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决心成为一个基督徒 孤僻而敏感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 不喜欢诙谐史诗剧《新阿马蒂斯》 奥西安的诗令人心旷神怡 言归于好 厌倦修道院的生活 与路易丝·那斯特的恋情既幸福又恼人 骨肉亲情 问候 帮助罗塔克尔 坠入爱河并对恋人路易丝表白真情 甜蜜的爱情是孤独的人心中最温存的所想 请求心爱的姑娘谅解 与好友诺伊弗尔以及马格瑙志同道合 穷尽自己的所能去创造是人生的乐事 对上帝及永恒的信仰 青春的活力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 亲密无间 关于友谊以及在修道院的生活 征询友人对《许佩早翁》片段的意见 坚信人类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并要为之不懈奋斗 盼望自立以减轻母亲的负担 向朋友索要诗刊并询问考试日期 急切盼望有关家庭教师职位的消息 做家庭教师最初几天的生活和感受 友谊 谈学生的培养问题以及对席勒的仰慕之情 决意从抽象的领域退出 宁静的生活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企盼好友的音讯 人如何成熟为男子汉——与弟弟共勉 关于教学上的沮丧以及杂志社约稿事宜 谈费希特以及自己与歌德第一次邂逅情况 关于费希特和康德哲学 如何引导人们接近终极目标以及费希特哲学 对席勒的敬重是一种复杂的情感 对教育孩子的一些新设想 试图发展一种无限进步的哲学理念 接受到朋友处做客的邀请 想写《关于人的审美教育的新书简》 劝黑格尔在高格尔先生家做家庭教师 向席勒索要未发表的诗稿 理念先于概念正如趋势先于行为 爱使人安宁和平静,贪婪使人狂躁和粗暴 难以摆脱席勒的影响力 对诗歌矢志不渝 就主客体、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一些看法 关于德意志民族性以及哲学与诗歌的问题 向好友征询对创办诗刊一事的意见 有意与几位作家一起创办一份诗刊 向出版商汇报参与杂志工作的人员的情况 创办杂志的计划受挫 把《许佩里翁》赠予好友 关于希腊艺术规则的思考 和友人谈诗歌创作 对贡岑巴赫一家表示感谢 关于人与世界以及国家的关系 向朋友倾吐经受的孤独之苦 面临人生的选择 谈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与学习外来文化问题 报平安 关于希腊人和古典艺术 有关译著的出版 推迟交付译稿 想更深入地研究古典艺术 关于印刷的版式
精彩页 但我却有这么多话要写给你,亲爱的人! 先谈谈西莫尔!听听看,他最近给我写的东西:“你想要我的诗?好,这儿就有一首。“他是一个狂野不羁的青年/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则/常常东奔西跑/我总是担心,他想把臂腿跑断/他像罗马人那样滥用伟大的心智、对祖国的爱和自由意志/可惜我无法把他置于任何典范的社会,这让我有几天夜不成眠/这个青年/他根本不想依附……”他就这样继续写了好几页!现在听听看,他是如何变得更真挚的:“你是我的朋友,”他说,“你能开诚布公——这我知道!也为你的H.挤出几个钟头,也以批评家的方式读读我的作品——该指正的地方就指正,把你不太喜欢的东西写下来,快点!!!把你的这些意见也寄给你亲爱的那斯特——除此之外别无他人——你一定在撒谎——或者他比你我更重要。给他寄去,也请他做一下我请你做的工作,让他把每个想法都写下来。你一定不要以我的名义请那斯特。他不该知道,他是在给我写评判,你听到了吗?这样他会更严厉,更不带成见。我希望,他的意见会对我益处颇多。”我觉得他的建议没有必要。我知道,亲爱的兄弟,你会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奉承恭维。我也想对他当面提出批评指正,否则他会突然向我宣布终止他的友谊。要严厉一点!