伯归位
始为秦音
五投大夫
厚迎蹇叔
听歌认妻
取雁让贤
人事其事
泛舟之役
秦晋之好
忌则不克
怨不忘亲
相马之机
食马之德
蹇叔哭师
何人之罪
济河焚舟
计赚由余
节俭得国
计赚都国
梦见上帝
弄玉吹箫
活人殉葬
袭秦为实
不侍二主
与之分土
强国之术
成法可更
南门立木
乱化之民
比之堂上
商鞅伐魏
轻罪重罚
车裂商君
侏儒间谍
天下雄国
伐蜀完秦
慧眼识才
闭关绝约
被山带河
以国事楚
割让汉中
忠且见弃
秦攻陉山
魏兵罢弊
卞庄子刺虎
美女破舌
请使张仪
腹醇杀子
听言求善
魏效上洛
失宠自保
张仪之仇
息壤在彼
无伐之日
韩楚相御
九鼎之功
弱者来使
得志于魏
犀首之泄
使魏制和
各有短长
许楚汉中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一举而亡国
举鼎绝膑
不如为仆
秦王大怒
江上处女
仰首不朝
妾事先王
义渠戎王
智则樗里
除害莫如尽
拔楚之郢
与天神博于此
范雎奔秦
衣新而不旧
天下名器
感怒昭王
远交近攻
范雎为相
臣强者危其主
青云之上
贵而为交
必于其尽
独攻其地
遂绝爱道
宵行狗吠
缰牵于事
大相与斗
子死不忧
长平之战
必为三公
足以活民
周人怀璞
无危乃悔
前功尽灭
不谋而信
怏怏不服
一饭之德必偿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三人成虎
肘足接于车
徐行而去
中朝而叹
四海之内若一家
秦赵相与约
魏子为殉
秦楚之重
奇货可居
楚服而见
增损一字予千金
张唐相燕
亡赵之半
请园池为子孙业
平荆地为郡县
虽长何益
万金而游
明主不取其污
危于累卵
国无良龟
敌国有贤
在所自处
郑国渠
谏逐客书
水德之瑞
渴望长生
精彩页
侏儒间谍
秦国派到楚国的玩偶侏儒得到楚王的喜欢,侏儒暗中结交楚王的左右侍从,碰上楚国有什么风吹草动,侏儒常常预先知道,于是把消息传递给秦惠王。
【出处】
秦侏儒善于荆王,而阴有善荆王左右而内重于惠文君。荆适有谋,侏儒常先闻之以告惠文君。(《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天下雄国
苏秦采取连横策略曾经到秦国游说秦惠王说:“秦国西有巴、蜀、汉中等地的富饶物产,北有来自胡人地区的贵重兽皮与代地良马,南有巫山、黔中等天然屏障,东有崤山、函谷关等坚固要塞。土地肥沃,民殷国富;战车万辆,壮士百万;沃野千里,资源丰富,积蓄充足;地势险要,能攻易守。正是天下公认的‘天府之国’。凭着天时地利人和,大王完全有把握一统天下。希望大王允许苏秦陈述自己的方略。”秦惠王说:“寡人听说,鸟儿羽翼未丰不能高飞,国家法令不完备不能行刑罚,德行不高的君主不可统治万民,政策教化不顺不可以号令大臣。如今先生不远千里来当面赐教,一定累了,改日再说吧!”秦惠王认为秦国称霸天下的条件还不成熟,因而连横的需求也不迫切。苏秦一连上了十数次奏章,秦王均不为所动。苏秦只得重返洛阳,悬梁刺股,发愤苦读,转攻合纵之术。后来赵王封他为武安君,授以相印,让他赴各国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压制强秦。
【出处】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曰。”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白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战国策·秦一》)
伎蜀完秦
秦惠王时,蜀国发生内乱,自相攻伐,向秦国告急。秦惠王想出兵蜀国,但觉得道路险峻,军队行进困难,又担心韩国会乘虚而入,于是征求张仪和司马错的意见。张仪主张攻打韩国,说:“蜀国不过是西方的僻远小国,跟戎狄蛮族没什么两样,出兵讨伐蜀国并不能增强秦国的声威,占领蜀国的地盘也不能让秦国得到多少好处。臣听说应该到朝廷上争名,到市场上争利,如今的周王朝,就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大王却舍弃周室而图谋戎狄之邦,这不符合统一天下的思路啊。”司马错反驳说:“不是这样的。臣下听说,要想国家富裕必须致力于开疆拓土,要想国家强大必须使百姓富足,要想称霸为王就必须广布仁德。如果这三样都能做到,称霸为王的时机也就到了。蜀国地处偏远,内乱频仍,出兵蜀国就好比豺狼追逐绵羊,而且此举既能得到蜀国的财富,又可得到平定祸乱的美名。假如攻打韩国进而劫持天子,那就是背负恶名,而且也未必能得到实惠。背负不仁不义的恶名,攻打天下人都不想攻打的对象,哪里比得上进攻蜀国万无一失呢。”秦惠王说:“您说得对,就按您说的办。”于是派兵进攻蜀国。平定后把蜀王的名号降格为侯,派陈叔为相国予以控制。蜀地并入秦国版图后,秦国日益强大富足。
P104-105
导语
《国学经典故事》是一套大型国学经典普及性读物。丛书侧重于政治智慧和伦理道德教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达到诠释国学经典,普及国学知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同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本书是其中的周朝秦国卷,由万安培主编。收录周公摄政、臭味相投、举鼎绝膑等200多个经典故事。每个故事都详述了出处。
序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国学传播方式的现代表达
今天我们所说的“国学经典”,包括经、史、子、集
等,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广义的“国学经典”,包括一些
著名的蒙学读物、诗词曲赋、志怪小说、世情小说、历史
演义等。这些著作,不少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
化精品,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由优秀传统文化结晶形成的
文化宝库,不仅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标
识,也是今天实现伟大复兴强国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智慧之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经典的传承,不应该只
是文史领域少数专家学者的孤芳自赏,至少应包括两个主
要的内容。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国学,以学益智、
