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著的《姐妹花(美绘版)》由《姐妹花》、《笔友》两个故事组成。 《姐妹花》:双胞胎姐妹巴布鲁、夏士婷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从城市回到了爸爸的家乡……里尔哈姆拉。阔别多年,这里荒废已久、一片狼藉,但他们却对新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希望,决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新的乐园。巴布鲁和夏士婷学着挤奶、喂鸡、割麦子……劳动让这对双胞胎姐妹深深地爱上了里尔哈姆拉。同时,在与一群年轻朋友的交往中,她们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并经历着少男少女间纯真、美好的朦胧情愫。 《笔友》:一台老旧的打字机将两个陌生的女孩联系在一起,成了笔友。她们虽然未曾谋面、相隔千里,却共同分享着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作者简介 林格伦,瑞典的民族英雄。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1907—2002),永远的童话外婆。她在1945年步入儿童文坛,就标志着世纪儿童——皮皮诞生了。 1958年,林格伦获“安徒生金质奖章”。 她的作品已出版9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1.3亿册。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 她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伙伴。 “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目录 笔友 姐妹花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译者后记
序言 在当今世界上,有两项文学大奖是全球儿童文 学作家的梦想:一项是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由国际 儿童读物联盟(BBY)设立,两年颁发一次;另一项 则是由瑞典王国设立的林格伦文学奖,每年评选一 次,奖金500万瑞典克朗,是全球奖金额最高的奖项 。 瑞典儿童文学大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女士 (1907-2002),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国际世纪名人, 被誉为“童话外婆”。林格伦童话用讲故事的笔法 、通俗的风格和神秘的想象,使作品充满童心童趣 和人性的真善美,在儿童文学界独树一帜。1994年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把引进《林格伦作品集》列 入了“地球村”图书工程出版规划,由资深编辑徐 寒梅做责任编辑、由新锐画家绥惟做美编,并诚邀 中国最著名的瑞典文学翻译家李之义做翻译。在瑞 典驻华大使馆的全力支持下,经过5年多的努力, 1999年6月9日,首批4册《林格伦作品集》(《长袜 子皮皮》《小飞人卡尔松》《狮心兄弟》《米欧, 我的米欧》)在瑞典驻华大使馆举行了首发式,时 年92岁高龄的林格伦女士还给中国小读者亲切致函 。中国图书市场对《林格伦作品集》表现了应有的 热情,首版5个月就销售一空。在再版的同时,中国 少年儿童出版社又开始了《林格伦作品集》第二批 作品(《大侦探小卡案》《吵闹村的孩子》《疯丫 头马迪根》《沟气包埃米尔》)的翻译出版。可是, 就在后4册图书即将出版前夕,2002年1月28日,94 岁高龄的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女士在斯德哥尔摩家 中,在睡梦中平静去世。2002年5月,中少版《味》 伦作品集》第二批4册图书正式出版。至此,中国少 年儿童出版社以整整8年的时间,完成了150万字之 巨的《林格伦作品集》8册的出版规划,为广大中国 少年儿童读者奉献了一套相对完整、系统的世界儿 童文学精品巨著,奉献了一个美丽神奇的林格伦童 话星空。 由地球作为载体的人类世界是千姿百态、丰富 多彩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 科学的,也可以是文学的。少年儿童作为人类的未 来和希望,从小就应该用世界文明的一流成果来启 蒙来意陶,来滋润。让中国的少年儿童从小就拥有 一个多彩的“文学地球”,与国外的小朋友站在阅 读的同一起跑线上,是我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 神圣职责。在人类进入多媒体时代的今天,中国少 年儿童出版社倾力打造了高格调、高品质的皇冠书 系,该书系的图书均以“美绘版”形式呈献。皇冠 书系“美绘版”图书自上市以来迅速得到了广大青 少年读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今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将《林格伦作品选 集》纳入皇冠书系,以“美绘版”形式再次出版林 格伦女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分别是《长袜子 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小飞人卡尔松》《大侦 探小卡莱》《米欧,我的米欧》《狮心兄弟》《吵 闹村的孩子》《疯丫头马迪根》《绿林女儿罗妮想 》《海滨乌鸦岛》《叮当响的大街》《铁哥们儿输 贼记》《小小流浪汉》《组妹花》。此次中国少年 儿童出版社倾力打造的“关绘版”《林格伦作品选 集》,就是要让世界名著以更美的现代化形式走近 少年儿童读者,就是要让林格伦的童话星空更加约 丽多彩。 愿《体格伦作品选集》(美绘成)陪伴广大的 少年儿童朋友快乐成长,美丽成长。
