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刘易斯(1898—1963),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批评家。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了名为“吉光片羽(The Inklings)”的读书会,结识了J.R.R.托尔金,两人经常交流各种古怪的想法,孕育了两部伟大的奇幻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
《纳尼亚传奇》已被翻译成47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1亿册,其中的《最后一战》被授予了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这部作品深深影响了《哈利·波特》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卿卿如晤(精)/路易斯著作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C.S.刘易斯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C.S.刘易斯(1898—1963),是英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批评家。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了名为“吉光片羽(The Inklings)”的读书会,结识了J.R.R.托尔金,两人经常交流各种古怪的想法,孕育了两部伟大的奇幻著作——《纳尼亚传奇》和《魔戒》。 《纳尼亚传奇》已被翻译成47种语言,全球销售超过1亿册,其中的《最后一战》被授予了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这部作品深深影响了《哈利·波特》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后记 1 1952年,他与她第一次相遇。 那时的他,54岁,应该是一个男人饱经沧桑后 的年纪。然而,相反,他这些年的生活却平淡如水 、单纯如纸。 他没有结过婚,却在牛津教授中古文学寓意爱 情诗的课程,还写了一本书,就叫《爱的寓意》。 也许,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的古典伊人足以支撑他的感情世界,他想自己会一 直这样单身下去,阅读、思考、写作、教学,平静 地走完自己的一生; 他没有太多的经历,从学生到老师,栖居在学 院的高墙内,一住就是30多年。这注定他的信仰之 路,不是从生活经历开始,而是从理性思考开始, 在不断的切问近思后,“就像长眠后自然地醒来” ,他重新回归了基督信仰,并成为著名的护教大师 。他有他的信仰架构,有他的书斋,有他的学术知 交和密友,有他的数不清的读者与听众。也许,这 就够了。 那时的她,37岁,应该是一个女子最圆满的年 纪。然而,相反,她这些年的生活却残碎不堪、混 沌不清。 她结过婚,却嫁了一个酗酒、有精神抑郁症, 后来虽然皈依上帝,却仍在外面拈花惹草的丈夫。 她有很多的经历,年轻时代,出于对信奉犹太 教的父母严格宗教管制的反叛,真诚地吹鼓享乐主 义以及无神论。“我认为人是猿猴的后代,道德不 外是习俗,生命是电子化学的反应”;稍微年长, 又出于对身边民生疾苦的敏感,真诚地接受共产主 义。“我愿意做我兄弟的看守人”、“以天下之忧 为己忧”;还担任党刊的评论员,写了许多人道主 义关怀的诗歌。但是,那又怎样?这份信仰甚至对 她自己的生活也给不了任何“关怀”,要忍受酗酒 动武和感情不忠的丈夫,要拉扯两个年幼的儿子, 要应付拮据的生活压力,还有一身的病,她活得愁 苦、忧虑、没有盼望。“我仍然相信马克思主义, 因为我对上天的帮助茫然无知,对人能逐渐进步失 去信心……”后来,看了他的书,开始接触基督信 仰。她需要很多很多的光,还有爱。这一路,她走 得蹒跚而辛苦。 他们相遇了,一见如故。接着是持续的通信交 流——信仰上的,写作上的;但与爱情无关。 第二年,她丈夫有了新的外遇,虽然,她一直 试图挽回他的心,并不愿意离异,但这一次,第三 者却是她自己的表妹。她不得不离了婚,带着孩子 ,从美国迁往英国。一个女人,在异国他乡陌生的 大都会,独自扶养两个孩子,不容易。他同情她, 帮她找房子、介绍工作、出版小说,还给孩子们支 付学费。但与爱情无关。 …… 3 此前,台湾已有曾珍珍女士的中译本,译名就 为《卿卿如晤》,笔者也曾试图撷取中国古典爱情 佳句,为此书取一译名,然而,思来思去,仍觉“ 卿卿如晤”一词在悲恸中仍蕴含对将来相见的信、 望与爱,最贴切本书主旨,故仍沿用之。不止译名 如此,在译文过程中,笔者也参照了曾女士的译本 。曾女士教授英美文学,中文与英文功底俱深,文 学与神学造诣也不凡,从其译作可窥一二。与前辈 相比,笔者自惭“译”秽,尤其遇前译高妙处,拍 案之余,不忍割舍。有些词句,窃为己用。这里, 致以深深歉意与谢意。 《卿卿如晤》英文原著中,路易斯一律以“H” 指代乔伊;曾译本中,则以“伊”指代之;笔者根 据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妻”指代之。特此说 明。 译后记引号部分资料摘自《幽谷之旅——C。S 。鲁益士传》(希卜黎著,吴里琦译,台北海天书 楼出版,1998年)。特表感谢,并在此推荐阅读此 书。此书后拍成电影《影子大地》(Shadowlands) ,纪录了路易斯和乔伊的一段暮色尘缘。 喻书琴 2006年10月24日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译后记 精彩页 又有些时候,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内心有种声音试图向我证明:我其实并不是真的这么在乎,起码并不是像现在这么强烈地在乎。毕竟,爱情不是一个男人生命的全部。在遇到妻之前,我一直过得挺自得其乐的,现在也拥有许多所谓的“消遣”。人们不都是这么节哀顺变,并挺过来了么?那么,我又何必在这里斯人独憔悴?虽然,接受这种声音让我羞愧·但它听上去倒是很合理。然而就在此时,那些铁一般烙人的记忆,突然间刺痛心扉,于是。这一切刚培养起来的“合理感觉”,犹如炉口上的蚂蚁,立刻烟消云散,踪影全无。 受此重创,眼泪不禁潸然而下,心中满是悲戚。多么自怜的眼泪呵!我宁可选择痛苦,那至少是纯纯粹粹、实实在在的痛苦。而像现在这样一味沉浸在自怜中,咀嚼着那腻歪歪的快感,连我自己都讨厌自己。然而,我还是沉溺在自怨自艾中·虽然明知这样实在愧对于妻。因为如果任这种情绪泛滥下去,不消片刻,我所哭泣哀悼的,便不再是一个真实的女人,而是一具虚设的木偶。不过感谢神,有关妻的记忆依然刻骨铭心,无法忘怀。但这记忆,会永远这般刻骨铭心下去么, 然而,妻完全不是这样,她的心思像豹子一样灵巧敏锐、矫健有力。热情也好,温柔也好,伤痛也好,都不能使它缴械投降。你言语中一旦有伪饰的假话或无聊的废话,它能立刻嗅到,然后凌空一跃,在你还未来得及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之前,向你扑来,让你人仰马翻。我那些夸夸其谈,被她一针见血地戳破的,不知有多少!我很快学会了不在她面前胡说八道,除非纯粹是为博一笑——享受那种被揭穿、被嘲笑的乐趣。唉,这又是一段烙心刺骨的回忆。自从做了妻的爱人,我再也含糊不了。 也从未有人告诉我,这种悲恸会使人变得懒散。现在做任何事,哪怕仅需赞吹灰之力,我都厌烦不已…~倒是工作例外,因为工作只需头脑机械地照常运转即可——别说写封信,就连读封信我都嫌烦。甚至刮胡子也烦,我的脸是光滑还是粗糙,有什么要紧呢?据说,不快乐的男人需要找些事来分分神、散散心,好从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然而,一个精疲力竭的男人,在寒冷的夜里,最需要加条毛毯暖身,可是,他宁可躺在那里瑟瑟发抖,也不愿意起身去找一条御寒。显丽易见,这就是为何孤独的人最后会变得肮脏邋遢,惹人生厌。 与此同时,神在哪里?这样的怀疑是丧偶所引出的最令人不安的并发症之一。当你很快乐,快乐到觉得根本不需要神,快乐到认为神对你的要求是多此一举,这时,你若反省自己,回转向丰也,献上感恩和赞美,社会伸开双臂欢迎你——或说,你觉得袍会如此接纳你。但是,当你迫切需要艳,而所有其他的救助都山穷水尽无济于事时,你会发现什么呢?一扇当着你的面砰然关闭的门,从里头还传出上门栓——双重门栓——的声音。接着,是静寂。你还不如离开,因为,等待的时间越长,那静寂的气息就越深。窗子里没有灯光,可能是问空房子而已。里面曾经住过人吗?看似住过。这看似有人住过的感觉与这静寂无人的气息都同样的明显。这意味着什么?为何,当我们一帆风顺时,弛俨然存在,指挥若定?可是,当我们四面楚歌时,袍反而杏然无踪,爱莫能助? P16-18 导语 《卿卿如晤(精)》是C.S.刘易斯对爱妻的悼亡手记,以其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 本书展示了他在苦难面前怀疑生活意义的挣扎之旅,也再现了他如何重新归正信仰、心存坚忍奔跑天路的生命轨迹。 