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生产到规范(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批判)/西方哲学研究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王时中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资本”这个“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构造了一个理论形态,但对于社会生活的“规范”维度,却没有正面论及,因此,如何在哲学的视角展开对规范的来源、特征及其内涵的分析,是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难点。针对有论者将《资本论》直接视为马克思哲学的“正义论”,王时中著的《从生产到规范(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批判)》认为,马克思《资本论》据以展开的前提是“劳动的二重性”,主要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政治哲学的主题则是指向“规范”与“权利”论题,主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资本论》所蕴含的政治指向,即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固然蕴含着某种规范性,但这只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正如从“事实”不能直接推导到“价值”,在“生产”与“规范”之间也存在根本的差异。从这个意义说,如何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方法为参照,构造一个探究当代政治规范活动的理论坐标,便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正是围绕这个问题,本书以康德哲学为参照,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前提与拓展路径作一个批判性的考察,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深入。 目录 引 论 第一章 古今中西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一)“中体西用论”:洋务派对“古今中西”问题的应对 (二)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纷争:以“进化论”为公约数 (三)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四)马克思主义的深度中国化:期待新的推进 第二章 《资本论》阐释中的辉格史观批判 (一)巴特菲尔德的“两难 (二)对《资本论》的辉格阐释 (三)走出《资本论》的辉格阐释 第三章 重评《资本论》的理论进路 (一)“现实的具体”不是“思维的具体 (二)“抽象的范畴”何以成为“真实的现实 (三)思维行程中的“具体”再现 (四)“具体的总体”不是“现实的具体 第四章 从“对称性”到“非对称性”:一条可能的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形而上学“对称性”结构的突破 (二)“自我”与“他者”的非对称性:重评康德的“二律背反 (三)“商品”与“货币”的非对称性:马克思的“之间”立场 (四)“可能的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跨越性批判 (五)从“可能性”到“现实性”: “非对称性关系”的实践意义 第五章 “事实”与“价值”的非对称性:历史科学的价值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事实”与“价值”的非对称性 (二)历史科学的概念构成:从“普遍性”到“个别性 (三)历史科学概念的价值担当:“普遍的个别性”是否可能 (四)历史科学价值的客观性:“普遍的个别性”如何可能 (五)价值客观性的先验论证:李凯尔特历史科学的方法论 第六章 “非对称性”中的“现实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阐发坐标 (一)“普遍法则”与“自由意志”:康德对近代政治哲学的批判性综合 (二)“自在自为的意志”:黑格尔对康德权利科学的批判 (三)“非对称性”中的现实“能动性”:马克思哲学的政治主题 第七章 规范的正当性论证:康德伦理学的当代阐发 (一)为什么要回到康德的伦理学 (二)规范性论证的三个条件与近代以来的四种方案 (三)从自主到自律:规范性的来源、根据及其论证 (四)质疑与回应:康德伦理学的背离还是辩护 (五)重读康德的“先验逻辑”:对科尔斯戈德阐发的再推进 第八章 从“生产”到“规范”:凯尔森对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与拓展 (一)在“事实”与“道德”之间:纯粹规范的自主性论证 (二)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凯尔森对马克思辩证逻辑的批评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难题:凯尔森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批评 (四)在“特殊对象”与“特殊逻辑”之间:对凯尔森批评的回应 (五)从“纯粹的规范”到“规范的逻辑”: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的缺失 第九章 从“理性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主题的近康德阐发 (一)从“认识结构的三重性”到“生产劳动的三重性 (二)从“先验幻相”到“价值之谜 (三)从“理性批判”到“资本批判 第十章 《资本论》的前提批判:以康德权利科学为坐标 (一)自由的双重意义:从“道德科学”到“权利科学 (二)权利的双重意义:从私人权利到公共权利 (三)“货币”与“权利”的同构性:一个跨越性批判 第十一章 人何以能为自己立法:以康德“自律”观为视角 (一)一个新的领域:康德对休谟问题的推进 (二)一个新的元素:自由的二重性 (三)一种新的统一性:自律的可能性 (四)一个新的问题:康德自律观的回响 (五)一种新的科学:自律是形容语的矛盾吗 第十二章 萨维尼对罗马法的复兴:从“民族性”到“科学性”的参照典范 (一)法的民族性格与双重生命:复兴罗马法的可能性 (二)作为民族共同意识的罗马法:复兴罗马法的必要性 (三)民族精神何以转化为法律科学:复兴罗马法的可行性 (四)批判与反思:萨维尼历史法学的历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