导语 《姐妹花(美绘版)》是儿童文学大师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作品,蜚声中外。她以亲切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个勇敢自由、富于创造的童话世界。孩子们独立自由,父母们宽容开明,展现了古往今来人类共同梦想的人间乐园。她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伙伴。 本书由《姐妹花》、《笔友》两个故事组成。 后记 我完成了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作品系 列的第八卷《我们都是吵闹村的孩子》的翻译工作 后,心里特别高兴,回想起翻译林格伦的作品完全 出于偶然。1981年我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留学, 主要是研究斯特林堡。斯氏作品的格调阴郁、沉闷 ,男女人物生死搏斗、爱憎交织,读完以后心情总 是很郁闷,再加上远离祖国、想念亲人,情绪非常 低落。我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每天不知道想干什 么,想要什么,有时候故意在大雨中走几个小时。 几位瑞典朋友发现我经常有意无意地重复斯特林堡 作品中的一些话。斯特林堡产生过精神危机,他们 对我也有些担心,因为一个人整天埋在斯特林堡的 有着多种矛盾和神秘主义色彩的作品中很容易受影 响。他们建议我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换一换心情 。我跑到书店,买了一本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 ,我一下子被崭新的艺术风格和极富人物个性的描 写所吸引。我一边读一边笑,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 力量。我好像跟皮皮一样,能战胜马戏团的大力士 ,比世界上最强壮的警察还有力量,愤怒的公牛和 咬人的鲨鱼肯定不在话下。由于职业的关系,我读 完一遍以后开始翻译这本书,一个暑假就完成了。 从此,翻译林格伦的书几乎成了我的主业。 我第一次见到林格伦是在1981年秋天,是由给 我奖学金的瑞典学会安排的。她的家在达拉大街46 号,对面是运动场,旁边有森林和草地。当时女作 家还算年轻(74岁),亲自给我煮咖啡。我们谈了儿 童文学和儿童教育问题。1984年我从瑞典回国,她 表示希望到中国看看。这个消息传出以后,瑞典一 中国友好协会和瑞典驻中国大使馆立即表示,什么 时候都可以安排。不过医生认为,路途太遥远,不 宜来华访问,因此未能成行。但是她对我说,由于 她的作品被译成中文,她开始关注中国的事情。 1997年她已经90岁高龄,并且双目失明,在一般情 况下她已经不再接待来访者,但当她听说我到了斯 德哥尔摩以后,一定要见一见。当时我和我的夫人 都很感动,在友人的帮助下,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2000年秋我去斯德哥尔摩的时候,朋友告诉我,她 的身体已经很不好,大部分记忆消失,已经认不出 人了。但是圣诞节的时候,我仍然收到了以她的名 义寄来的贺卡。 不知什么原因,我和林格伦女士一见如故。她 曾开玩笑说,可能是我们都出生在农民家庭。1984 年我回国以后一直与她保持联系,有时候她还把我 写给她的信寄到报社去发表。1994年,当她得知我 翻译时还用手写的时候,立即给我寄来10000克朗, 让我买一台电脑。我和她虽然相隔几千公里,但我 和我的家人时刻惦记着她,希望她健康长寿。 我已经把林格伦的主要作品和一部分由她的作 品改编成的电影译成中文,断断续续用了20年的时 间。作品中的故事大都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作家 笔下的风俗、习惯、传统、民谣、器物等,现代人 都比较陌生了。我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除了作家 本人亲自给我讲解以外,还得到很多瑞典朋友的帮 助,如罗多弼和列娜夫妇、林西莉女士、韩安娜小 姐、史安佳女士和隆德贝父女等,在此对他们表示 深深的感谢。希望我的拙译能给小读者们和他们的 父母带来愉悦,并增加对这个北欧国家儿童生活的 了解。
