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和土耳其的故事/我们和你们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徐鹍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和土耳其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土耳其人的祖先本是从中亚地区西迁的突厥人,他们在公元13世纪未建立起赫赫有名的奥斯曼王朝,并于15世纪取代原来的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成为一代霸主,这便是现代土耳其的前身。因此,土耳其朋友经常说“土耳其人的根在亚洲”,自己是“西化了的东方人”。中土两国于1971年建交后,双边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2010年,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丝绸之路历史上就是联系双方的重要纽带,因此,当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倡议一经提出,便受到土耳其朝野上下的一致支持和响应,他们期待着同中国一起“重新振兴丝绸之路”。
徐鹍主编的《中国和土耳其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土双方20多位作者共同撰写的。他们都曾在不同的岗位上,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为中土友好的崇高事业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而且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对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不同的诠释,故此,他们的故事情真意切,读来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
徐鹍,1941年生,江苏高邮人。1964年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土耳其语专业毕业,先后在外交部翻译队、驻土耳其使馆、亚非司、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工作。1991年10月至1996年3月、1999年7月至2003年3月两度任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
目录
序/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
记忆篇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出使中国的记忆
徐鸱:埃夫伦总统和他的中国小孙女
诺扬·罗拿:我在中国的30余年岁月——一位研究生、外交官和银行首席代表的故事
曹轶群:重拾那些难忘的记忆
乐万·古文其:关于土中友好的点滴回忆
王修平:记我在土耳其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程海燕:出门靠朋友
雅乌兹·欧乃:初到中国时的奇遇
吴长青:孔子学院的“洋院长”及土耳其“孔家子弟”的故事
单静波:在土耳其投资建厂二三事
王琳:难忘我的土耳其家庭
人物篇
徐鹍:土耳其将军的茅台缘和中国情
吴克明:忆三位土耳其朋友
刘立军:老沙一家
赵玫玫:痴情于中国的土耳其三姐妹
陈绮涛:我和我的土耳其先生i
范殉:“我的中国冒险之旅,我的中国梦”
沈杰:陆爸爸的故事
交流篇
阿德南·阿克弗拉特:革命诗人纳泽姆·希克梅特在中国
展现的聚合力
高丽娟:三十年的汉语缘
李赞天:埃森利大使一家的中国情
爱达:难忘的龙头村之行
余引君:陪同土耳其记者看中国
包枫:嫁到土耳其这片热土
刁丽:美食结友谊
智晓静:因茶结缘,以茶会友
阿赫买特·焦什昆·阿伊登:梦幻国度——中国
罗克:巴扎公园的非常土耳其情怀
胡亚天:割不断的中土师生情
后记
序言
当今社会,数字技术无论是在人们获取信息还
是大众的阅读习惯方面,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
这一时代,尊敬的徐鹍先生主编这一新书,无疑是
极为恰当的,它为两个文明古国土耳其和中国之间
延续了几千年的关系增添了新的光彩,其重要性自
不待言。
正如这本新书的问世表明,在当今日新月异的
世界上,总有一些经久不衰的东西存在,譬如土中
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就是这样。
尊敬的徐鹍先生是这样一位朋友,他对于两国
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密切接触和融洽相处有着敏锐的
观察,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他精通土耳其语,又
在土耳其生活过相当长时间,因而对之更有着切身
体会和感受。
我能应邀为本书作序,深感荣幸。编写本书是
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它是当今世界充满活力,以
及在科技进步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
一看来还将长期持续的全新环境下,我们两国为了
跟上快速变化的时代步伐而发展全方位的双边关系
尤其是加强人文领域交流的一个见证。土中两国关
系是包括我在内的13位历任土耳其驻华大使以及尊
敬的宋爱国、宫小生、郁红阳等历任中国驻土耳其
大使和无数两国同僚共同精心培育下的珍贵花朵。
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发展到当前的水平,首先要
归功于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和中
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很自豪地看到,在两位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的
带领下,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全球挑
战,在增加互信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加强,并向更
高的水平发展。我坚信,本书也从这种决定性的发
展中汲取了能量。
尊敬的徐鹍先生严谨而又涉及多方面的工作,
也会对这一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事实作出诠释,我在
此对他表示最衷心的祝贺。
祝愿本书读者可以从历史和现今的不同角度实
现一场思想和观念的完美旅程,并从中获取新的灵
感和经验。
谨致敬礼!