我们想如此挚诚地把我们自身牢牢地置于我们的批评家的三脚架之上。该挖苦的地方,就得讥讽讥讽他。这样我们才是他最亲密的朋友。我下次把这首诗原本的草案——方案——他为自己定的独特的法则——寄给你。 听一听他写的有关英雄的句字: “你会谴责我,应该而且必定会谴责我恰恰是那个急躁易怒、充满复仇欲、爱冒险的特兰克,就像人们有权赋予他那些头衔所叫的那样,我恰恰在歌颂这家伙。原因是因为,我不想把伟大的英雄(特兰克根本不算)写进一部练笔用的习作中。简而言之,我请你更多地看诗,而不是题材本身。” 我就说到这儿,下次再给你多写一些有关的事。快点把你的看法寄给我——关于每页的意见。那么他爱你会胜过一切——你会看到的!但现在,亲爱的,你在想什么?我该住笔吗?不!不!我不能。你一定得知道,对我内心那隐蔽的一隅,我戴假面具已戴得够久了。你会生气,兄弟,但你知道原因,会谅解。 是她——你一定猜到了——你会一下子就在有关爱的第一个词中猜中的——否则在这儿还能有谁是我曾经爱过的人呢?要是在这儿还有千百个人——我向你发誓,兄弟——如此忠贞,如此温存,如此全身心地对我而别无他念,除了她以外,你再不会找到别人。这你是知道的。要是“除……以外”这个词不存在,你会生气的,而且对我是不公平的。但我该从哪儿开始呢?我该不该把我们快乐而又痛苦的日子全都讲给你听呢?我想讲,但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我来到这儿看她,她也看我。我们俩都打探另一个人的性格(就像通常情况下那样),路易丝也许只是碰巧这样问问,俩人都问你的好堂兄,助理教师的儿子,他那时也在这儿。 P20-22 导语 荷尔德林,德国著名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曾被世界遗忘了将近一个世纪。 《荷尔德林书信选(精)》所选书信分别出自荷尔德林生活的不同时期,但并没有收录1806年至1843年间的书信,因为生病后的荷尔德林在此期间所写的几乎全是给家人的简短问安信。 聆听大师的内心独白,还原一个私语的世界,真正了解世界名家的心路历程。 序言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全名为约翰·克里斯 蒂安·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 o lderlin,1770-1843)是18世纪末 19世纪初德国著名诗人。1770年3月20日出生于内卡 河畔的劳芬,父亲是当地一家修道院主管,1772年 死于中风。1774年,年仅14岁的荷尔德林按照母亲 的意愿进入丹肯多夫修道院的附属中学,尔后又在 毛尔布龙修道院学习,1788年进入蒂宾根的教会学 校,并在那里结识了诺伊弗尔、黑格尔以及谢林等 人。荷尔德林于1791年在施陶林的诗刊上发表了他 的第一篇作品。1793年从蒂宾根教会学校毕业的荷 尔德林并没有像母亲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位令人尊敬 的牧师,而是选择了一种动荡而漂泊的生活,靠为 人做家庭教师维持最基本的生计,同时进行文学创 作。1805年荷尔德林的精神陷入崩溃边缘,次年他 住进了在蒂宾根的一家医院,出院后直至1843年6月 7日去世为止他一直生活在那里。本书所选书信分别 出自荷尔德林生活的不同时期,但并没有收录1806 年至1843年间的书信,因为生病后的荷尔德林在此 期间所写的几乎全是给家人的简短问安信。 荷尔德林是一位孤独的人,他从未、而且也不 愿意真正融入世俗生活。除了家人以外,他只有很 少的几个挚友。在荷尔德林遗留的两百多封书信中 ,大部分是写给他家人的,其中又有八十多封信是 写给他的母亲的。他与妹妹里克以及同母异父的弟 弟卡尔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弟弟卡尔 ,他们不仅是血脉相连的亲人,更是“心灵的兄弟 ”。 