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那庄那寨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戴云飞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永泰庄寨亦庄亦寨,外围寨墙高筑,寨内则为庄的布局,在体量、气势和精致度上比土楼土堡有过之而无不及。永泰地处闽中,与莆仙、闽南、闽西北均接壤,多种文化的渗透、融合使永泰庄寨糅合了闽地民居的多元要素,形态独特,构筑另类,独树一帜。如此具有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建筑现存146座,大规模完好遗存,多年来藏在深闺,至今鲜有人识。戴云飞撰文的《那庄那寨》选取其中20座,通过田野考察的方式,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生动的文字详细介绍其背后动人的故事和独具匠心的构造布局,深入挖掘庄寨的文化底蕴,向世人揭开它们的面纱。 目录 中埔寨 万安堡 玉湖寨 成厚庄 珠峰寨 腾霄庄 跃龙堡 宁远庄 小坪寨 庆丰庄 螺寨 老禄庄 升平庄 爱荆庄 仁和庄 九斗庄 容就庄 绍安庄 竹头寨 秀竹寨 翠云寨 跋/张卫忠 序言 张培奋 戴云飞同志令我作序,我深知其难。但《那庄,那寨 》写的是永泰庄寨,和我关系密切,我也只能勉为其难。 永泰庄寨被遗忘在深山已久,这几年来,才引起了人 们更多的注意。县委县政府重视庄寨保护,众多庄寨列入 文保单位,获得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荣 誉。今年底,“中国乡村复兴论坛·永泰庄寨峰会”将在 竹头寨和月洲村隆重举行。永泰庄寨这一地标性建筑,其 高超的建筑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符号,凝心聚力的精神 象征,将以惊天姿态,进一步向世人展示。 出版发行与之相关的系列丛书,是峰会同期活动一项 内容,《那庄,那寨》便是其中之一。有关庄寨的图书已 经出版了《永泰庄寨》《山水古村,奇构庄寨》《家乡的 庄寨》和《永泰庄寨维修导则》等四本,多具图片性、工 具性、专业资料性,追求视觉效果。老戴的《那庄,那寨 》,令人耳目一新,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老戴写庄寨,慧眼独具,思想深邃,角度新颖,笔翰 如流。他博古通今,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娓娓叙述。讲 述的是沧海桑田故事,普及的是深厚历史知识,表达的是 鲜明独特观点。他是通过写庄寨,来写永泰历史,其内涵 超越了庄寨本身.表达了不是永泰人胜似永泰人的老戴对 永泰历史和现实的睿智思考。 如竹头寨,描述“宛如漂浮在大海中的一座小岛”, “无疑是最美的田野了”;又述麟峰黄氏始祖受神明托梦 “白云底下是君家”,“屡遭贼寇袭扰”。从时空上,引 人入胜。成厚庄地处鹤冲,引出卢氏“百年九进士,三知 三尚书”,引出卢公、卢梅坡。老禄庄一篇最为感人,鄢 俊等一干族人,刀剑不辞,舍生取义,其气如虹,金石可 贯,凛然之气,穿越时空。正如文中所说的:“一座座庄 寨,诉说着一段段往事,一个个家族的辛酸与苦难,兴衰 与沉浮。” 写容就庄,案山、明堂、水口、奇峰、胎穴、护卫、 藏风聚气等等,分析得丝丝入扣,俨然一位堪舆大师。“ 风水学说流派,汗牛充栋,各家理论,并不统一,甚至互 相掐架”,笔锋一转,鲜明指出,所谓的好风水,即是适 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既吊人胃口,又防止深陷其中,分寸 掌握得恰到好处。对“鲎”的解释,对“三朋”的解读, 等等,都让人大开眼界,增长知识。 最可贵的是,老戴对历史和现实的点评和议论,总是 一针见血地直指弊端,毫不客气地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他痛心地指出,“不经意间,历史的遗留在后人手中怠慢 、漠视,甚至践踏、毁灭。