精彩页 9月8日 亲爱的卡伊萨: 你愿意,卡伊萨,你愿意!哇!我太高兴了,我的手指在打字机的键盘上都不听使唤了。 你写了一封特别长、特别有意思的信。现在我对你的姐妹和你的爸爸妈妈有了相当多的了解。 你想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吗?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情况相当复杂,如果都写下来,大概要用很长时间。如果你听烦了,请吭一声! 先从家长开始。我爸爸是我们这个城市里一所男校的校长。我很爱他。他是世界上最奇特的爸爸。啊,绝对!他有着银灰色的头发和一张年轻的脸。他无所不知,我认为是这样。他很沉稳,也很幽默。他几乎总是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当然他也有很多时间陪我们。他不喜欢烤羊肉,哎呀,哎呀,我的意思不是说他高人一等,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不喜欢烤羊肉。他不喜欢承诺、不喜欢传话、不喜欢参加咖啡宴。据我所知,没有人像爸爸那样糊涂,如果有的话就是妈妈。奇怪的是,有这样的父母,我们年轻一代天生就不是当教授的料,起码在思想意识方面是这样,不过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其他方面都很正常。 妈妈差不多终日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打字,好像她手指上有火,必须不时地动来动去,她在翻译书。有的时候她会想起,她已经把五个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所以带着深沉的母爱跑出来,开始对他们进行一点儿零星的教育。她从来都不是严厉的母亲,因为她认为对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一笑了之。我们回家的时候,她可能正在工作,我们不免会打扰到她,但她一点儿都不生气。如果一辆火车突然开进她的屋里,她也可能注意不到。前几天我们家来了两个管道工修洗澡间的管子,声音咚咚地响个不停,女仆阿丽达用吸尘器吸尘,最小的孩子拼命喊叫,我弟弟斯万特兴致勃勃地用手风琴演奏《阿沃斯塔瀑布的涛声》。这时候我姐姐梅根把头伸进妈妈的房间问:“这么吵您还能工作吗?” “当然能”,妈妈苦笑着说,“这类街头手摇风琴师根本不会打扰我。” 你可能以为,有这样一个主妇的家肯定脏乱得像猪窝。但是你错了。我们家里有一双巧手和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这两个宝贵的身体部位都属于我姐姐梅根。此人只有19岁,但就治理这个麻烦的全家而言绝对是一个腕级的人物。我们大家都归她管,包括妈妈在内,她充满母爱。她年轻、有主见、效率高,我们对她言听计从,毫无保留,至少在具体事情方面如此。当一个家庭可爱的母亲有点儿疯,只是笑眯眯地专注于用打字机搞翻译工作时,长女可能就应该这样。梅根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妈妈就没那么多时间搞翻译工作了。这时候她必须自己担当主妇的角色,她兴致勃勃,但效果欠佳。对于烤煳的肉和难吃的面包她只是一笑了之。据说,梅根10岁时就在妈妈身边提醒她各种家务应该怎么做。读完八年级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地担当重任,接替了主妇的角色,妈妈美滋滋地奔向自己的打字机。像前边说的,梅根是家里的大拿,腕级人物。她也很可爱,非常非常可爱,因此我们一直担心,有某个小伙子追求她,把我们的宝贝抢走。目前有一位地方法院书记官跑得很勤。 “梅根现在有了一位新的酋长,”斯万特一边说一边不安地摇摇头。“梅根,你什么时候想泄露天机,敲响婚礼的钟声?”他坐在早餐桌旁边问。但是梅根大大方方地坐在那里避而不答。 “他只能踏着我的尸体把她抢到圣坛,”我说,“如果她一定要嫁人的话,至少要找一个海军上将或伯爵之类的人,而不是一个芝麻粒大的书记官。” 这时候贵人总算开口了,用稍带讽刺的口气说:“诸位,我永远不结婚了!我一辈子都这么过,给你们补袜子,擦鼻涕,督促你们写作业!这回行了吧!” 这时候我们立即就伤心了,恨不得明天就把她嫁出去,尽管会骨肉分离,只能永远吃烧焦的烤肉。 “不过”,梅根说,“为了使你们放心,我声明,就是免费让我打电话,我也不会打给那位书记官!” 我也不信她会打电话。所以我希望这次可以“把危险干掉”。 你还有耐心听有关哈格斯特罗姆这家人更多的情况吗?如果有,那我就讲一讲兄弟姐妹排行第二的人,即在下。你认为讲自己应该讲些什么呢?我喜欢书,不喜欢数学;喜欢跳舞,不喜欢早睡。我喜欢我的家庭甚至到发疯的地步(尽管有时候也让我生气),我讨厌烫发,也从来没烫过。我喜欢大自然,当我亲手在院子里养花种草的时候,不喜欢锄草。我喜欢蓝色的春天,温暖的夏天,晴空万里的秋天和可以滑雪的大雪纷飞的冬天,一句话,我热爱生活。此外,我喜欢写作,由于这个原因我要忍受来自斯万特方面没有尽头的冷嘲热讽。 “我夜不能寐,”他说,“辗转反侧睡不着,当布丽特一玛丽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我们怎么才能把那么多钱花掉呢?答应我,到时候你一定得给我买一个冰球杆!” “如果你不马上闭嘴,立即就会得到一个冰球杆,”我说,“不过是打在你的脑袋上。” 你可能根据以上所述已经对斯万特是怎么样一个人得出了某些结论。我想再作些补充,这个孩子14岁,就学校的功课而言,他是上帝创造的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