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王人殷著的《看客探胜》从创作述评、个案研究、文学改编、作品欣赏、片外印象等几个方面,展示了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最初十年关于中国电影美学成就、电影文学创作、重要电影人和影片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成果,其中大部分在《电影创作》《电影艺术》《当代电影》等刊物上发表过。 作者尤其注重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的深入探讨和艺术分析,内容丰富,观点客观,阐述深入,理论性强,体现了作者对电影艺术的挚爱和思考,本书对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电影创作及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王人殷,笔名:任殷、慧衍。1940年出生于延安。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审,《电影艺术》杂志原主编、社长。从事电影理论、评论工作40余年,发表评论文章400余万字。著有《电影追踪》、《版画先驱刘岘》、《刘岘画传》。主编《中国电影导演丛书》(12卷)、《电视电影纵览》(12卷)、《论谢晋电影》、《蔡楚生论文集》、《百年蔡楚生》等大型书籍。 现任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夏衍电影文学学会理事,“刘岘纪念馆”名誉馆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创作述评 现实主义精神的恢复和探索——近四年电影文学之管见 新中国电影剧作探寻 新时期电影文学创作概略 新世纪中国故事影片创作述要 1979-1990:中国电影的辉煌年代 2004年中国故事影片观后 2005年中国故事影片创作概述 2006年中国故事片印象 喜与忧——看片有感 永不凋谢的现实主义 试谈1979年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 求量变 促质变 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弘扬民族精神 重读《起搏书》建设与创作相适应的电影批评 从《鼓楼情话》看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意蕴 坚守电影评论品格 科教片浅见 共和国名将系列对影视创作的启示 坚守与缺失——中国少年儿童影片浅探 艺术家论 谢晋电影的文化经验:雅俗共赏 大将风度谢铁骊 咬定青山不放松——记电影剧作家于敏 一片赤诚写终生——论林杉的电影文学创作 鲁彦周电影剧作探微 张弦的小说——电影世界 他有创作个性——读张子良的电影文学剧本 雕塑性格 独领风骚 潘虹的表演个性 文学改编 文学名著改编探幽——以三部影片为例 小说《井》在银幕上 贵有灵犀一点通——《红衣少女》从小说到电影 别有一番滋味——《小巷名流》的改编 乐曲在哪里交响?——《锅碗瓢盆交响曲》影片、小说比较谈 作品赏析 承受重负的民族脊梁——评影片《老井》 乱云飞渡仍从容——评影片《周恩来》 品读《安居》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读电影文学剧本《星塘阿芝》 《野山》:山洼洼里的躁动 评析《背靠背,脸对脸》 《沂蒙六姐妹》:真情感怀历史 创新之作《雨中的树》 突发奇想圆好梦——看影片《甲方乙方》 郭嗝子总是贡献美 《凤舞神州》:辉煌的长江文化 片外印象 访日感怀 布拉格 莫斯科掠影 代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