无疑地,这也是一种罪过。” 这体现了一个文化人的正直、勇气、良知和责任。 老戴作文严谨认真。他常笑我写文章像母鸡下蛋。他 自己写文章呢,先查阅一大堆材料,抄录一大沓笔记;再 反复构思,认真琢磨;然后,择一个酒足饭饱之后的惬意 ,端坐桌前,一气呵成。所以,他的很多文章都有理有据 ,有情有节,读之,均印象深刻,产生共鸣。 当然,说他每篇文章都是上乘之作,也捧之过高。确 实,许多庄寨大同小异,如果都写外观结构,难免篇篇雷 同,落入俗套,难以卒读。老戴另辟蹊径,少写庄寨本身 ,多写庄寨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喜怒哀乐各有不同,每 篇都有新意,都有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思想启迪。尽管 如此,写到后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老戴的吃力,有点强弩 之末、功力不足了。 还有,解读庄寨,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读其中的建筑 精华,譬如,各种构件的名称、功用,各种雕刻的内容、 寓意,这些让人驻足流连的东西,老戴却鲜有提及。也难 怪,老戴是文学家,不是古建专家。目前不是,以后看多 了听多了写多了,也会成为古建专家。 硬着头皮,写下这些,心里忐忑,这也算序吧? 2018年6月 导语 《那庄那寨》写的是永泰庄寨。作者戴云飞以其一贯的轻松散淡看似随意的笔调,认真书写每一座庄寨的家族史,以及庄寨的人文内涵,其间还不断闪现永泰历史的片鳞半爪。他豪爽直率的性格,让人难以想象他对历史考证的严谨细致和较真。二十余座庄寨,形态规制,山野风情,家族历史,乡间典故,世事沧桑,娓娓道来,写法不落窠臼,叙述不生硬单调,读之兴味盎然,非一般功力能及。他对永泰庄寨的钟爱,对加强庄寨保护的急切心情,对庄寨复活复兴的殷殷期待,深情流露,跃然纸上,一定会引起读者诸君的共鸣,更会激起庄寨后人复兴庄寨的热情。 后记 张卫忠 云飞兄新作《那庄,那寨》即将付梓了。我分享过他 初写时的激情,也感受到后面的辛苦。后来《玉湖寨》写 好发给我.我佩服他哪里又找来的灵感。 永泰224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崇山峻岭间,乡村山野 里,一座座庄寨,或雄踞,或雅卧,均以不同的姿态,焕 发异样的风采。庄寨,镌刻着永泰的经济社会发展史,承 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每一座庄寨,都是一部家族的奋斗 史、荣辱兴衰史。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部分庄寨湮 没在岁月的长河里,渐渐地暗淡了曾经的光华,有的甚至 倾圮成一片废墟。 永泰县致力于全域旅游开发,注重挖掘特色文化,关 注到了永泰庄寨这一历史建筑瑰宝,组织专门机构发现庄 寨,挖掘庄寨,宣传庄寨,开发庄寨,使历经沧桑、渐趋 湮灭的永泰庄寨,惊艳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将一步步走 向复活复兴。 云飞兄是个略带莆田腔调、深烙永泰印记的莆田人。 他在永泰的岁月多过在莆田度过的日子,在永泰吃的盐巴 多过在莆田吃的大米,在永泰喝的酒多过在莆田喝的水。 永泰已然是他的第二故乡。他以爱家乡的深情,研究永泰 的历史和人文。他翻烂了每一版本的《永泰县志》,走遍 了永泰的山山水水。他比许多土生土长的永泰人,更加熟 悉永泰的人文历史。因了这份情怀,云飞兄写了许多关于 永泰的文章,《那庄,那寨》,是其中最新的一本。 云飞兄以其一贯的轻松散淡看似随意的笔调,认真书 写每一座庄寨的家族史,以及庄寨的人文内涵,其间还不 断闪现永泰历史的片鳞半爪。他豪爽直率的性格,让人难 以想象他对历史考证的严谨细致和较真。他收放自如的文 字,展露了他善于驾驭的扎实功底,没人相信他是曾经的 物理老师。二十余座庄寨,形态规制,山野风情,家族历 史,乡间典故,世事沧桑,娓娓道来,写法不落窠臼,叙 述不生硬单调,读之兴味盎然,非一般功力能及。