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 看得见的手:宏观经济调控 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调控 GDP:一国收入的衡量 消费者物价指数:生活费用的衡量 通货膨胀:白菜卖出猪肉价 失业率指标:稳定压倒一切的体温表 财政收入:国家繁荣昌盛的程度 经济一体化:众人划桨开大船 外汇储备:经济实力的象征 生产与增长:为什么生产率如此重要 “拉弗曲线”:荒年缘何要减税 幸福指数:有钱就代表着你幸福吗 乘数效应: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就像过山车 第二章 金融经济学 次贷危机:一只蝴蝶搅起一阵龙卷风 石油危机: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粮食危机: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货币危机:“不流血”的战争每天都在上演 全球通货膨胀:谁也脱不了干系 热钱:蜂拥而至的金钱会烤伤一个国家 出口危机:走不出去早晚憋出病 失业:为经济危机埋下定时炸弹 第三章 市场经济学 供给和需求:有市场,香蕉卖出白菜价 价格: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生产要素: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 自由竞争: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竞争和垄断:谁才是老大 买方市场:好东西,多多益善吗 卖方市场:你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货币理论:谁在统治着世界 信用风险: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博弈论:跳出交易的困局 第四章 消费经济学 使用价值:大瓢为什么无用 利润上涨:吓死人的折扣 价格歧视:想着法儿宰你 消费者剩余:有一种消费叫财大气粗 吉芬现象: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买 凡勃伦效应:不要因为大头症而败家 冲动型消费:“跟着感觉走”的可怕 羊群效应:人多的地方未必有好东西 捆绑销售:贪小便宜吃大亏 替代效应:猪肉涨价了就多吃牛羊肉 节俭悖论:越省为什么越穷 第五章 成本经济学 “皮洛斯胜利”:得不偿失 机会成本:我们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时间成本: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 沉没成本:有些付出什么都带不来 生产成本:要产出,就必须要投入 交易成本:市场交易必然要付出代价 固定成本:经济萧条下的变现保障 沟通成本:沟通不畅就是与金钱过不去 付现成本:现时动用现金支付的成本 信用卡:方便和透支需要付出代价 第六章 投资经济学 流动性过剩:为什么钱也会嫌多 博傻理论:寻找下一个笨蛋 内部人控制:小心你的权益被架空 天使基金:让资金成就你的梦想 房地产: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基金:让专家帮你去理财 期货投资:通过合约而进行投资 股票:备受关注的投资手段 复利:最快速的财富增值工具 保险:给未来买一份保障 黄金:保值增值的投资 国债:最安全的投资 收藏品:靠着时间升值 外汇:赚取利润差 第七章 管理经济学 “二八法则”: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帕累托最优:效率与公平难以兼顾 破窗效应:制度一定要严格遵守 阿尔布莱特法则:集体失智的悲剧 螃蟹效应:谁都不盼着对方好 刺猬理论:有距离才有安全感 胡萝卜加大棒:永远的计谋 “鸵鸟政策”:逃避永远不是办法 第八章 信息经济学 信息不对称:搞不好就被蒙 信息欺骗:虚张声势中藏好底牌 信号甄别:所罗门王的智慧 “柠檬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道德风险:有意识的不作为 情报经济学:大庆油田情报的泄露 信息滥用:你还敢迷信所谓专家吗 萨盖定律: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 眼球经济:最大的曝光,最大的成功
精彩页 经济学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一个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微观的行为,也就是一个消费者、一个厂商、一个市场是如何行为的;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则是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扩大我们的视界,帮助我们看清天下经济大势,更加理性地生活。 看得见的手:宏观经济调控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这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并且有风险的,因为这注定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政府应当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 经济学所说的“看得见的手”,即是指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或管理,也称“有形之手”,是“看不见的手”的对称提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的引导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普遍寄希望于“两只手”的配合运用,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 宏观经济调控,简单地说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为什么要干预经济,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调控呢?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总是要实现一定目的的,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比如说我国之前进行的4万亿元的国内投资计划,这就是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而采取的扩大内需以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个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像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房子问题,国家能否一直让房价这么涨下去?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国家一定会限制房价的持续上涨的。可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国家在什么时候会抑制房价,控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并且,国家控制房价是采用什么手段,房价又能够持续多少时间的不上涨,这都是一个疑问。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国家在调控经济的发展了呢?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又有什么关系呢?若是想着:国家是国家的,我们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那你就错了。