导语
《中国和土耳其的故事》由前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徐鹍担任主编,29位撰稿人(包括8位土方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描述了两国人民的亲密来往,其中描述的人物上至土耳其总统,下至远嫁土耳其的中国媳妇。本书的作者中既有外交官、企业高管,又有学者、记者、汉语教师、留学生,都很有代表性,他们根据各自经历,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中土两国和两国人民交往的点点滴滴,反映了建交45年来双边关系发展的历程,讴歌了两国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与合作。
后记
受外交部老干部笔会和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委托
,我有幸担任’“我们和你们”丛书之《中国和土
耳其的故事》一书的主编。经过大家一起努力,现
在这本书终于出版了,我为此自然十分高兴。
回想当初刚接受任务时,我既感到责无旁贷,
但也有些忐忑不安。说责无旁贷,是因为此事本身
确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加强中国和
土耳其的友好关系而言更是如此。而我自1960年调
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系学习土耳
其语以来,就与土耳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毕业
后进入外交部工作近40年,工作内容从来就没有离
开过土耳其(“文化大革命”和下干校期间除外)。
我曾先后4次被派往中国驻土耳其的使领馆工作,累
计在土耳其工作、生活过17年,直至2003年在驻伊
斯坦布尔总领事任上退休,其间结交了不少土耳其
友人,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尽管离开土耳其
已有多年,但我仍然深深地怀念美丽富饶的土耳其
和热情好客的土耳其朋友。对于中土两国人民之间
根植于历史的深厚情谊,我有着切身体会,关于两
国人民在相处过程中发生的许多体现友谊的动人故
事也听过不少。如今,能有一本书记录下这些生动
而感人的故事,对于两国人民而言,实在是好事一
桩。而我作为同土耳其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人,又
在土耳其工作生活过十多年,外交笔会和出版社把
担任此书主编的重任交给我,我自然难以推辞,而
且非常乐于承担。
但坦率地说,我毕竟离开工作岗位和熟悉的土
耳其已有十多年时间,与朋友们联系起来终究不如
原来那么方便,对于能否组到相应的有分量的稿件
心中无底,因此内心多少也还有些忐忑不安。不过
,由于本书选题正好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立意
较高,而且中土友好对于双方有关人士而言绝不是
一句空泛的口号,而都是实实在在的切身感受,所
以编书的意愿和目的一经提出,就受到朋友们的热
烈拥护和大力支持。他们纷纷应允,立即拿起笔来
撰写他们在对方国家经历的点点滴滴以及和当地朋
友的日常交往,其中不乏感人肺腑的友好故事,这
令我不禁信心大增。我深深地感到,两国人民在性
格方面虽有不同,总体而言,土耳其民众率性外露
,中国老百姓内敛含蓄,但对待朋友热情友好则是
共同的特点。在两国人民的交往中,存在着许许多
多体现我们两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之间深厚友谊的精
彩纷呈的故事,而这就是保障本书得以顺利编成的
一片沃土。
中国和土耳其两个民族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土耳其人的
祖先本是从中亚地区西迁过来的突厥人。而突厥人
本是游牧民族,发祥地就在阿尔泰山一带(“突厥”
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公元542年中国南北朝的古书上)
,他们逐渐强大后曾在今蒙古国至中亚一带建立国
家。由于他们是游牧民族,南下农耕地区抢掠骚扰
也是常有之事,因此对中原地区各王朝构成严重威
胁,双方之间不时兵戎相见。但在和平时期,双方
之间交往甚多,边贸活动也十分活跃。突厥人炼铁
技术颇佳,他们便以铁器换取中国的绢帛。不仅如
此,双方宫廷之间还多次有过联姻,据史书记载,
北齐、北周曾争相同突厥“结婚姻,遣绵帛”,之
后的隋、唐也都有过公主嫁与突厥可汗。后来,突
厥由于内部纷争陷于分裂,并最终在唐朝和回纥(维
吾尔人的先祖)的联合打击下归于消亡。突厥人部分
融入回纥、部分归属唐朝(“安史之乱”中的史思明
便是突厥人)。还有一部分开始西迁,其中一支直抵
小亚细亚半岛,势力不断壮大,终于在公元13世纪
末建立起赫赫有名的奥斯曼王朝,并于15世纪取代
原来的拜占庭(即东罗马)帝国,成为一代霸主,这
便是现代土耳其的前身。因此,土耳其朋友经常说
“土耳其人的根在亚洲”,自己是“西化了的东方
人”。土耳其作家库尔特对此说得非常形象,他说
:“我们骑着马来到阿纳托利亚,灵魂却还留在那
遥远的东方,我们总想成为西方人,但其实还是东
方人。”他们还说,土耳其人和中国人曾经是“邻
居加亲戚”——从古代双方的联姻情况来看,这种
说法确是事实。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尽管同中国相
距甚远,但中土之间的友好交往并未完全中断,丝
绸之路便是联系双方的重要纽带。关于这一点,伊
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博物馆(相当于中国的故宫博物
院)中收藏的l万多件中国历代瓷器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土两国于1971年建交后,双边关系进入一个崭
新的阶段。进入80年代,中土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1982年和1984年,埃夫伦总统和李先念主席进行
了互访,接着两国总理也分别访问了对方国家。到
上世纪90年代,德米雷尔总统和卡莱姆利议长相继
访华,我国乔石委员长和李鹏委员长也分别访土。
进入21世纪,我国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李瑞
环政协主席曾先后出访土耳其,土总统居尔也于
2009年访华。2010年,温家宝总理访问土耳其,双
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2年,习近平副主席访土
,埃尔多安总理实现访华,两次访问中双方签订了
多项合作协议。特别要指出的是,丝绸之路的概念
在土耳其深
精彩页