以学修身、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二是要培养全民族特别
是青少年研习国学经典的兴趣,借助于诵读经典,提高全
民族的国学素养,激发青少年热爱中华文化的拳拳之心和
殷殷之情。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股学国学、讲
国学,注重吸取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
不过,就整体而言,国学经典的普及与推广还面临不少障
碍:一是一些人墨守过去大批判的思路,对中国传统文化
采取一概排斥、一棍子打死的态度;二是大众古文和传统
文化基础知识薄弱;三是网络时代快餐文化盛行,大量挤
占公众阅读的空间与时间。
对待历史虚无主义,最好的办法是让人们通过阅读国
学经典,从中汲取和提炼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的智慧,养
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面对国学基础薄弱和快餐文化盛行的挑战,则必须考虑在
经典传播表达方式上大胆突破创新。
研读国学经典是一种高含金量的文化阅读,除需要一
定的古文功底,还需涉猎大量的历史典故知识。要营造全
民学国学、讲国学的文化氛围,就必须在国学经典的大众
化、通俗化和趣味性方面做文章。这方面,先秦诸子百家
早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学
术主张时,从来不是长篇大论和空洞说教,而是巧借通俗
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
面对互联网时代阅读形态、阅读人群和阅读终端的新变化
,国学经典的传播不能沿袭传统的表达和传播方式,必须
在创新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以为,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学传播
方式的现代表达。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大获
成功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以往的国学经典传播,大多是“原文+注解+翻译+点评
”的模式。一些研究性著述引经据典,章节繁复,不厌其
详,未能考虑互联网时代“90后”“00后”读者的感受。
与传统的国学经典表达和传播方式相比,万安培先生主编
的这套《国学经典故事》,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从国学经典中选取情节
精彩的篇章,以短小精悍的故事形式呈现,既保留了国学
精华,又便于阅读记忆,还可进一步培养读者阅读经典原
著的兴趣。
第二是系统全面。这套丛书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涵
括了中国上下数千年主要国学经典著作,计划收录故事两
万个以上,并配以《国学经典章句》与故事丛书配套出版
。从目前已完成的春秋战国卷约2800个故事来看,这应该
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国学经典故事》和配套的《国
学经典章句》的出版问世,将是国学经典普及的大事和幸
事。
第三是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国学经典故事》致力
于发掘国学经典中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的内容,以讲故事
的形式传播国学,实施伦理道德教化,受众面更宽,能充
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以
往一说起国学经典,人们很自然联想到枯燥的“之乎者也
”,现在改为轻松快乐讲故事,各个年龄层次和文化结构
的人应该都会喜闻乐见。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
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
见》,其中特别提到要深入阐发中华优秀文化精髓,创新
表达方式,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综合运用大众传播、
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助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万安培先生策划推出的《国学经
典故事》系列,与该意见精神高度吻合。目前他们正策划
将国学经典故事精华译成外文出版,争取将其作为中外文
化交流的礼品书,期待国学经典像《格林童话》《安徒生
童话》《伊索寓言》一样传遍世界,造福全人类。相信广
大读者对这类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尝试和努
力,一定会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万安培先生是经济学专业博士,长期在金融部门工作
,但他醉心文史,尝试国学经典传播方式的现代表达。
2016年4月他推出“楚楚动人网”微信公众号,每天发表以
国学经典故事为背景的短论,很受读者欢迎。作为企业界
人士,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国学研究,专注于经典传
播,其精神令人感动,而他这种创新的国学经典传播方式
也值得称许,这也是我很乐意为丛书作序的原因所在。衷
心希望这套丛书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达到编纂者
所希望的效果。
是为序。
郭齐勇
2018年2月23日
内容推荐
万安培主编的这本《国学经典故事(周朝秦国卷)》拟从《史记》和《左传》《国语》《东周列国志》《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诸子百家著述中挑选发生在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精彩故事,用白话文形式讲述,并附参考原文,以雅俗共赏的形式宣传国学,提高人们的国学修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