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第1篇 自然保护区基础知识
第1章 基本理论
1.1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1.2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标是什么
1.3 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什么意义
1.4 自然保护区的任务是什么
1.5 自然保护区的性质是什么
1.6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适宜面积
1.7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最小面积
1.8 什么是保护对象
1.9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自然保护区
1.10 什么是生物圈保护区
1.11 生物圈保护区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1.12 生物圈保护区的功能有哪些
1.13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网络
1.14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群
1.15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体系
1.16 什么是跨界保护区
1.17 什么是保护成效
1.18 什么是保护空缺分析
1.19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学
1.20 什么是湖泊
1.21 什么是化石
第2章 自然保护区分区
2.1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2.2 什么是核心区
2.3 什么是缓冲区
2.4 什么是实验区
2.5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是如何划分的
第3章 自然保护区分级分类
3.1 我国自然保护区是如何分级的
3.2 什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3 什么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自然保护区
3.4 什么是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自然保护区
3.5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类型
3.6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是怎么分类的
3.7 什么是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3.8 什么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3.9 什么是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3.10 什么是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3.11 什么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3.12 什么是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3.13 什么是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3.14 什么是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3.15 什么是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3.16 什么是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3.17 什么是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3.18 什么是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3.19 国家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0 国家级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1 国家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2 省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3 省级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4 省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5 市、县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6 市、县级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7 市、县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28 什么是海洋自然保护区
3.29 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第4章 自然保护区建设状况
4.1 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4.2 我国共建有多少处自然保护区
4.3 我国有多少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4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省域分布情况如何
4.5 从面积来看,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如何
4.6 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省份是哪个
4.7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哪些中国成员
4.8 我国面积最大的和最小的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哪个
4.9 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类型国家级保护区是哪个
4.10 我国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是哪个
4.11 我国第一个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4.12 我国第一个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4.13 我国第一个荒漠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4.14 我国第一个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4.15 我国第一个地质遗迹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第5章 国际保护区状况
5.1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5.2 世界上最大的湿地是哪个
5.3 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是哪个
5.4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保护区是哪个
5.5 欧盟的Natura 2000自然保护区网络是个什么样的网络
第2篇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知识
第6章 自然保护区划建
6.1 保护区的选建有什么条件
6.2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步骤有哪些
6.3 自然保护区范围和界线如何确立
6.4 保护区边界划定的方法有哪些
6.5 自然保护区该如何命名
6.6 如何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7 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要提交哪些材料
6.8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审批程序是什么
6.9 如何调整或撤销自然保护区
6.10 哪种情况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申请调整
6.11 调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材料有哪些
第7章 自然保护区设施建设
7.1 保护区管理局(处)址的选择有什么条件
7.2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设施
7.3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标识
7.4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解说系统
7.5 自然保护区内的道路有哪些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