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刘华杰,1966年生,吉林通化人,北京大学地质学本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思想史和科学社会学,近些年积极推动复兴博物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067)首席专家,文津图书奖获得者,台湾吴大猷科普佳作银签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分形艺术》《以科学的名义》《看得见的风景》《天涯芳草》《博物人生》《檀岛花事》《博物学文化与编史》《博物自在》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感受五彩缤纷的自然世界 普希金|一朵小花(外两首) 爱默生|自然 丁宗皓|雨落乡间 单之蔷|温哥华岛:这里竟是雨林的世界 汪丁丁|泛舟莱茵河 田松|大地非洲 利奥波德|对大自然的探究 威尔福特|蜜蜂花朵谁为先 鲍尔吉·原野|英不落札记 普里斯特利|初雪 普里什文|湖 劳伦兹|不碍事的鱼缸 梭罗|寂寞 潘岳|西风胡杨 彭锋|自然全美 苏童|三棵树 第二章 自然科学视野中的自然 卡尔·萨根|我们能够认识宇宙吗 霍金 蒙洛迪诺|科学理论的本性 哈勒姆|地球板块构造 波拉克|穿越不确定性花园 歌德|自然科学与目的论 石里克|必然性与力 盖尔曼|什么是基本 布莱森|生命的信息化 刘钝|炭疽、克隆人与致毁知识 柯文慧|岭树重遮千里目 威尔斯|莫罗博士如是说 第三章 人类自然观的转变 尤金|自然界 尼采|生成并消失 柯林武德|西方人的自然观及其演化 卡普拉|牛顿的世界机器 普里什文|怎样理解“自然”这个词 威尔逊|环境伦理道德 波普尔|三个世界与开放宇宙 波兰尼|生命的不能还原的结构 第四章 万物竞争与共生 布朗|生命的产生如此之快 里德雷|自私的群落 托马斯|微生物 古尔德|论竹、蝉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 道金斯|自私的合作者 托马斯|野生野死 古尔德|熊猫的拇指 詹奇|生命微观进化的创新 多里昂·萨根 林恩·马古利斯|四个字母的好单词 法布尔|本能的无知 华莱士|马来群岛自然产物对比 波伦|“新叶”与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利奥波德|像山一样思考 许靖华|演化之道 第五章 愧对自然及大自然的报复 恩格斯|大自然的报复 庞廷|复活节岛的教训 哈特曼|帝国之兴与衰 克罗斯比|欧洲的生态扩张 斯蒂文思|王斑蝶的迁徙:岌岌险途 威尔逊|自然的后挣扎:夏威夷的物种变化 巴洛 克拉克|出售蓝金 庞廷|猎杀动物取皮毛 哈特曼|“成长”承诺的背后 米萨诺维克 帕斯托尔|全球危机的本质 苇岸|第二条黄河 第六章 大自然的权利 纳什|从天赋权利到大自然的权利 利奥波德|土地伦理 卡逊|地球的绿色斗篷 默迪|人类中心主义 田松|古道尔的选择 杨通进|自然价值论 第七章 长程思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马古利斯|大科学教育培养出的“生态学家” 阿来|蘑菇圈(节选) 薛定谔|感知的奥秘 苏贤贵|卡逊:“感觉”比“认识”更重要 歌德|近代文化病根在城市 陈敏豪|找回人与自然的协调 卢茨|超越环境运动
内容推荐 刘华杰编的《自然写作读本(B卷)》从科学文化以及博物自然的视角,摘选以及遴选的科学名著片段。并加了编者个人的导读以及赏鉴内容。多为名篇名作,从思想启蒙、写作特色以及精神价值进行梳理。对于打通科学与人文,提升自然写作具有借鉴意义。博物学恰好站在人类知识积累的一个拐点上。往前,是千万年依靠时间和经验积累起来的对世界的朴素认知;往后,则是被技术手段带动的信息波澜,大河奔流,不再回头。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枢纽,博物学实际上是人类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快速寻求突破,快速转型的一个过程。仔细观察这个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头脑,在最有趣的事情上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