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米芾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何炳武//王永莉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米芾,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癫狂”,人称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豪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何炳武、王永莉著的《米芾评传》从米芾生平入手,米芾的诗文与相关史料为依据,分析了米芾的个性形成原因。
目录
第一章 家世生平
第二章 宦海浮沉
第三章 师友交游
第四章 书法思想
第五章 书作品评
第六章 米芾述评
参考文献
序言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雷珍民
陕西古为雍、梁之地,又称三秦大地,纵贯南
北,连通东西,位于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区域。在
整个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都是古代中国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数千年来,悠久的历史、厚重
的文化,为陕西书法的不断发展繁盛、经久不衰提
供了充足的营养。
在三秦文化肥沃的土壤之上,历代书法名家辈
出,传世的精品碑帖不计其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铭文、先秦时期的石鼓文、西安碑林所藏的秦李斯
《峄山碑》、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曹全碑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道因法师碑》《颜勤礼
碑》《颜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玄秘塔碑》
等皆堪称书坛瑰宝。众多作品中仍以隋唐时期为盛
。隋代的智永,初唐时期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
良、薛稷,中晚唐时期的颜真卿、柳公权都是绝贯
古今、声名显赫的书法大家。陕西因此而享有“书
法的故乡”之美誉,声闻海内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复兴,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中最有特色的一门艺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
面,在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大潮下,书法有了更广
泛的群众基础。由于书法在塑造完美人格、培养高
尚优雅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越
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业余书法爱好者的数量
迅速增加,书法艺术群众化、民间化的趋势日益明
显。另一方面,从事书法研究的专业队伍不断壮大
。整个陕西书法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
好态势。陕西的书法家们通过作品展览、专题讲座
、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积极弘扬传统书法艺术,推
动陕西书法事业的不断发展。书法研究者能够潜心
钻研书法,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举办展览,开坛
讲学,在理论、实践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也将陕西书法的声誉和影响拓展到三秦大地之外
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去。
近年来,专业人员积极投身书法理论研究,将
书法的专业研究与群众普及结合起来,扩大陕西书
法群众基础,推动陕西书法进入了新阶段。为了更
好地传承祖国的书法艺术,陕西省社科院中国书画
研究中心何炳武主任主编了《陕西书法史》。这套
书出版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对深入认识陕西
书法、普及书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又
撰写了“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丛书。他们选择中
国书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大家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的个案
研究。其研究视角不仅仅关注书法家书法风格形成
的历史背景及时代风貌,更注重其书法思想、理论
的研究,关注书法家对前代的继承、创新和对后世
的影响,将书法家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与其书法
创作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研
究中书家与书作相分离的局限,也为书法研究开辟
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十九大以来,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
程的加快,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
要的任务,也是每一个学人在新时代下的责任。我
认为,这套丛书的陆续出版,对于推动陕西书法事
业的发展和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
意义。
是为序。
2017年10月16日
导语
米芾,字元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何炳武、王永莉著的《米芾评传》介绍了米芾的仕宦生涯、师友交游、书作欣赏、书法理论及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再现一代书家的传奇人生。
精彩页
第一章 家世生平
960年,后周的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在开封城北二十里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改国号为“宋”,建立“宋”政权,史称北宋。
宋仁宗(1010—1063)时期,北宋已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其时,官僚机构空前膨胀,行政效率低下,禁军数目达到八十万之多,这些成为北宋政府沉重的政治、经济负担。为了改变官僚、军事机构的繁冗状况与长期以来的积贫积弱现象,缓解财政压力,富国强兵,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蔡襄等人实施以“兴致太平”为主要目的的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内容的改革方案,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欧阳修、蔡襄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得到了宋仁宗的支持与采纳。庆历四年(1044)三月,宋仁宗又下令重新修订科举法。此外,还颁布减徭役、废并县、减役人等诏令。
但是,“庆历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经济、政治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与疯狂报复。他们大肆散布谣言,伪造证据,诬陷改革派要另立新君。范仲淹、富弼等人无法自辩,只能请求外任以证清白。
庆历四年(1044)六月,范仲淹自请出任陕西、河东路宣抚使,其《岳阳楼记》所谓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描写的其实就是“庆历新政”后期的政治情景。八月初,富弼亦被迫自请出任河北宣抚使。一大批改革派官员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庆历五年(1045)正月,辽使至东京告辽夏战争结束以示友好,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相继解除。宋仁宗认为天下已太平,遂罢去范仲淹参知政事、富弼枢密副使之职,任命守旧派贾昌朝、陈执中接替杜衍、章得象为宰相,“庆历新政”最终失败。“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政府陷入更深的社会危机中,庞大的官僚机构、军事设置与繁重的赋税徭役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为了杜绝唐代藩镇割据的重演,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这种国策,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宋王朝的国防力量,致使北宋在与辽、夏、金等北方游牧政权的对峙中处于下风,但是却有效促进了北宋王朝在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繁荣发展,因此,相比于北宋王朝在和周边民族政权交往中的弱小与劣势,北宋时期的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却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宋朝建国后,大力倡导儒学,大规模推行科举制,文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彻底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森严的门阀制度,涌现出了一批谨守儒学伦理道德的节义之士,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迅速成为北宋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北宋以来,朝廷大开科举取士之门,大凡文人们通过科举考试,即可授官。文人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参政议政意识亦随之增强,他们将自己视作朝廷政治的一分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时刻关注着国计民生。开明的文化制度与明显提高的政治地位,促进了宋代文人的创新、开拓精神的发展。同时,宋代“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所导致的国势衰落、积贫积弱,又使得宋代文人致力于追求精致内敛自我提升的精神世界,再加上儒、释、道三教的盛行,更加剧了这种流风。缪越先生曾这样分析北宋的文化特征:“宋代国势之盛,远不及唐,外患频仍,仅谋自守,而因重用文人之故,国内清晏,鲜有悍将骄兵跋扈之祸,是以其时人心,静弱而不雄强,向内收敛而不向外扩发,喜深微而不喜广阔。”米芾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时代。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历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然综观米芾一生,青年时因母亲阎氏为宋英宗宣仁皇后乳娘之故而出仕秘书省校书郎,与传统的科举入仕的文人不同,故颇受时人诟病,一生所任官职皆下级官吏,仕途始终难称平达。
米芾天资高迈,能诗文、善书画、精鉴别、长临摹。其不蹈袭前人轨辙,自成一家,王安石曾摘录米芾诗句于扇面之上。米芾行、草书学习于王献之,用笔俊迈豪壮,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所画山水人物,并不追求工细精巧,大多以水墨点染,自称“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堪称古代山水写意画的典型画家。其子米友仁,继承其画法,自称“墨戏”,史称“米家山”“米氏云山”,号称“米派”。偶尔亦作松、菊、梅、兰等花卉画,晚年则兼画人物,自称“取顾(恺之)高古,不使一笔人吴生(道子)”,其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其精于鉴裁,凡遇古器物书画,定然极力求取,必得之而后快。兼长于临摹他人书画,常混淆真假,外人难辨。以米芾之天资才艺,有宋百年之间罕有匹敌者,然其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行为怪诞,独行于世,故世人以癫狂视之,世称“米颠”。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8: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