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社交媒体时代,中国媒体国际微传播面临新挑战,亟须构建一支既懂海外社交媒体传播规律又熟悉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多语种、复合型、专业化运营团队;亟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机等技术驱动创新,实现信息传递的智能化与精准化;亟须注重“软性”传播策略,及时关注用户反馈,调整社交平台内容生产策略,提高传播内容质量;亟须从经验探讨层面走向新时代国际微传播的理论探索和体系建构。 章晓英、刘滢、卢永春主编的《中国媒体微传播国际影响力年度报告(2018)》以中国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的传播实践为视角,分为理论探讨篇、中央媒体篇、地方媒体篇、商业媒体篇、港澳台媒体篇五部分,全面分析中国媒体国际微传播现状及效果,总结传播经验及问题,探讨国际传播新思路。 目录 序言 章晓英 理论探讨篇 中国媒体国际微传播能力建设与发展态势 章晓英 卢永春 中国媒体微传播国际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刘滢 应宵 中央媒体篇 《人民日报》国际微传播现状研究 郝艳 蔡睿智 刘珊 《中国日报》国际微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 金勇 张潇予 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运营态势分析 毛伟 CCTV国际微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 应宵 中国国际电视台国际微传播特点与规律 江和平 《环球时报》国际微传播的效果分析 丁依然 中国新闻社国际微传播效果分析 吴潇 中国媒体乌尔都语微传播的挑战与对策 比拉尔·拉纳 《中国三分钟》Facebook平台微传播效果分析 张怡晟 地方媒体篇 “第六声”国际微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 余碧琳 《上海日报》融媒体平台SHINE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 段采薏 沈科 商业媒体篇 今日头条国际微传播研究 王新涛 蓝海电视国际微传播影响力研究 柏阳 蓝海云平台国际微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 徐松 高海英 四达时代在肯尼亚的微传播研究——以Facebook账号为例 张怡晟 港澳台媒体篇 台湾“中央通讯社”国际微传播影响力研究 苏伯皓 致谢
导语 章晓英、刘滢、卢永春主编的《中国媒体微传播国际影响力年度报告(2018)》从互联网公共平台(Facebook等)和专业媒体数据库平台(news bank等)两大类收集中国主流媒体的数据,并结合各媒体(央媒、地方媒体、非官方媒体、港澳台媒体等)自身的国际传播实践及其后台数据,邀请国际传播领域的政界、学界、业界专家合力编著。本报告共分为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及理论探讨、中央级媒体国际微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地方媒体国际微传播影响力研究、非官方媒体国际微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以及港澳台媒体国际微传播影响力和公信力研究五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