埃夫伦总统和他的中国小孙女
徐鹍(中国前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
说到当代中国和土耳其两国的交往史,就不能不想到土耳其首位访华的总统埃夫伦。正是他于1982年12月访华和李先念主席1984年3月访土,开启了两国高层互访的先河,把两国友好关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1971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中土两国关系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但建交初期,双方来往不算太多。进入80代,情况有了改变,随着对我国了解的增加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土方感到有同我国进一步发展关系的必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埃夫伦总统于1982年12月实现了访华。
土耳其位于亚洲最西端的小亚细亚半岛,与我国相距万里之遥,但在历史上彼此却并不陌生,因为土耳其人的根在遥远的东方,公元6世纪时发祥于阿尔泰山地区的突厥人就是他们的直系祖先,“突厥”这一名称最早见诸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史书上。突厥人强大后,建立过突厥汗国,活跃于从蒙古到中亚的广大地区。由于互为近邻,突厥人又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经常南下抢掠,因而在我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双方曾多次发生战争。但与此同时,彼此间的边贸甚至联姻活动也很频繁,以至于我国古书上曾记载,北周、北齐与突厥争相“结婚姻,遣绘帛”。公元7—8世纪,由于其内部分裂,又受到唐朝和维吾尔先祖铁勒的打击,突厥归于消亡,多数部众逐渐西迁。自公元9世纪始,陆续有突厥部落进入小亚细亚半岛,并于11世纪建立起塞尔柱王朝,统治延续了100多年。公元13世纪末,奥斯曼部落兴起,他们通过武力征服,不仅占领了今土耳其全境,结束了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而且不断向周围扩张,攻占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声名赫赫的奥斯曼帝国,这便是现代土耳其的前身。虽然距离变得遥远,但中土两个民族间的交往却并未中断。著名的丝绸之路便是双方联系的纽带,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博物馆(相当于我国的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上万件中国古瓷就是这方面最好的证明。
埃夫伦总统是从军界走上政坛的。1980年9月12日,他以总参谋长的身份领导军队接管政权,出任国家元首;1982年11月12曰,经公民投票当选土耳其共和国第七任总统。担任总统后,他出访的第一个国家便是中国。这绝非偶然,它既是土耳其外交上的需要,也同埃夫伦总统对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友好和重视有关。
土耳其共和国自1923年成立以来,基本上一直执行面向西方的外交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加入北约,更明显倒向美国。但西方各国只将土耳其视为小伙伴,待之并不平等,还动辄以其内政外交上的“问题”为由对之施压,甚至实行制裁,不时引起土朝野的广泛不满。埃夫伦总统上台后在外交政策方面有所调整,在保持亲西方外交政策的同时,强调奉行“平衡多边外交政策”。他在同我国领导人会见时曾说过一段十分形象的话:人的脖子不能老是扭向一边,那样时间一久脖子就会发酸,所以过一段就要把脖子扭过来,向另一边看看才行。因此,‘他上台后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东方的中国和印尼,而不是传统的西方,也就不足为奇了。
访华期间,埃夫伦总统同邓小平等我国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双方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进行了讨论,还就世界形势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气氛友好融洽。埃夫伦总统对中国的友好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土耳其人民对中国人民有着特别友好的感情,对中国更加繁荣和稳定感到高兴。土中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建交以来关系发展得很好,中土关系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执行多边、积极、平衡的外交政策,在世界上有着巨大影响。他希望中国强大,认为中国的强大不仅有利于地区和平,而且有利于世界稳定,对土耳其来说也有重大意义。他还说,超级大国希望保持世界紧张局势,以便他们继续出售军火。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互通有无,以便逐步摆脱少数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基于这些认识,他对访华极为重视。他强调,作为第一位访华的土耳其国家元首,主动来华进行最高级别的接触,使土中关系的大门完全打开,他感到十分高兴。他还深情地说,他是为进一步发展关系而来,土中友谊之树业已种下,希望今后它能茁壮成长。
陪同埃夫伦总统访华的有十几名土政府高级官员,而且由于总统的夫人已去世多年,他还带着自己的长女谢娜依一同访华。整个访华期间,他们都兴致高昂。在正式的会谈、会见和宴会之余,他们一行还冒着塞外凛冽的寒风,登上冬日的长城,饱览那雄伟壮丽的关山景色;参观规模宏大的故宫博物院,领略那红墙之内中国古代皇宫的非凡气势。
结束了北京的活动之后,他们来到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参观访问。在上海期间,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却又十分令人感怀的事——埃夫伦总统认了个中国小孙女。我当时担任土耳其语译员,全程陪同代表团活动,因而见证了这件事的全过程。这位幸运的小姑娘没有想到,她与埃夫伦总统的偶然相遇改变了她的命运,也成就了中土友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