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董彪著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以农民财产权保障为视角)》从农民财产权保障的视角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研究,为研究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就土地征收补偿主体、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请求权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为立法或修法提供了参考。 关于财产权限制损失补偿制度的分析和建议具有前瞻性。关于以租代征和集体土地入市的分析澄清了理论上和实务中的误解,为解决土地征收补偿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关于土地征收补偿纠纷解决机制的分析和对策建议为处理行政执法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作者简介 董彪,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法学博士后。《商法研究》丛书副主编、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西财经大学民商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中国行为法学会部级项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委托项目、国土资源部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委托项目等。出版学术专著《保险法判例新解》、《城市更新中限制私权的法律问题研究》、《房屋征收与补偿纠纷处理》等。参与编写《商法研究》(副主编)、《商法条文·案例·说理》(副主编)、《民商法学论文精粹》(副主编)、《公司法学配套教学案例分析》、《物权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等教材或论文集多部。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农民财产权保障基本理论 第一节 农民财产权保障相关基本概念辨析 第二节 农民财产权保障概念的语源考察 第三节 农民财产权保障的认识论基础与社会功能 第四节 农民财产权保障的类型 第五节 农民财产权保障的正当性基础 第六节 农民财产权保障的限度 第二章 土地征收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公众对征收权力的态度与认识 第二节 补偿成为土地征收中争议的核心问题 第三节 土地征收补偿区域性差异显著 第四节 易诱发群体性暴力冲突 第三章 传统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第一节 土地征收补偿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征收补偿主体与实际出资主体分离 第三节 征收补偿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土地征收补偿的范围 第五节 对征收补偿请求权主体的类型化思考及确定 第六节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的确定 第七节 对货币补偿方式局限性的再思考 第四章 应予补偿的新型土地征收制度 第一节 传统征收向现代征收的转型 第二节 财产权限制的概念及类型 第三节 逾越财产权社会义务范围的补偿:大陆法系模式 第四节 管制型征收补偿:英美法系模式 第五节 中国土地权利限制损失补偿制度模式选择 第五章 土地征收补偿替代机制 第一节 征收补偿的适用范围与土地资源配置的关系 第二节 以租代征 第三节 集体土地入市 第六章 土地征收补偿纠纷解决机制 第一节 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类型多样化 第二节 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的解决方式 第三节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第四节 关于土地征收补偿分配纠纷案件受理的争议 结语 附件一 土地征收补偿调研问卷 附件二 土地征收补偿相关立法建议书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导语 由董彪著的这本《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以农民财产权保障为视角)》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农民财产权保障基本理论;土地征收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传统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应予补偿的新型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征收补偿替代机制;土地征收补偿纠纷解决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