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王红卫主编的《法官智典(行政审判与国家赔偿卷)/天津法院审判指导丛书》以问题为开展编撰工作的逻辑起点,发现问题、精准解答是编撰工作的基本方法。编辑部面向全市三级法院征集了1200余个问题,经过综合研判,最终筛选出169个问题作为编写题目。这些问题均来源于全市行政审判的生动实践,有些是学理与实践均存在争议的,有些是不同法院裁判尺度不统一,有些是涉及条文含义解释需要明确,有些是从新类型案件中提炼,实践性和针对性较强,具有深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围绕法律适用问题,坚持解纷、救济、监督有机统一,结合学理通说、权威案例和审判经验,尽可能提供较为明晰的审理思路和裁判方法。 本卷的全部编撰工作均在天津法院自主研发的“法官智典编撰系统”上进行,最终的成果及相关案例、裁判文书也可一并通过系统发布,既方便法官们学习参考,也为日后进一步增加问题、丰富内容、完善修订预留了空间。 本书归纳了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典型问题并作出解答,以期将天津经验具体化,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助益。 目录 第一章 受案范围 问题1:对于行政机关以提供经费帮助、提供便利条件为由要求相对人从事某项工作的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问题2:原告的诉讼请求中部分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部分不属于受案范围,对于案件如何处理? 问题3: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所作行政批复是否可诉? 问题4:行政处理中的过程性行政行为是否可诉? 问题5:征收部门确定评估机构的行为是否可诉? 问题6:责令改正通知书是否可诉? 问题7:尚有房屋未售的情况下,开发建设单位是否有权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业主委员会的备案行为提起诉讼? 问题8: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复是否可诉? 问题9:现场检查笔录是否可诉? 问题10:市政府或者国资委做出的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行为是否可诉? 问题11:因监狱怠于履行职责引发的争议是否属于受案范围? 问题12:文物管理部门作出的文物认定行为是否属于受案范围? 问题13: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行为是否可诉? 第二章 原告与被告 问题14:如何理解原告资格认定中的“利害关系”? 问题15:如何认定起诉人是否具有诉的利益? 问题16:行政行为的作出对象,如果与行政行为处理的事项无关,能否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问题17:因民事违约或侵权责任人的行为,导致行政相对人被行政机 关作出不利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不提起行政诉讼的,民 事违约或侵权责任人能否提起? 问题18:房屋买卖协议的当事人对房屋征收部门强拆涉案房屋的行为 不服,是否具备原告主体资格? 问题19:经营性房屋的承租人与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之间是否具有利害关系? 问题20:未签字的家庭成员针对家庭主要成员签订的行政协议是否具 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问题21:被征收人对征收决定前置行为提起诉讼的,是否具有原告主 体资格? 问题22:息诉罢访协议或安置补偿协议签订并履行完毕后,相对人不 起诉协议,而对先前的征收决定及其前置行为提起行政诉 讼的,是否具有原告资格? …… 第三章 证据 第四章 起诉与受理 第五章 审理 第六章 判决 第七章 行政征收与补偿 第八章 行政处罚与强制 第九章 行政登记与确认 第十章 行政协议与允诺 第十一章 政府信息公开 第十二章 行政复议 第十三章 行政赔偿 第十四章 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