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城里的阳光--东莞劳动者文学优秀作品选
分类
作者 周汉标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周汉标,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东莞人。无党派代表人士。198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不错访问学者。历任东莞玉兰大剧院管委会主任、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分管艺术),现任东莞市文联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院长,兼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东莞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
目录
第一辑 小说
红喜白喜
朝低空飞翔
马家窑村的庙
错位
手机
悬空
冬笋
女人的愤怒
马不停蹄的哀伤
快递小哥(外二篇)
过滤(外二篇)
路上的故乡
花开的时候
樱桃(外一篇)
太阳出来红艳艳
情迷珠三角(节选)
第二辑 散文
定过亲的女工
采玉者
系在绳上的历史
桥、少年与河流
生如夏花的少年
临水南方
春天的归途
青春的寄居地
乡关何处
第三辑 诗歌
像蜡烛一样收藏着火焰(外二首)
舞台(外二首)
相思坳(外一首)
工厂笔记(组诗)
在东莞(外二首)
自省书(组诗)
钟表厂(外二首)
风过周溪(外二首)
玻璃心(外二首)
绿皮火车(外二首)
酒里的迷途(外二首)
栖身于虚无的枝头上(外二首)
安静得像一叶孤舟(外二首)
春风吹又生(外二首)
在一朵莲蓬里,我遇见了我的兄弟姐妹(外二首)
秋微(外一首)
风,一直在吹
秋天不在(外一首)
第四辑 评论
工业化语境下的跨族群写作——以东莞少数民族作家群落创作为例
打工小说的叙事学——以林坚《别人的城市》为例
打工者的疼痛与哀伤——评王十月中篇小说《国家订单》
留守问题的现实焦虑——评谢莲秀的长篇小说《暖村》
精彩页
红喜白喜
陶青林
“嘣、嘣!嘣嘣——”四点刚过,孟老爷子家的上空有花炮炸响。
这炮声,是在请邻里乡亲们去赴孟老爷子九十岁的寿宴。孟家湾人结婚、祝寿或入伙摆酒席,乡亲们都会随上一份贺礼。酒席快开始时,喜主家会挨家挨户上门去请人吃饭,耗时费力不说,稍不留意还会漏请一户两户,很容易就怠慢了乡邻。后来,流行放花炮。乡亲们只要听到喜主家花炮响了,就会主动去赴宴。
孟老爷子是孟家湾年岁最长的老者。听到花炮炸响的声音,他心里冒出一丝忧虑,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来到庭院,漏风的嘴里透着不满的气息,谁、谁就让放花炮了?是谁让、让放的啊?
老寿星的突然发问,让庭院里忙着燃放花炮的、摆放桌椅的晚辈们面面相觑。
花炮是孟长福点燃的。刚才拆包装时,他手上沾了一些灰白的硝药。他转过身,拍拍双手迎上来说,爷爷,已经到开席的时间了啊!
孟老爷子不高兴地说,你、你就不能再等等……再等等吗?
孟长福说,爷爷,我们是在一边放花炮,一边等乡亲们来哩。
话声刚落,不远处的天空突然传来“嘣、嘣嘣!嘣嘣嘣!”的一连串的花炮炸响,估计是同时燃放了三筒。孟长福这才记起,孟大山新居落成,今天也摆入伙酒席。
孟大山家的花炮响了足有五分钟。花炮放完后,孟老爷子看了看孟长福,然后扭过脸,用拐杖戳了好几下地,低着头一步一步挪回了自己的睡房。
爷爷为何不高兴?孟长福有点纳闷儿。
孟长福是孟老爷子的长孙,上海一家知名媒体的新闻部主任,有五六年没回孟家湾了,几天前特意携妻儿回来为爷爷祝寿。孟老爷子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加上孙子辈、玄孙辈,共有好几十口,有的考上大学在外面当干部,有的在家务农,但大部分出去打工了,留在家的,都是六十几岁的儿女及儿媳女婿们,或几岁的玄孙辈了。孟老爷子九十岁生日来临时,后辈们纷纷从上海、广东、浙江等地赶回来为他祝寿。
六十几岁的长福父亲炒好菜后,正坐在厨房休息。他满头白发,身上穿了一条油渍斑斑的围裙。要是在以前,哪里会让上了年纪的他炒菜?只怪家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见长福在一旁发呆,便走了过来。刚才,老爷子在庭院里发问,长福的父亲是听到了的。
孟长福看着走过来的父亲,觉得这些年他又老了不少。他掏出一根大中华烟递过去。父亲没接,从身上摸出旱烟袋,抓了一把烟丝说,这才过瘾。说罢就开始卷他的旱烟喇叭筒。
父亲点着旱烟,猛吸一口,然后从鼻孑L喷出两股浓烟,似问孟长福,也像在问自己,二十桌会不会多了?
父亲烟瘾重,他的肺恐怕早被熏坏了。孟长福担忧地又看了眼父亲。父亲一脑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刻满了沧桑。孟长福皱了皱眉,说,昨晚算过了,全来的话,得二十三桌。
父亲说,有的还要去大山那儿喝酒,只怕顾不过来。
大山是与长福一块儿玩大的发小,现在当了村主任。每次回孟家湾,大山都会请孟长福喝酒、叙旧。这次回来,在村口碰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大山。几年前,省道改从村前经过,大小车辆可以开到村口。孟长福一家子在村口下出租车时,孟大山刚好开了辆轿车路过。孟大山按下车窗玻璃,探出一颗肥头说,长福,咋不打我电话?我现在有车,可以去接你啊。孟长福差点没认出他来,几年不见,这小子肥了一圈。车是辆天籁,好车。副驾驶位上,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不认识的少妇。孟长福多次见过大山的老婆,比这女人差远了。少妇冲孟长福笑了笑。
孟长福看了看酒席上,坐着的大部分是亲戚,有八九桌。另外的桌上,稀落落地坐了些老人或小孩。孟长福想,乡亲们可能是干活去了,没听到花炮声吧,于是,他把准备用来晚上放的那些花炮搬到院门外,全点燃了。
“嘣嘣嘣!嘣——嘣嘣!”花炮争先恐后地从地面呼啸着冲到半空,然后连串炸响。硝烟遮住了半个天空。
父亲急急来到孟长福身边,嘴里喊着,不是放过花炮了吗?怎么又放?