序言 当《卿卿如晤》冠以N.W.Clerk之名首次出版时 ,一位友人送我此书,我带着极大的兴趣,以旁观 者的角度读完了它。那时,我的婚姻有好些年头了 ,还有三个年少的孩子,因此,见路易斯为妻子的 逝世如此悲恸,我虽然深表同情,但毕竟,这种不 幸离我自己的经历很遥远。我无法有太深的感触。 许多年后,我先生过世,另一位友人再次送我 《卿卿如晤》,我也再次捧起此书,期待着能获得 比第一次阅读大得多的感动。部分内容深深触动了 我,但总体而言,我的居丧经历和路易斯的大不一 样。当C.S.路易斯与乔伊·达韦曼(Joy Davidman) 结婚时,乔伊尚缠绵病榻,路易斯很清楚自己娶的 是一个身患癌症、奄奄一息的女人。即使后来她的 病情意想不到地好转,又捱过了数年的缓和期,但 若与我这4D年之久的婚姻相比,路易斯的婚姻之旅 只能算浅尝辄止。他应邀去赴婚姻的盛宴,但刚尝 了几分样品,筵席就无情地撤离了。 另外,对于路易斯,爱妻突如其来的失丧,导 致他信心的极大衰退:“神在哪里?……当你迫切 需要袍,而所有其他的救助都山穷水尽无济于事时 ,你会发现什么呢?一扇当着你的面砰然关闭的门 。” 但是,在走过漫长而美满的婚姻之旅后配偶才 过世,情形则大不一样。在我先生弥留之际和离世 之后的那段岁月,反而可能是我最深切地感受到神 的存在和力量的时候。但这并不能抹去心中那份悲 恸的感受。心爱之人的死亡是一种隔绝,但当两人 结婚后,就必须接受其中一方会先另一方而去这一 事实。当C.S.路易斯与乔伊·达韦曼结为夫妇,她 会先他而去,这早是意料之中的事,除非又飞来一 场意外的横祸。他伴着死亡对她的召唤迈入婚姻, 并使这场婚姻成为爱、勇气、自我牺牲的卓绝见证 ,与之相比,一个人经过了美满的婚姻,享受了丰 富的人生后,才寿终正寝,则是生老病死自然而然 的一部分。 在居丧的日子,读《卿卿如晤》,让我明白悲 恸的每一种经历都是独特的,但又有某些基本的相 似之处:如路易斯提到那种怪异的恐惧感、忍气吞 声、健忘症。或许所有信徒都会像路易斯一样,对 那些将任何悲剧都说成是“愿主旨成就”的人畏而 远之,好像慈爱的神是为着我们这些受造之物的好 处,才会让这些事发生。他无法忍受那些谎称死亡 对于一个信徒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但我们大部分人 都如此认为,无论我们的信心是否坚固。C.S.路易 斯与我也一样经历了记忆失丧的恐惧。没有一张照 片能逼真地重现心爱之人的笑容。偶尔,瞥见一个 在大街上行走的路人,一个活生生又蹦又跳的人, 都会勾起我们一连串的真实回忆。但我们的记忆, 虽然是那么地珍贵,却像筛子筛糠一样,不可避免 地在遗漏,在流失…… …… 自从我先生过世后,我在书房和卧室里,挂了 一些他的照片,四处都可看见它们,就如同他仍然 健在,但这些照片只是肖像,不是偶像;只是记忆 深处的一星点火花,而不是记忆本身。就像路易斯 说的,有时它们不但不能促进回忆,反而会阻碍回 忆。“一切事物的真相都具有偶像破坏的特质。” 他写道:“你尘世的爱人,即使在今生,也常常以 其真实面目打碎你对她的纯然想象。但你情愿如此 。你接纳她,乃是接纳她所有的任性、她所有的缺 点以及她所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正是真实的她, 而非任何关于她的影像或记忆,才是我在其离世后 还深深恋慕着的。” 这一点比死者的魂兮归来更为重要,虽然路易 斯探讨过这种可能性。最后,在他日记最后一篇, 一种对爱的笃定信靠和风丽日般抚平了心中的悲恸 ,这种爱,是他对乔伊的爱,也是乔伊对他的爱。 这种爱,更是被神的大爱所完全充盈。 虽然没有提供任何轻松或浪漫的安慰,但神对 我们人类的情感的终极目的总归还是爱。阅读《卿 卿如晤》,你将感受到的不仅是C.S.路易斯的悲恸 ,更是他对爱的理解,实际上,这种理解非常非常 丰富。 玛德雷娜·安格尔 1988年8月于Crosswicks 内容推荐 《卿卿如晤(精)》是一篇悼亡手记。这是C.S.刘易斯在痛失爱妻之际,在那些“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里写下的文字。 《卿卿如晤》是路易斯对生与死、信仰的失丧与重建等人生母题的深刻思考,包括了他对那一段悲恸岁月进行的鞭辟入里、诚挚坦率的内省;同时,这又是一份细腻真实的心灵记录,展示了他在苦难面前怀疑生活意义的挣扎之旅,也再现了他如何重新归正信仰、心存坚忍奔跑天路的生命轨迹。 本书自问世以来,即以其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讨论悲痛问题最好的一部作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