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2 工作区范围与研究基础
1.3 面临主要问题与挑战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主要粮食基地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2.1 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2.2 东北区主要粮食基地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
2.3 长江流域主要粮食基地自然与经济社会慨况
2.4 小结
第3章 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作物布局结构特征与遥感解译方法
3.1 基础资料来源与解译方法
3.2 自然条件对农作物布局结构影响
3.3 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农作物布局结构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东北区主要粮食基地农作物布局结构特征
4.1 粮食基地农作物播种概况
4.2 东北区主要粮食基地(一)、(二)分区特征
4.3 东北区主要粮食基地(三)分区特征
4.4 东北区主要粮食基地(四)分区特征
4.5 小结
第5章 长江流域主要粮食基地农作物布局结构特征
5.1 粮食基地农作物播种概况
5.2 长江流域主要粮食基地(一)分区特征
5.3 长江流域主要粮食基地(二)分区特征
5.4 长江流域主要粮食基地(三)分区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主要粮食基地农业种植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6.1 粮食主产区概况
6.2 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农业种植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6.3 东北区主要粮食基地农业种植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6.4 长江流域主要粮食基地农业种植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
6.5 小结
第7章 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
7.1 基本概况
7.2 河北粮食主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程度
7.3 河南粮食主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程度
7.4 山东粮食主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程度
7.5 安徽粮食主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程度
7.6 江苏粮食主产区农业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程度
7.7 小结
第8章 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地下水资源特征
8.1 资料来源及评价方法
8.2 黄淮海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征
8.3 河北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特征
8.4 河南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特征
8.5 山东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特征
8.6 安徽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特征
8.7 江苏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特征
8.8 小结
第9章 黄淮海区地下水超采与气候变化和农灌用水关系
9.1 农业开采量变化动因及其对地下水影响特征
9.2 山前小麦主产区地下水位下降与灌溉农业关系
9.3 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对降水量变化响应特征
9.4 暴雨泛洪补给是缓解地下水超采重要途径
9.5 小结
第lO章 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地下水保障能力
10.1 研究理念与方法
10.2 黄淮海区地下水保障能力总体特征
10.3 河北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保障能力
10.4 河南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保障能力
10.5 山东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保障能力
10.6 安徽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保障能力
10.7 江苏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保障能力
10.8 小结
第11章 粮食主产区地下水合理开发理论与精要——以黄淮海区主要粮食基地为例
11.1 地下水合理开发理念与理论基础
11.2 地下水合理开发依据与原则
11.3 不同粮食主产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对策
11.4 小结
第12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