年少的荷尔德林迫于母命进入修道院,对于这 个生性敏感而多愁的孩子而言,修道院里森严刻板 的生活使他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遭受到无情的摧 残,孤僻的性格使他与周遭的一切处于紧张的对立 状态之中,加深了他与外部世界的隔阂。在他的一 封写于1787年致青年时代的好友伊玛努埃尔·那斯 特的信中,荷尔德林这样感叹他的命运:“上帝赐 予我巨大的痛苦……我是那么渴求能抓住欢乐的一 瞬。” 与现实的对立使荷尔德林一再遭受生活上的挫 折,尽管上帝赋予了他超乎寻常的天赋,但他却没 有得到过任何值得炫耀的功名,他甚至对这一切都 嗤之以鼻。在一封致诺伊弗尔的信中他这样写道, “我过于惧怕现实生活中的平庸和低俗……害怕现 实会干扰我的自我……我害怕现实会干扰我用以把 自身与他物联系在一起的那种内在的关切之情;我 害怕我内心中的温暖和生活由于岁月冰冷的历史而 变得冷却”,“从少年时代起,世界就把我的精神 放逐到自我之中”。荷尔德林就这样从外部世界逃 避开来,在文学与艺术世界里追寻人世间难以企及 的神性的至高境界——无限与完满。 在经历心灵危机的时候,荷尔德林曾经试图向 哲学求助,以期摆脱时常困扰他的、难以挣脱的困 惑。在致席勒的一封信中,他写道:“对我自身以 及我周遭的一切的厌恶使我进入抽象之中。”尽管 他也曾一度十分沉迷费希特以及康德哲学,但抽象 的推理与判断与其感性的天性完全背道而驰,在抽 象的领域与感性的艺术领域之间有一条无法逾越的 鸿沟,他最终还是决意从抽象的领域中退出,回到 缪斯的故乡,因为那里是“他的初恋”、他“青春 的希冀”。 如果谈及对荷尔德林的精神世界产生过重大影 响的人这个话题,席勒这个名字是无法回避的。在 荷尔德林致友人的书信中有多篇写给席勒的信,从 其间流露出的恭敬语气中不难看出他对席勒的敬重 之意。但席勒的威名使荷尔德林感到自己时时被罩 在阴影之下,为了不丧失在他看来生命中最宝贵的 东西——自由,荷尔德林小心翼翼地与这位巨人保 持着距离。 荷尔德林从未有过稳定的职业,做家庭教师是 他最主要的生计来源,他曾对教育投入过极大的热 情,为的是通过教育把人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他曾在一封信里这样写道:“我一定要把孩子从其 无辜的但却是有局限性的本能的状态,从天然的状 态引领到一条他可能会走向文明的路上,我一定要 唤醒他的天性,他更高层次的需求。”但学生在天 分上的不足令他失望,他一次次地辞掉他的工作, 辗转于各地的不同雇主,却始终无法实现他关于教 育的理念。 追求“无限”的荷尔德林注定无法在现实中实 现他的目标,他试图通过他的艺术创作把他的梦想 告知后世之人。在一封给弟弟的信中他写道:“我 爱未来世纪的人类。因为这是我最幸福的希望,相 信我们的子孙会比我们更好,自由终将来临,而美 德在自由中、在神圣而温暖的光明中会比在专制的 冰冷地带生长得更加繁茂,这信仰令我坚强而积极 进取。” 由于荷尔德林的一些书信已经遗失,而且在尚 存的书信中又有不少残篇,因此很难完全以此了解 到诗人复杂而敏感的内心世界的全貌。这里选择的 只是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书信,希望它们能有助于 读者进一步走近这位伟大的诗人。
内容推荐 《荷尔德林书信选(精)》辑录了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的66封书信,这些书信分别出自其生活的不同时期,但自成一体,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位伟大诗人的复杂情感与丰富思想。他在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叙述中所呈现出的特殊思维方式,可以看作是其伟大诗作中所散发睿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补充。书信的平易与笔调的流畅更为我们直接进入诗人内心深处提供了一扇方便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