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领导者(第2季跨界的力量)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万光政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浙江省3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家访谈录,通过故事、细节、对话等不同形式来呈现他们企业的运营之道、成功之道,展现企业领导者的个性与特质,由他们的发展折射出行业、产业、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大走向。万光政主编的《领导者(第2季跨界的力量)》兼具故事性、实用性与研究价值,具有较为广泛的目标阅读群体。
作者简介
万光政,现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集团党委副书记,杭州日报社社委会副社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主任编辑职称,曾担任杭州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各类文章500余篇。近年来,《把“清与净”留给富春江》《打造现代传媒集群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等作品获浙江省新闻奖,《彰显媒体价值打造责任媒体的调查与思考》《在喧哗中壮大主流舆论》等专业论文发表于国内新闻核心期刊。
目录
Part A 再见,边界
张国标:回归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
廖杰远:愿做医疗领域的阿甘
陈杭闽:让装修变得更简单
翟岗巍:海纳百川,盟结四方
陈刚:御风而行
徐建军:让众筹成为报复平庸的武器
李诚:与时俱进,预判每一次变革
倪建明:杭州,动起来
唐俊烈:我的梦想就是实业报国
吴敏勇:“西溪散人”的紫薇花之梦
Part B 你好,新世代
王麒诚:一个80后的产业“理想国”
叶进武:“蚂蚁变大象”的秘密
梁刚:让精英更好地助力时代前行
王镜钥:无招胜有招
杨宇潇:做有情怀的“金融架桥者”
姚勇杰:俯首甘为孺子牛
卓永岳:银发浪潮下的医养创新领袖
朱军岷:颠覆是更好的传承
吴宇青:创业是一场修行
黄艳芳:跳一支曼妙的人生之舞
Part C 对不起,我就是要“死磕”
竺福江:一辈子只做一件“民生”事
郑历:以匠心,致光明
白骅:一辈子专心做一件事
陶晓莺:跑在时间前头的“家政女王”
何洪忠:数据掌门人
戴子君:做中国的标准普尔
高大可:风起萍末,智者生存
洪文祥:得道者多助
王祖卫:做世界最强定时器
傅继达:不忘初心,乘势而上
陈健:一楼一世界
序言
在今天这样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无论你正从事
着什么职业,都有机会跨界成为一个“媒体人”,
在社交平台上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
“竞争者”一多,自然而然就对我们这些传统
意义上的媒体人构成了压力。所幸,杭州日报报业
集团作为一个传媒集团很早就意识到要利用自己的
“传统优势”来做一些新的尝试。
2016年,从《杭州日报》专访过的近百位杭州
各行各业杰出的企业领导者中,我们精心遴选出55
位最能代表杭商成功基因的企业家,集结出版了《
领导者(第一季):揭秘创业成功基因》。非常荣幸
,这本书成为不少企业家摆在案头、随时学习的“
商学院精英课程”教材。
此后两年间,我们对于“领导者”的走访、解
读仍在继续,并且赋予了它更为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2016年7月,由《杭州日报》参与发起,娃哈哈集
团董事长宗庆后任校长、14位杭商领袖联袂出任校
董的杭商大学正式成立。依托这个传承杭商精神、
服务杭商群体、构建杭商生态圈的平台,我们与更
多的杭商领导者成为“命运共同体”,对于企业家
群体冷暖悲喜、酸甜苦辣有了更多的共情。
在这个与杭商越走越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尽管每个企业的历史、规模、领域、调性千差万别
,但能经得住新时代考验、带领企业不断向上生长
的“领导者”却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懂得跨界、
敢于转场——IT极客劈开了互联网医疗的重重阻碍
,美术老师把健身房开遍杭城,家装公司老板扎进
了创客空间,化纤纺织老师一转身便投身3D打印…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涉足的产业远非一句话可以
概括,“一句话把你的商业模式讲出来”的时代似
乎已经过去。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一条广
为人知的投资法则,但是企业家跨界的意义显然并
不是分散投资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曾经的“领导者
’’打破传统,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借由新的挑战
来重新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
你或许会反驳:“那也有很多企业就是不跨界
,择一业、终一生,现在也活得好好的啊!”没错,
在这本书里将为你呈现的“领导者”中就有这样的
:92岁“高龄”的民生药业,它的掌门人竺福江一
辈子只做这一件“民生’’事;白骅还在和他的海
正药业“死磕”制药;网银互联的创始人何洪忠甚
至旗帜鲜明地反对跨界……
但你仔细去读他们的故事,他们真的是留在原
地,固守着原有的边界吗?
