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精选本共6册)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北宋)司马光
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精选本共6册)》为融媒体读物,由张宏儒主编,组织十余位专家学者对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原书中有关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治世之道、用人之术等内容进行遴选,使其编纂成为文白对照精选版本。同时,我们组织数十位资深编辑出版人、资深播音员及数字出版技术人员等,运用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完成了音频制作、数据上传及数字出版技术合成。所选原文共294卷,约120万字,译文约180万字;二维码共300个;有声文件为全部译文的全程录音,约9000分钟。
目录
第一卷
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至烈王六年(前403至前370年)
第二卷
周纪二/显王七年至四十八年(前362至前321年)
第三卷
周纪三/慎靓王二年至赧王十七年(前319至前298年)
第四卷
周纪四/赧王中二十年至四十二年(前295至前273年)
第五卷
周纪五/赧王下四十四年至五十八年(前271至前257年)
第六卷
秦纪一/昭襄王五十二年至始皇帝十九年(前255至前228年)
第七卷
秦纪二/始皇帝二十年至二世皇帝元年(前227至前209年)
第八卷
秦纪三/二世皇帝二年至三年(前208至前207年)
第九卷
汉纪一/高帝元年至二年(前206至前205年)
第十卷
汉纪二/高帝三年至四年(前204至前203年)
第十一卷
汉纪三/高帝五年至七年(前202至前200年)
第十二卷
汉纪四/高帝八年至惠帝七年(前199至前188年)
第十三卷
汉纪五/高后元年至文帝前二年(前187至前178年)
第十四卷
汉纪六/文帝前三年至前六年(前177至前174年)
第十五卷
汉纪七/文帝前十一年至景帝前二年(前169至前155年)
第十六卷
汉纪八/景帝前三年至后三年(前154至前141年)
第十七卷
汉纪九/武帝建元元年至元光元年(前140至前134年)
第十八卷
汉纪十/武帝元光二年至元朔三年(前133至前126年)
第十九卷
汉纪十一/武帝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前124至前119年)
第二十卷
汉纪十二/武帝元狩五年至元封元年(前118至前110年)
第二十一卷
汉纪十三/武帝元封二年至天汉二年(前109至前99年)
第二十二卷
汉纪十四/武帝天汉三年至后元二年(前98至前87年)
第二十三卷
汉纪十五/昭帝始元元年至元凤四年(前86至前77年)
第二十四卷
汉纪十六/昭帝元平元年至宣帝地节二年(前74至前68年)
第二十五卷
汉纪十七/宣帝地节三年至元康三年(前67至前63年)
第二十六卷
汉纪十八/宣帝神爵元年至三年(前61年至前59年)
第二十七卷
汉纪十九/宣帝神爵四年至黄龙元年(前58至前49年)
第二十八卷
汉纪二十/元帝初元元年至永光二年(前48至前42年)
第二十九卷
汉纪二十一/元帝永光三年至竟宁元年(前41至前33年)
第三十卷
汉纪二十二/成帝建始元年至阳朔元年(前32至前24年)
第三十一卷
汉纪二十三/成帝阳朔三年至永始二年(前22至前15年)
第三十二卷
汉纪二十四/成帝元延元年至绥和元年(前12至前8年)
第三十三卷
汉纪二十五/成帝绥和二年至哀帝建平元年(前7至前6年)
第三十四卷
汉纪二十六/哀帝建平二年至四年(前5至前3年)
第三十五卷
汉纪二十七/哀帝元寿元年至平帝元始二年(前2至前2年)
第三十六卷
汉纪二十八/平帝元始三年至王莽始初元年(公元3至8年)
第三十七卷
汉纪二十九/王莽始建国元年至天风元年(9至14年)
第三十八卷
汉纪三十/王莽天凤二年至地皇三年(15至22年)
第三十九卷
汉纪三十一/淮阳王更始元年至二年(23至24年)
第四十卷
汉纪三十二/光武帝建武元年至二年(25至26年)
第四十一卷
汉纪三十三/光武帝建武三年至五年(27至29年)
第四十二卷
汉纪三十四/光武帝建武六年至十一年(30至35年)
第四十三卷
汉纪三十五/光武帝建武十二年至二十二年(36至46年)
第四十四卷
汉纪三十六/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至明帝永平三年(49至60年)
第四十五卷
汉纪三十七/明帝永平四年至十八年(61至75年)
第四十六卷
汉纪三十八/章帝建初元年至元和元年(76至84年)
第四十七卷
汉纪三十九/章帝元和二年至和帝永元三年(85至91年)
第四十八卷
汉纪四十/和帝永元四年至十五年(92至103年)
第四十九卷
汉纪四十一/殇帝延平元年至安帝元初二年(106至115年)
第五十卷
汉纪四十二/安帝元初三年至永建二年(116至127年)
第二百五十一卷
唐纪六十七/懿宗咸通九年至十年(868至869年)
第二百五十二卷
唐纪六十八/懿宗成通十一年至僖宗乾符三年(870至876年)
第二百五十三卷
唐纪六十九/僖宗乾符四年至广明元年(877至880年10月)
第二百五十四卷
唐纪七十/僖宗广明元年至中和元年(880年11月至881年)
第二百五十五卷
唐纪七十一/僖宗中和二年至四年(882年5月至884年5月)
第二百五十六卷
唐纪七十二/僖宗中和四年至光启二年(884年6月至886年)
第二百五十七卷
唐纪七十三/僖宗光启三年(887年4月至12月)
第二百五十八卷
唐纪七十四/昭宗龙纪元年至大顺二年(889至891年)
第二百五十九卷
唐纪七十五/昭宗景福元年至景福二年(892至893年)
第二百六十卷
唐纪七十六/昭宗乾宁二年至三年(895至896年)
第二百六十一卷
唐纪七十七/昭宗乾宁四年(897年)
第二百六十二卷
唐纪七十八/昭宗光化三年至天复元年(900至901年)
第二百六十三卷
唐纪七十九/昭宗天复二年至三年(902至903年)
第二百六十四卷
唐纪八十/昭宗天复三年至天祐元年(903年2月至904年闰4月)
第二百六十五卷
唐纪八十一/昭宗天祐元年至昭宣帝天祐三年(904年5月
序言
《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一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倾其心力,乃至“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
几,神识衰耗”,历时19年成书。《资治通鉴》共294卷,
另《考异》30卷,《目录》30卷,总共354卷,300多万字
,记述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终五
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凡1362年的史实。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在于“资治”,即“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乃“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
者”,成一部通史。书中记述的许多君王如汉文帝虚心接
受臣下提出的治国强军谏议并实施执行,从而使国家繁荣
