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军将领杨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李光仁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李光仁著的《红军将领杨林》记述了红军将领杨林的一生,杨林曾担任过中央军委总兵参部参谋长,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军委干部团参谋长等。作者跟随杨林的足迹,以踏访为主线,分为十一章记述了他的出生,在朝鲜和中国参军的经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的一系列为党工作的实际、牺牲等。 目录 第一章 杨林是谁? 在海口五公祠 出生在平安北道 毕业于新兴武官学校 北路军政署士官练成所教官 向和龙县密林地带转移 青山里大捷的一线指挥官 离开东北奔赴上海 第二章 叶挺独立团第三营营长 第二个武官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 黄埔军校时期 离开独立团 流传的各种说法 重回黄埔军校(一) 重回黄埔军校(二) 第三章 “未知”岁月 参加南昌起义资料 在北伐战争中 妻子为武汉分校女子队队员 参加南昌起义踪迹在哪里 广州起义和苏联行 第四章 在苏联与东北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 在莫斯科步兵学校的日子里 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一) 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二) 第五章 中央革命根据地 劳动与战争动员委员会参谋长 和朝鲜革命青年相逢 中央军委总兵参部参谋长,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 与周恩来之缘 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 红军大学军事总教官 第六章 踏上长征之路 中央军委干部团参谋长 离开根据地之时 长征初期三个月 干部团的休养连 猴场的驻地 到达乌江天险边 第七章 激战再激战 新上任的干部团参谋长 赤水河流域中部的土城镇 白雪里的云南扎西 娄山关战役与老鸭山战役 再渡赤水河与乌江 第八章 金沙江。金沙江 4月下旬的云南 4月29日的命令 干部团渡金沙江 金沙江两岸 狮子山战斗 通安州战役 长江的源头 今天的通安镇 到金沙江边 七言律诗《长征》的诞生 四川的岩洞 金沙江北岸的洞穴 第九章 渡过大渡河穿越第一座雪山 出现在会理的红军队伍 大凉山的“倮倮国” 安顺场大渡河两岸警戒任务 翻越夹金山和四方面军会师 红军学校新特科团 第十章 雪山草地 与饥饿做斗争 和幽默相伴越过最后的大雪山 三过梦笔山 草地行军七昼夜 毛泽东的战士们 第十一章 纵横在黄土高原 最后的千里路 陕北和红军学校 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参谋长 一位直罗镇战役的指挥者 红军第一方面军补充师师长 倒在黄河边上 杨林年谱 参考文献 序言 朝鲜族红军将领杨林 回顾中国革命史,朝鲜族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前 仆后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昌起义与广州起 义、秋收起义以及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央革命根据地 、两万五千里长征、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据地、东北长 达14年的抗日武装斗争等历史事实无—不在证明着这 一点。 红军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中活跃 的朝鲜族有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杨林,红 军总部作战科长武亭,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22 军参谋长张世杰,毛泽东所领导的秋收起义中的连长 陈龙鹤,红军音乐家崔音波等赫赫有名的红军将士以 及红军飞行员陈德勤等人。杨林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 而广为人知。 杨林先后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官学校 、莫斯科苏维埃步兵学校等6所国内外军事院校。在 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先后就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 、中共东满特委军委书记等职,为东满(延边)与南 满抗日游击队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被中央召回江苏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后,杨林又先 后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与战争动员委员会参谋 长、红军第23军军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第一方 面军第一军团参谋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兵站部 参谋长、中央军委干部团参谋长、红军第15军团第75 师参谋长、红军第一方面军补充师师长等职,其间杨 林为后人展现了其作为红军高级将领活跃在历史舞台 上的一幕。1936年2月,杨林在随红军东征抗日的途 中牺牲在了黄河边上。 杨林便是这样的一个人。杨林被世人所熟知,其 作为著名红军将领的形象已深入人心。