他对永 泰庄寨的钟爱,对加强庄寨保护的急切心情,对庄寨复活 复兴的殷殷期待,深情流露,跃然纸上,一定会引起读者 诸君的共鸣,更会激起庄寨后人复兴庄寨的热情。 《那庄,那寨》,无疑是了解永泰庄寨、宣传永泰庄 寨的好读本。作为永泰人,我得感谢他。相信很多永泰人 ,与我同感。 2018年6月30日 精彩页 万安堡也叫尾寨,位于嵩口古镇古码头边上,离德星楼、妈祖庙不远。庄寨直接称作“堡”的寥寥无几,显然重在防御。万安堡外墙高10米有余,少有的三层建筑,墙体上布满枪眼,宅高院深,气势恢宏。寨内居住人家,原只张姓,现住张、刘、郑、叶、陈、林、曾、方8个姓氏,在以宗族聚居为主的庄寨中,较为罕见。 嵩口自古富庶,历来为盗匪觊觎之地。但此地繁华,居民势众,明朝起就设有巡检司,盗匪敢明火执仗劫掠,可见当年匪祸为害,气焰猖獗。 永泰山远地偏,道途阻隔。宋元之前,先民借山而居,偏安一隅,少有兵痞盗匪滋扰。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安居乐业。明朝中叶起,吏治腐败,税赋日重,商人地主迅速崛起,财富向大户集中,贫富悬殊,矛盾激化,社会动荡。闽浙沿海一带,倭患频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时波及山里。世道不平,境内及周遭地域,草莽枭雄,逆奴凶徒,畏罪遁逃者,一时汹涌,啸聚山林,为祸一方。“丑类杂居,淫虐并起,恃险阻,聚亡命,出则劫掠,居则吞噬,比比皆是。”(《永泰县志》) 翻开《永泰县志》(民国版)“大事记”,如同打开一部灾难史。天灾人祸,肆虐乡里,残害百姓,触目惊心。尤以明、清匪患祸害为甚,且录数则为证。明正统八年(1443),邓茂七在沙县、尤溪作乱(所谓历史上首次因租佃关系引发的农民起义),攻劫周边诸县,永泰首当其冲,民众死者无数。正统十三年(1448),尤溪人应邓茂七者,率众再次侵轶永邑,“所过屠灭,井里为墟”。乡间民谣唱道:“山深犹未深,谷幽犹未幽。莫落悍兵手,宁吞猛虎口。”匪患为祸猛于虎狼!嘉靖三十八年(1559)五月五日,倭寇突袭县城,知县周焕率民众守城,不敌。周焕及一众乡宦义士,战死者达300余人。倭寇抢光烧光,烧毁县堂、城楼,以及屋舍600余间。城既陷,倭寇四处劫掠,白云三峰寺100多名僧众,也被屠杀殆尽。月余后,倭寇才带着劫掳的财物及百余男女丁口,分由水、陆两路退去,县城一度荒芜。嘉靖四十年(1561),漳人王凤因种菁失利,聚众作乱,不日竟至数干众。大洋人鄢俊散尽家财.号召邑中豪杰600余人击贼,鄢俊战死。次年,贼众虽被巡抚刘筹遣将剿灭,但西北各乡,已是满目疮痍,民众流离失所,十室九空,一片萧然。万历十七年(1589),汀人邱满据陈山为乱。十八年(1590),县内多处菁客会盟为乱。清顺治三年(1646),两任县令朱由槢、翁日宾先后被贼寇杀害;同年十二月,邑寇赵子章攻掠白云,盘踞4个多月,焚尽庐舍而去…… 鸿蒙既开,天下纷扰,即便是在康乾盛世,匪患也未匿迹。到了民国,更是愈演愈烈,官兵与盗匪周旋,年年剿匪,斩草不能除根,焦头烂额。 南宋时,永泰曾经辉煌,鼎盛时期人口达10万余众。元起中落,终明一朝,人口锐减至2万余人,除天灾外,与匪祸连连不无关系。因此,从明至清,为求自保,永泰境内,几乎村村建有庄寨,甚至一村多寨。高峰时,庄寨总数超过2000座,成了一道独特风景。 庄寨攻守设施兼备,寨门一关,固若金汤,危急之时,足以保境安族。万安堡多次被土匪围攻,总能化险为夷,只斑驳的外墙上,留下累累弹孔,见证着岁月的磨难。20世纪30年代,德化匪首黄其澜纠集土匪数百人抢掠嵩口,嵩口落入土匪手中,沿街店面被洗劫一空。只有一些大户财物及部分民众藏入万安堡,才免于一难。土匪围困多日,久攻不下,气急败坏,烧毁民居40多座,史称“嵩阳劫火”。 多事之秋,一座庄寨,就是一处避难所。一座座庄寨,诉说着一段段往事,一个个家族的辛酸与苦难、兴衰与沉浮。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数庄寨,已经倾圮坍塌,甚至湮灭在荒野杂草中。一些遗址,已只留在口头传说里,再也难觅踪迹。 族人的逃离遗弃,是庄寨衰败的最大原因。宗族聚居,由小及盛,再分化成一个个家庭,是家族发展的必然。 P10-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