国家的经济调控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只有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才能在面对事件时有所应对。人不打无准备的仗,生活也不能没有预期的准备。 一般来说,国家是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的: 一是发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经济运行调节的导向作用,在经济运行出现问题和偏离轨道时,政府充分发挥经济信息和经济发展预测的技术优势,发布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出台产业政策,对问题和矛盾及时调整政策导向和调节经济运行模式,维护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比如说,我国之前实施的对房地产市场的“国六条”——针对近一个阶段以来,房价涨幅过高过快等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进一步搞好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要坚持落实和完善政策,调整住房结构,引导合理消费;坚持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加强法治,规范秩序;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对待。”这是国家运用产业政策来具体地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国六条”一出来,本来火热的房地产市场立即降温,房价也不断地下跌。但是,房地产市场毕竟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政府也不能放任房价的无限制下跌,所以就有了后来的银行实行的贷款利率折扣的政策以推动市民购买房子。 …… P2-5 导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通货膨胀聊到次贷危机,从捆绑销售谈到房地产投资,从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说到广为人知的眼球经济,这些出现在新闻、电视上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词,却因为缺少通俗的解释,而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罗璇编著的这本《三分钟读懂经济学常识》将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打开经济新世界的大门。它将告诉你,经济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生活中菜价的讨论,大到国民GDP走势的高谈阔论,将抽象晦涩的经济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道理。 序言 经济学,社会科学的皇冠。近300年来,西方经 济学高潮迭起,边际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 义等经济学理论层出不穷,蒙克莱田、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凯恩斯、萨缪尔森、 西蒙等经济学家人才辈出。经济学无疑成为当今的 显学,甚至出现了“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这 一说法的意思是经济学研究涉足的范围超过了经济 问题本身,已经侵占到其他学科的领地。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你找不到一门跟经济绝对无关的学科。 跨越300多年,百余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不仅已 经成功地推动了历史,还将启迪今朝和影响未来。 开启或者重温经济学的学习历程,对于每一位“理 性”的人来说都将受益匪浅。 谈到经济学,很多人都会莫名地心底发怵。在 大多数人眼中,经济学外表可谓“一本正经”、博 大精深,令人望而生畏。但内里又充斥着数理模型 和统计图表,显得沉闷乏味。正是因为这样深刻的 误解,让经济学这门裨益众生的学问显得一点都不 亲民。 很多人觉得,经济学不过是经济学家们的经济 学,与我们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但这种观点是错 误的,经济学来源于生活,与每个人密切相关。蓦 然回首之时,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原来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每天去超市或小卖部购物,子女的教育, 给父母买养老保险,给亲友汇款,结婚买房,炒股 玩基金……每一件生活琐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经 济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一直生活在经济学的世界 。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 是一个个经济学人。 正如文学家萧伯纳先生所说:“经济学是一门 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对幸福的渴望是人类思索经 济问题的开端,追求幸福是经济学不变的伟大目标 。 经济学的发展伴随着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人 类有着的无穷的欲望有待实现,而资源却是有限的 !这个看似无解的命题,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 促使经济学作为一门有着丰富原创内涵的学科诞生 了。 至今为止,有一个典型的关于“经济学”的定 义已为众人接受: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积累财富 并权衡各种有利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的科学。积 累财富和分配资源这两项,可不都紧紧扣着咱老百 姓的幸福吗?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了解一些必要的经 济学知识显得尤其重要。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 ,我们需要更多的沉思和启悟。经济危机下的崩溃 萧条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是其给予民众和市 场的伤害及其中所涉及的种种矛盾和争斗,更值得 我们深思。经济学正是一门帮助我们思考的学问, 理解和运用经济学原理与知识,我们可以学会如何 更理性、更舒适、更精彩地生活。 即使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也大可放心。其 一,事实上,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由简单的常识加 上复杂术语包装起来的学问,它没有那么玄乎。其 二,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成为经济学专家,只是用 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讲述与日常生活贴近的经济学 故事。 你可以在百忙之中抽出片刻时间阅读此书,如 果它能给你带来一点愉快和轻松,同时也能给你增 长一点经济学知识,这便达到我们的初衷了。
内容推荐 罗璇编著的这本《三分钟读懂经济学常识》以广为人知的经济学概念为出发点,将身边的一例例小故事作为渠道,将抽象晦涩的经济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道理,引导读者跨进经济学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