强盛。他还曾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比
农业更为重要。汉文帝身为国君,以节俭孝敬闻于天下,
其母卧病三年,他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试
汤药。隋文帝勤俭治国,勤于政事,“鸡鸣上朝,日落不
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在政治、选官、军事等
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巩固了隋的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影响。唐太宗以隋亡为鉴戒,励精图治,以民为本,注
意百姓的休养生息,推行均田制,任人唯贤,宽言纳谏,
勤政节俭,从而使国家出现了人口增多、经济发展、社会
稳定的局面,等等。相反,那些昏庸无道、奢侈腐化、吃
喝淫乐的昏君佞臣,最终导致了国灭家亡的下场……
《资治通鉴》以其内容博大精深,记录史实详尽考据
,成为史学者、研究者的必读之书;以其记述历朝历代的
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施政,成为国家各级
行政管理的领导人、决策者的必读之书;其中仁君贤臣的
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生活美德,可以启迪思想、辅导人
生,成为普通大众的必读之书。
关于《资治通鉴》(精选本)的摘选原则,有三个要
点。首先,要凝聚《资治通鉴》的精华。本书仍以通贯《
资治通鉴》全书的政治、军事史为主题,兼及经济、法律
、文化等其他方面,摘录东周至五代期间的重大事件和著
名人物的言行,浓缩而不割断历史,集中反映各个时期的
基本面貌和变迁。其次,尽可能地保留《资治通鉴》的特
点。本书因袭《资治通鉴》的卷次和编年纪事的旧体,择
要收录了司马光等史家的评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能
够不失《资治通鉴》的本貌,又便于读者查阅原书。在以
上两点之外,我们还注意选取文字精彩或内容可读性强的
段落,以供读者欣赏和学习。
本书由《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
年5月第一版)的主编张宏儒及王爱博、蒋和欣先生策划,
张宏儒主编,马怡主持选编和翻译。选编及译者分别为马
怡(第1—57卷)、孙家洲(第58—123卷)、侯明(第
124—171卷)、袁熹(第172—191卷)、毛双民(第192
—249卷)、柳宪(第250—294卷)。插图选编崔海、李远
杰。
书中的错误与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18年6月
导语
《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一代名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精选本共6册)》对司马光《资治通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注释和翻译,所作注释紧密结合当下实际,并且采用古文和翻译对照的样式,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尤为难得的是,本书在书中插入了不少图像,使书稿更加生动形象,更能打动人,更具有可读性和欣赏性。
精彩页
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智伯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伪装为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智伯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于是释放豫让。豫让用漆涂身,弄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结发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道:“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为所欲为,不是易如反掌吗?何苦自残形体以至于此?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豫让说:“我要是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然而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让,于是杀死了他。
赵襄子因为赵简子没有立哥哥伯鲁为继承人,自己虽然有五个儿子,也不肯立为继承人。他封赵伯鲁的儿子于代国,称代成君,早逝;又立其子赵浣为赵家的继承人。赵寰子死后,弟弟赵桓子就驱逐赵浣,自立为国君,继位一年也死了。赵家的族人说:“赵桓子做国君本来就不是赵襄子的主意。”大家一起杀死了赵桓子的儿子,再迎回赵浣,拥立为国君,这就是赵献子。赵献子生子名赵籍,就是赵烈侯。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侯。韩康子生子名韩武子,武子又生韩虔,被封为韩景侯。
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于是前去,亲自告诉停猎。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尽占其地,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以知道?”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吧?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
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田子方却不作回礼。魏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采地。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主对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家主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呢,我的话不听,行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击于是谢罪。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说:“先生不要临事推让!”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李克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立刻忿忿不平地变了脸色,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李克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