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陶说(精)/日本民艺精选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北大路鲁山人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北大路鲁山人(Kitaoji Rosanjin,1883-1959),本名房次郎,出生于京都。日本著名艺术家,同时还是美食家、烹饪师、陶艺师、漆艺家、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散文家,日本国宝级人物。四十六岁时开设了会员制的私人食堂“美食俱乐部”,后经营东京知名高级料亭“星冈茶寮”。北大路鲁山人崇尚自然,追求雅美的生活理念,他将艺术和美的意识引入饮食领域,创造了日本饮食独有的文化。时至今日,他的料理美学对日本的食膳理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后记 第一次听到“北大路鲁山人”这个名字,第一 反应是:大约是出生于某个古老的贵族家庭的人吧 。因为在印象中,日本人的姓氏中带“路”字,其 出身似乎都颇有渊源.比如近代著名的小说家武者 小路实笃就是出身于贵族家庭。翻开《陶说》后所 附的鲁山人年谱一看,这一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 。北大路家虽不是贵族,却也是京都上贺茂神社世 袭神职的家世。但不同于那些出身世家,生活无忧 ,有充裕的时间和金钱畅游于艺术世界的贵族子弟 ,在鲁山人人生的最初阶段,他所出生的北大路家 并未为他日后的艺术道路提供什么优越的条件。鲁 山人是他父母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之后不久就被送 给别人做养子。在第一户收养的家庭生活到6岁,之 后又被一户从事木版雕刻的人家收养,且10岁小学 毕业之后就被送去做学徒,13岁时想要去上美术学 校学画,却被养父拒绝,只能在养父家的店里打杂 。从他日后所取得的成就来说,他的人生也算得上 是一种逆袭了吧。 鲁山人善书擅画,擅制陶,爱美食。他多方面 的才能,既有赖于天生的艺术天分,也有赖于他以 古人为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陶说》中,他一 再地劝诫年轻的艺术家们要以古代的优秀艺术品为 良师益友,多向古代的优秀艺术家们学习,要在起 居坐卧的空间中多放置一些好的艺术品,时刻提高 自己的审美水平。他还提到,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 钱所以买不到好的艺术品,但是他认为在搜集艺术 品方面,比起金钱,更重要的是“热爱”。他以自 己为例,说自己从20岁开始收集陶瓷器,但是当时 也是兜里没钱,只能一点点地从小物件开始搜集, 即便这样也还是搜集到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品。可以 说正是这种对艺术的热爱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就 了鲁山人的艺术。而这种“热爱”与持之以恒的精 神,在今天,在艺术之外的领域,同样能够给我们 很多启示。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老生常 谈,在鲁山人的艺术人生中却是最真实的写照。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时常会对书中鲁山人的 话心有戚戚焉。像读到“不要吝啬亲近美的心、亲 近自然的时间”“明白的人,只用说一句就能明白 ,不明白的人,怎么说都不明白”这些话时,译者 不能不感到超越时空的共鸣而会心一笑。但是另一 方面,作为一个生于明治前期,卒于战后,经历了 整个近代日本的崛起与战败的日本人,北大路鲁山 人身上也有着一些今天的我们看来非常不喜的傲慢 与偏见。比如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贬低,认为中国 缺乏艺术上的灵性等等观点,都需要读者辩证地去 看。这是鲁山人思想上的局限性,也是那个时代刻 在他身上的印记之一。 