孟长福想父亲心疼钱,便说,待会儿再去买,我出钱。
父亲不高兴地说,家里不差钱,你这样催什么催?来就来,不来就算了……
花炮放完后,侄女来到孟长福身边,说爷爷找他。踏进爷爷睡房,爷爷正在那把太师椅上闭着双眼静坐。太阳穿过窗户,斜斜地落在爷爷身上。爷爷披着一身金光,像得道的高人正在打坐。孟长福蹑手蹑脚地进了房间,站在一旁,生怕惊动了他。
长福,这花炮就不要放了。爷爷说话时,眼睛没有睁开。
盂长福说,大喜的日子,多放几筒花炮,图个热闹喜庆。
随顺无染,一切皆缘,爷爷不差这几筒花炮的喜庆。说完这句,爷爷挥手示意长福离去。眼睛,却仍然闭着。
孟长福原想多说几句,见爷爷心情不好,只好轻轻退出了睡房。庭院里的客人比先前多了,孟长福心里高兴起来。酒席上的客人,有好多不认识的。孟长福在村小读了五年书,十一岁时就去了县城读初中和高中,考上大学后很少回孟家湾。二十多年里,孟家湾有不少人结婚生子,自然有很多人不认识了。
导语
劳动者文学是新时代文学,是直面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精神面貌的文学,是“到人民中去”的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文学现象及创作潮流之一。周汉标主编的《城里的阳光--东莞劳动者文学优秀作品选》对象主要为近年来在东莞连续生活两年以上的劳动者文学作者,作品是2015-2017年度以来在副省级以上纯文学杂志发表和正规出版社出版作品。内容分为小说、散文、诗歌、评论四部分。
序言
劳动者文学是新时代文学,是直面普通劳动者的生存
状态和他们精神面貌的文学,是“到人民中去”的文学,
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文学现象及创作
潮流之一。关注劳动者文学,就是关注劳动者群体的文化
权益,保障这一群体自主地表达他们的心声,表达他们对
广阔世界的体验与想象。编辑出版《城里的阳光——东莞
劳动者文学优秀作品选(2015—2017)》,提高劳动者文学
创作的组织化程度,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推出一批有筋
骨、有道德、有温度、艺术震撼力强的劳动者文学力作,
这对于促进劳动者的文化认同与社会认同,协调劳动者群
体与各主要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
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
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在深人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
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
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丰富和发展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指导新时期文艺工作和
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推进文艺
繁荣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
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劳动者文学,就是
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我们编辑出版《城里的
阳光——东莞劳动者文学优秀作品选(2015—2017)》,就
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和
行动体现。
东莞是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岭南文化发祥地、改革开
放前沿地和多元文化融合地,也是中国当代劳动者文学的
重要策源地。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迅速由一个香飘四季
的农业县发展成为蜚声国际的现代制造业名城,成为广东
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特殊的产业结构,
导致了特殊的人口结构。东莞常住人口约834万,除本地户
籍人口约211万外,大约有600多万的外来人口。大量来自
全国各地的务工者聚集东莞,他们在东莞工作、生活、感
受、碰撞,形成了特有的打工文学现象,也就是劳动者文
学现象。东莞劳动者文学“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
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瞩目的劳
动者文学重镇。
近年来,广东省委宣传部在东莞设立了劳动者文学创
作研究基地,东莞劳动者文学得到跨越式发展,其文学实
绩之丰厚,文学观念之驳杂,文学现象之多彩,文学影响
之深广,远胜于以往任何时期。东莞劳动者文学创作繁荣
而火热,不同题材、体裁、风格、手法,包括新文艺类型
的劳动者文学作品,争妍斗艳,竞相推出,审美个性受到
尊重,艺术探索获得鼓励,流派或群体意义上的文学艺术
现象不断呈现,很多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劳动者
文学,已经成为东莞这座南国城市醒目的文化符号和亮丽
的城市名片。
总结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域的文学,历来是文学史家或
文学理论家所不愿也不能忽略的。在新时代语境下,我觉
得编辑出版《城里的阳光——东莞劳动者文学优秀作品选
(2015—2017)》,对东莞劳动者文学乃至整个东莞文学的
发展做一整体梳理与探讨、回顾与瞻望,及时必要,价值
彰显,意义重大。
是为序。
(作者系东莞市文联主席,东莞文学艺术院院长)
内容推荐
周汉标主编的《城里的阳光--东莞劳动者文学优秀作品选》是一部文学作品集。为结合广东省东莞文联改革开放40周文艺创作工程,总结该市扶持劳动者文学(原“打工文学”)的经验做法,东莞市文联组织开展了此次“东莞劳动者集中文学优秀作品选(2015——2017)”评选活动,现将优秀作品结集出版,以展示东莞近年来劳动者文学创作成果。该作品集收录了小说、评论和诗歌。这些作品均为2015至2017年度中发表在《人民文学》《钟山》《天涯》《诗刊》《星星》诗刊、《民族文学研究》《艺术广角》等省级重要刊物,有些还入选各种选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