遗憾的是杨林 在朝鲜族社会广为人知的30多年间,关于他的资料我 们仅能找到一部1万字左右的传记。如今,李光仁先 生弥补了这一遗憾,这是何等幸运。借此机会,我要 向李光仁先生表达我的谢意。李光仁先生从中国革命 史的视角出发,历经多年的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世人还 原了红军将领杨林的一生,并借此告诉世人中国的五 星红旗上也染有朝鲜族先烈的鲜血。 在此,我要向我们的民族同胞,尤其是青年人极 力推荐《红军将领杨林》一书。青年人更应该牢记为 中国革命洒热血的朝鲜族先烈的足迹。真心希望先烈 们的足迹能够成为晚辈们成长路上的基石。 李德洙 2012年9月10日 导语 杨林先后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官学校、莫斯科苏维埃步兵学校等6所国内外军事院校。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先后就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东满特委军委书记等职,为东满(延边)与南满抗日游击队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光仁著的《红军将领杨林》从中国革命史的视角出发,历经多年的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世人还原了红军将领杨林的一生,并借此告诉世人中国的五星红旗上也染有朝鲜族先烈的鲜血。 精彩页 毕业于新兴武官学校 1919年6月,杨林渡过鸭绿江前往中国。此行之前,杨林通过组织拿到了新兴武官学校的略图。可是杨林到了地方才发现略图出现差错,距离通河县哈泥河约10里,眼前竟出现了三条路,光凭略图很难辨认东南西北。手持拐杖的杨林在三条路前正不知所措时,发现前边有人在走动,仔细一看好像是两个朝鲜人在赶路。对当时的情景,韩国东国大学兼职教授、小说家李元奎在评传《若山金元凤》(实践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第一部第三章中这样写到: “你好!” 有一个人从左边的另外一条路挥着胳膊跑过来。他听到母语“你好”松了一口气,看他跑的样子知道对方也是和他俩差不多的青年。到跟前的那个青年气喘吁吁地说: “两位是朝鲜人吧?” 李钟岩答到: “是的,老兄也是像我们一样去找新兴武官学校的吧?” “是的,可是略图出了差错。” 带有平安道口音的这个人,一看脸型和装束打扮给人的印象是读过书的人。 三个人步骤整齐地正赶路,这时操平安道方言的青年伸手同两位握了握手。 “我叫金勋,从平壤来。” “我叫金元凤,来自南京。” “我叫李钟岩,从大邱过来。” 三个人赶初春的十里山路,各自述说着自己的经历。 李元奎在《若山金元凤》中,略带文学色彩地描写了金元凤和李钟岩初次见杨林——金勋的情景。李元奎说,金元凤和金勋同岁,金勋就读于平壤崇实大学。有关金勋的出生年有1898年和1901年两种说法,所以李元奎说金元凤和金勋同岁这情有可原,但说金勋就读于平壤崇实大学,这并不属实,其实是崇实中学。1896年出生的独立运动家李钟岩也是1918年入的新兴武官学校,到1919年6月因直接参与独立运动,当时并不在校内。 尽管如此,《若山金元凤》一书里关于杨林的描述让人兴奋不已。因缺乏金勋在新兴武官学校的资料而一筹莫展时,《若山金元凤》给我们展示了金元凤和金勋的足迹。据《若山金元凤》的描述,金勋一行三人到新兴武官学校时,看到了校门上挂着的韩文牌子,走进校园时看到了几栋宿舍和正在练兵场上操练的学生。由哨兵引导他们去见校长,李世永校长热情地和他们一一握手,亲自和他们面谈。 要了解这个时期的杨林,得先介绍一下新兴武官学校。当时在南满,有南满地区最大的反日武装团体西路军政署。由西路军政署创办了新兴武官学校,旨在培养独立军武装力量,消灭国内以及西间岛(即南满)地区亲日势力,袭击捣毁朝鲜境内的日本警察署和办公署。 新兴武官学校位于现在的高丽馆子对面,即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往东36公里处光华乡哈泥河对岸,沿哈泥河往西南方向走2.5公里处。由“耕学社”创办的“新兴讲习所分校”是新兴武官学校的前身。新兴讲习所分校的成立与独立运动家李会荣和他的兄弟六人息息相关。1910年,所谓的“韩日合并”后,1911年初他们兄弟六人变卖所有家产,带领四十多名家族成员集体搬迁到柳河县三源浦地区。 因当地中国人的反对,当时的县衙对他们下了驱逐令,对此李会荣不服,向当时的北洋政府总理袁世凯求助,原来袁世凯和李会荣的父亲李裕承(李朝末年曾任判书)交情较深。袁世凯令秘书同李会荣一起去找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下令赵尔巽安置好朝鲜逃亡者。赵尔巽奉命派自己的部下去柳河、通化、桓仁等地命令当地衙门安排朝鲜人并解决好朝鲜人的实际问题,并指示朝鲜人要和当地原住民和睦相处。李会荣靠这个坚强的后盾,才得以建立独立运动团体耕学社并创力、了新兴讲习所。 1919年,朝鲜半岛爆发“三一”运动,遭到日本侵略者镇压后,各反日独立运动团体把方向转向了武装斗争。在这种时代潮流下,新兴讲习所便更名为新兴武官学校,将本部设在横道川里,分校设在柳河县的孤山子、七道沟等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李青天(池青天)和申八均等独立运动家,担任孤山子分校校长和教官,由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生李范奭担任教官,这给新兴武官学校注入了活力。 当时新兴武官学校学制为一年,课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训相结合,大体分将校课程和下士课程。当南京金陵大学辍学者金元凤以金若山的别名入将校班时,平壤崇实中学辍学者金勋也被编入到将校班接受训练。据说他们还和金元凤的同乡尹世胄,即石鼎(石正)相互认识。如果这个属实的话,金勋和张志乐(金山)的因缘可追溯到1919年6月。尹世胄,1901年生,和金勋正好同岁。据说尹世胄和张志乐(金山,15岁破格入学)也称兄道弟,这个说法可信度不太高,有点牵强附会,因张志乐上该校的时间是1920年初。 P8-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