接到本书的翻译任务是在去岁之冬,而后阅读 相关资料,每天仅能翻译数页,万幸最终按时完成 了任务。在本书翻译之际,译者就书中出现的制陶 术语、历史人物等尽力做了注解,以方便读者理解 本书。希望中国读者能够通过此书加深对北大路鲁 山人和日本陶瓷的了解。 傅玉娟于杭城半山书斋 2018年4月 目录 因何立志制陶? 玩土 关于星冈窑 关于我的陶瓷器制作 筑窑之后的收获 余近来尝试陶瓷器制作的缘由 从我的制陶体验看前人 致有志于成为陶艺家的人 触动灵魂的美 所谓雅美 “直觉”的哲学 捡漏是诸病之源 艺美革新 关于陶瓷器鉴赏 料理与器皿 日本的陶瓷 濑户·美浓濑户发掘杂感 古九谷观 古唐津 备前陶 关于黑濑户 关于织部陶 志野陶的价值 乾山的陶器 古器观集萃 “明古青花”观 古青花的绘画以及纹饰 陶瓷器个展中所见各创作者的风格 观河井宽次郎先生个展 观河井宽次郎近作展有感 业余爱好者制陶不当筑窑 座边师友 青年啊,多多选择老师吧! 鲁山人作陶百影 序 鲁山人家藏百选 序 爱陶语录 关于鲁山人展目录的话 译后记 北大路鲁山人年谱 精彩页 乾山的陶器 一说到乾山,世上之人首先想到的是乾山的陶器。能够想起乾山还是绘画天才的,大多是专业人士。能知道乾山善书,并宣扬乾山善书的,则更是专家中的专家。 乾山为光琳之弟,这给了那些不了解乾山卓越天资的人某种安心感。 光琳确实比乾山要有名。不仅如此,很多人还坚信就艺术价值而言,光琳也要高于乾山。总之,较之光琳,乾山的存在显得颇为落寞。 致力于在食器上画画的乾山,与画画轴的光琳相比,一开始在处境上就处于劣势。今天,在有识之士中间,乾山也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认可,认为其在艺术上绝不逊于其兄光琳,但是一般人还是对光琳更为熟悉,认为光琳更伟大。 我们在看赖山阳和其弟赖三树的书法时,经常是在技术上认可山阳的长处,而在人情味的表达上,则更以三树为上。就乾山的情况而言,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技巧和专业能力上,兄长光琳更给人一种巨匠的感觉,但是光琳从头至尾就是一个画家,他的作品无不显示出绘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生意,他的画中有意境,同时又匠气横溢(当然并不是一种粗俗的匠气)。弟弟乾山,在作品表达上,不管是画画,还是写字,都没有那种专业人士的做派,从头至尾都不失一种业余者似的稚拙。拥有所谓似文雅又不文雅,似成熟又不成熟的特点的,是乾山。 正因此,乾山的很多画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充满人情味,远离匠气、以爱好为第一的画家。光琳的画作中没有淘气和玩笑,而乾山的画作听从其随时随地的心情,展现出一种飘逸感,有淘气,也有玩笑。 光琳与宗达感觉较远,而乾山与宗达感觉更近。宗达和乾山在艳色之中还留有大量的古雅之意,而光琳则是从头至尾的华丽。我个人的感觉是,乾山或许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也是一个很心血来潮的人。在这一点上他较之光琳更具艺术性吧。 宗达和光琳都留下了大量的作品、杰作、力作,不由让人觉得他们都是精力卓绝之人,而乾山却不是这样。 乾山虽以创作家闻名,但是他好像并没有亲自去做练泥拉坯的工作。这虽然是我个人的见解,但是我并不赞成将乾山视为陶人。因为他的制陶存在一种矛盾,即他只提供设计上的想法,或是再加上亲手画上画,写上字,出乎原有作品的意表,可谓乾山之前无乾山,但是作为陶瓷最核心的与泥土打交道的工作,即器形本身的制作,却是由无名的工匠来制作的。 有传言说木米制陶是由其助手陶工久太来做的,但是在我看来,这绝无可能。久太仅仅是一名助手,并不是可以代替木米的创作者。 木米的作品,不管是书画还是陶瓷器,都存在着无法让人忽视的木米式的表达。乾山的陶器制作则是一个极为少见的案例,他虽然有自己创作的作品遗留下来,但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部分作品,只是一尊土偶,并没有贯穿乾山的生命。可见乾山的陶器制作中,大部分均不是乾山自己创作的,而是由他底下的陶工制作的。即可以说乾山的陶器制作是他和工匠的合作。因此,如果将乾山的画从土胎上去除,只剩下泥土做的胎体的话,我们看不到慧心,只剩下没有任何魅力的如同尸体一般的泥胎,不由让人茫然自失。 