在跨界之时,有人坐标水平,四面出击;有人
坐标垂直,纵深延展。更多的时候,“跨界”不是
一个动作,而是一种态度、精神。这意味着对时代
满怀关照,对变化保持敏感,对对手充满敬畏,对
试错保持勇气,对未知始终好奇。
认识自我,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之中永恒的主题
。一个人创造了一家企业,或者是在某一个阶段领
导一家企业,他的精神、基因决定了这个企业未来
相当长时间的路程。跨界,就是对自我认知的迭代
,就是对新的自我的再适应。
这一次,我们再度精选出30位成功杭商的访谈
录,以《领导者(第二季):跨界的力量》的形式与
大家分享。在跨界的路上,希望这本书里的“领导
者”能或多或少给予你灵光、智慧、勇气以及力量

万光政
2018.8
导语
《倪建明:杭州,动起来》、《唐俊烈:我的梦想就是实业报国》、《吴敏勇:“西溪散人”的紫薇花之梦》、《王麒诚:一个80后的产业“理想国”》、《叶进武:“蚂蚁变大象”的秘密》、《梁刚:让精英更好地助力时代前行》、《王镜钥:无招胜有招》、《杨宇潇:做有情怀的“金融架桥者”》、《姚勇杰:俯首甘为孺子牛》、《卓永岳:银发浪潮下的医养创新领袖》、《朱军岷:颠覆是更好的传承》……万光政主编的《领导者(第2季跨界的力量)》兼具故事性、实用性与研究价值,具有较为广泛的目标阅读群体。
精彩页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隶属复旦大学的华山医院。一方面,越是大医院挂号越困难;另一方面,当时廖杰远得到一个机会向复旦一位领导汇报工作。这位领导思路很开阔,对借助互联网和IT技术变革行业有所期待,所以帮忙引见了华山医院。
但第一块敲门砖只给了5%的号源。 “医院凭什么相信你一家创业公司?凭什么相信你不会卖号源?凭什么相信你可以做得好?凭什么相信你可以坚持下去?”
信任,是廖杰远当时面临的最核心问题。为此,他始终坚持预约挂号是公共服务的原则,承诺永远免费。
攥着华山医院给的第一批号源,廖杰远开始打通医院内外网。医院电脑没有USB接口,处于完全封闭的网络环境。这时极客优势得到了发挥,他带领团队设计出前置服务器模式,相当于船过大坝时的船闸,医院内网数据在几毫秒内和外网完成数据交互,但又不与外网直连,避免产生安全风险。
花了6个月时间,廖杰远“搞定”了华山医院。这个样板紧接着吸引了复旦系的其他8家医院,上海市政府将其在全市推广。廖杰远又邀请各地卫生局官员、医院院长去上海参观交流,局面就此打开。
在线医疗机构在新世纪蓬勃生发。丁香园2000年起步,好大夫在线2006年创办,比起同行,廖杰远赶了个晚集。如何胜出?看战略,拼速度。
技术出身的廖杰远深知效率就是一切。2010年,他改造了7家医院的挂号系统;2011年,计划做60家。当时董事们都说太激进了。年底数据出来,267家!那一年,廖杰远飞了300多天。
三甲医院的队伍壮大,成效明显。而此时,挂号背后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该找谁看病?民众没有渠道找医生,微医就开发了导诊平台,至此,微医从简单的挂号功能跨越到了专家团队组建。
为什么做专家团队?因为要精准医疗,分流病人,避免高射炮打蚊子,患者一股脑儿涌到三甲医院。
“梅奥诊所(Mayoclinjc)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医院,你到梅奥一定是经过分诊体系,由最资深的医生帮你做分诊。第一步走对了,才能保证效率。”廖杰远说。
专家团队有几个要点。第一,领头人要有知名度;第二,要有好的团队助理,他们对专家团队的情况最了解,因此能做好匹配工作;第三,技术平台非常重要,一个专家通过微医的技术平台,可以同时和12000名医生分享案例。
微医的专家团队,到目前开发了’7400组。“以前患者是认医院,现在是认医生。”廖杰远说, “我们深入医疗行业点滴摸索,透视中国这么多的医院、这么多的专家,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最大的经验是摸索和沉淀了一套体系,让学科带头人带动,去帮助广泛的基层医生。”
互联网医院帮助建立健康守门人机制
从单一挂号服务到导医的业务链,是微医的一次跨越。而从专家团队组建到互联网医院创办,是微医的再一次跨越。
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张。从线上走到线下,这是微医迈出的关键一步。
乌镇互联网医院由微医与桐乡市政府合作共建。为了筹建好这第一家医院,更好地为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微医将附近桐乡三院的18000平方米院区,连地带房整个买了下来。“我们不想搞一个空中医院。如果不能纳入现有医疗管理体系,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一旦出了事故,医生承担不了,企业也承担不了,会给全行业带来毁灭性冲击。”
廖杰远反复强调,互联网医院建立的前提是必须有实体的医疗机构。目前,互联网医院已在甘肃、四川、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19个省(区、市)落地。
乌镇模式就是廖杰远心中的“伊甸园”吗?,他承认,乌镇互联网医院当时宣传只做复诊和会诊,就是看你原来看过的医生,病情的知晓关系和法律关系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是安全的。但在实践过程之中发现,真正的互联网医院平台,给民众带来的最大价值不是复诊和会诊,而是能够帮助建立“健康守门人”的机制。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组织医疗资源,再通过互联网提供类似欧美的家庭医生服务,做把疾病预防前移的健康管理服务。
廖杰远有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没有自己的医生团队不行。“刚开始也想当然,在线上把医患之间对上就好了。但后来发现,老百姓信任的医生没时间,有时间的医生老百姓不信任,怎么匹配?所以最后得出经验,一定要有自己的医生,这个医生的定位是全科医生,就像欧美的家庭医生一样,常态的问题我来解决,搞不定的,直接接线上的专家。专科和全科是连通的。当能够给用户提供真正主动的健康管理式医疗服务的时候,营收模式就开始成型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17年3月,微医的第一家全科中心在萧山开张了。比起乌镇互联网医院,萧山全科中心更像是互联网医院线下承接的主体。 “那可能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全科中心,掌门人是浙江邵逸夫医院前院长何超。让中国顶尖的三甲医院院长去做全科医院,只有微医是这么干的。未来3~5年,这样的微医全科中心会开设100家。我们还会跟复旦共建微医全科学院,培养青年医生。学院院长是祝塔珠教授,她是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