但是,乾山的画笔在没有任何魅力的乾山陶器的胎体上一挥,立马就呈现出一大美观,不再是泥胎土器,而立刻成了名作乾山陶。 每次看到乾山的作品,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是乾山也能自己来练泥制坯的话……,但是他或许没有做这些事的精力吧。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乾山的作品中留下来最多的是如同粗陶方形浅盆那样的东西。 毫无疑问这是为了方便他作画而生产的。扁平的长方形盘、五寸到八寸大小的扁平的方形盘占据了乾山作品的大部分,是因为他想在其上尝试他最擅长的题跋与写意画。 乾山陶作中著名的立田川钵、棣棠钵属于他作品中的异例,也是他的力作、名作。在今天为世人特别重视也绝非毫无道理。 我看着这些例子,不由得佩服世人还是很明白事物的价值的。 因为如立田川、棣棠这些陶瓷器不仅整体的设计、呈现都非常好,而且根据器形(盆)口沿上的图用刮刀做出的模仿山路的锯齿、在绘画纹饰的间隙加上透明的洞眼这样的技术也很罕见地都是乾山亲手所做。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魅力,使得原本就极具韵味的乾山的名画更如虎添翼,纵情地展现出了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动的美。 仁清的陶器以其纤巧的设计而独占鳌头,而乾山则在其不拘小节的、动笔寥寥的优美设计上,发挥出了空前绝后的才能。 乾山所作的白山茶花纹小钵不仅有这种乾山独有的著名设计,而且乾山还在其上表现出了他最擅长的美丽色调,贯彻了写意画的精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虽然这个作品在器形上还有被人说道之处,但是也无法完全称之为工匠的作品或是乾山的作品。我认为器形基本上是由工匠制作的,但是口沿上模仿山路的部分,也就是那些大小不同的半圆形的凹凸,这些凹凸应该是乾山亲手用刮刀做出来的。 器形基本上都是由工匠制作的,这一点一看便知。更详细地说,通过俗称底部的高足部分就可以知道,这个 导语 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关于陶艺的心得与奥妙 鲁山人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他不仅在陶艺上有着杰出的成就,还在美食、篆刻、书法、绘画等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这些各领域的知识与底蕴使得鲁山人比普通的艺术家更能在各个领域里融会贯通,对于美学有着极为独特的理解。鲁山人曾自行筑“星岗窑”,并进行了多次陶瓷器展出。获得广泛好评。 鲁山人对于艺术的要求极为严苛,甚至在批评作品上有“毒舌”的一面,但是,他的话语中却显露出了陶艺的真谛,他严格的研究与创作态度更是让他创作出了大量的珍贵艺术品。在文章中,他毫不吝啬的将自己数十年的制陶经验与对于陶瓷器艺术的思考写了进去,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天狗文库日本民艺精选系列 特别编排柳宗悦《茶与美》《物与美》《收藏物语》北大路鲁山人《陶说》。帮助读者系统地深入体会日本美学。 北大路鲁山人著的《陶说》考究精装工艺,封面采用进口特种纸,内文均采用进口纯质纸。封面采用烫金工艺,插图为四色印刷。适合典藏。 内容推荐 北大路鲁山人著的《陶说》是日本国宝级艺术大师北大路鲁山人关于陶瓷器这一主题的散文集。文中包括北大路鲁山人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介绍的一些创作谈,如《我的陶器制作》《从筑窑学到的》等;《料理和器物》《陶器鉴赏》等从鉴赏者的角度出发的文章,以及对日本陶器的介绍,如《日本的陶器》《备前烧》《志野烧的价值》等。 其视野宽广,写作方式由浅入深,既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又以民众容易接受的讲述方式娓娓道来,并配有丰富的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读者进入陶的美妙世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