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也许明天也许来世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新加坡)阿果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翻开这本新加坡知名绘本作家阿果的图文集《也许明天也许来世》,清新质朴的文字如空山清雨扑面而来,结合作者为每篇文字原创的手绘插图,缓缓涤净世俗冲击下裹挟心灵的纷纷扰扰。这里的一字一图没有鸡血,不讲成功,平凡而普通,淡然如世间的盐,渺小如烟火里的尘埃,但这份恬静,也许正是奔忙在急吼吼的生活中的我们所必需的,希望这里的文图,能为遇见这本书的你带来片刻久违的安宁。
作者简介
阿果,本名李高丰,有“新加坡几米”的称号。新加坡理工学院人文学科讲师,《联合早报》专栏作者,绘本画家。出版作品有《也许明天,也许来世》《说好的,重逢有期》《寻找》等。
目录
序 离真谛也不远了
丽日春风
月下潮汐来了去
书中自有恬静的南山
空山新雨后
秋日偷懒去了
山是一个人的
最后的圆舞曲
是谁遗忘了白杨树
寒夜的一根火柴
第三次的倾谈,在首尔
在急迫与缓慢之间
情深不寿也愿意
早秋的野姜花
蝴蝶香香
缅栀子的历史回廊
千年的戚戚虫鸣
满园森森的绿意
不是种植园
人生是密密麻麻的幻灯片
我们必须深感不足
雨一定会停的
不期而至,不期而逝
勾描自己的年轮
大树之大
空留雨树苍劲依旧
一棵树是宇宙
不动物园
毁灭只是一种转换
心智未开的春天
我们都只是风筝
掬一瓢银河的清泉
让我们学会去兜风
悠闲的忙碌
我们很小但用力活着
也许明天,也许来世
这门课太难毕业
何尝不也是一种修补
猫咪与猫头鹰的恋爱
天地给你机会
看到残酷,也看到美好
生活不可爱的残酷
玫瑰与荆棘
你,由谁定义
等石粉碎
看小纸船望纸飞机
结庐在人境的小日子
停留时光盛开时
半百的梦境
我的青春在80年代
我们的歌在哪里
奇迹必会出现
序言
序 《离真谛也不远了》
有一首初唐的短诗,文字浅白,寓意深远。首次
接触,是在大二的韵文课上。那个年纪,对人生的思
索格外饥渴,总想竭尽所能厘清生命的真谛。当然,
人生的道理是一辈子都梳理不完的,那是个不断上下
寻索的过程,没人帮得到你,只能独自领会个中炎凉
冷暖。
那是陈子昂的古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很幸运,在大学四年,上了王帼英老师的韵文
课,也上了叶嘉莹教授的清词课。讲师课堂上的解说
,让我从诗词文学中,领略古代文人墨客的困惑、思
索、追逐、寄托;投影到自身的情境,寻得启程的方
向。陈子昂的短诗,谈不上技巧,甚至毫无技巧,纯
粹朴实无华的诗句,直书内心的慨叹,面对茫茫永恒
的天地时空,生命的有限、短暂、渺小、无常,那一
份错愕、寂寞、无助、哀伤,怎能不震撼人心?
叶教授谈诗词,总会谈及文人内心面对人生的挣
扎,那是渴望完成自我的挣扎。什么是完成自我?有
些人追逐的是品格境界,清净而高远;有些追逐的是
宗教的修为,苦行而不怠;更有些追逐儒家的崇高理
念,为国而为民。然人生的际遇并非操控你我之手,
渺小的生命在动荡的大时代中浮浮沉沉,几多被淹没
?几多已消亡?几多遭淡忘?而这当中更参杂几多遗
憾?
我忽而想起了小王子。小王子从狐狸那儿理解了
驯养的三个秘密,而当中狐狸说:所有你所驯养的一
切,你都得永远负责。小王子后来遇见了蛇,蛇能帮
他离开地球,回到他的那颗星星。小王子虽然害怕,
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得对玫瑰负责。当小王子从沙
漠轻轻倒下那一刻,他完成的是责任。
有一部2007年的影片“Into the Wild”,改编
自Jon Krakauer同名报导式小说,影片以剧情式推展
,叙述美国青年,大学一毕业,就放弃一切,只身上
路,千里跋涉一心远赴北方的阿拉斯加,在苍茫荒野
独自生活。如此极端,甚至愤世嫉俗的行径,固有待
商榷,然青年为理想的奋不顾身,全情徜徉享受生命
的勇气,确实动人。青年生于1968年2月12日,选择
独居荒野,在孤寂、饥渴、无助中,重新理解人生。
他因误食有毒野果,在惊恐中溘然离去,两周后才被
无意闯入的猎人发现。卒于1992年8月,只活了24年

影片类似公路片种,交错着年青旅途上所接触的
人生过客。其中,最后所结识的独居老人,那一老一
少的互动,最为感人。他们各有难以言喻的心结,但
又能以各自对人生的认知,相互开解。孤独的老人驱
车送孤独的青年一程,他想认青年做孙子,青年说:
等我从阿拉斯加回来,再说吧。老人默默流泪,似乎
已知青年再也回不来了。
弥留之际,青年吃力在最喜爱的书页上写下: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分享的快乐才
是真正的快乐。
我写作我画画,每回都在一步一步完成小小的自
我。在这悠悠天地间,只要真真实实努力负责任地活
一回,或许离真谛也不算远了。《也许明天,也许来
世》是我的第二本专栏合集,收录我在新加坡《联合
早报》图文专栏《三读空间》里约50则作品。很感谢
中国出版社的认可,让我有机会与中国读者分享此书
,这种快乐很真实。
导语
《也许明天也许来世》是被称为“新加坡几米”的知名绘本作家阿果的第二本文集,一图一文的风格,深受年轻读者的喜爱。本书的最大亮点,是每一篇文章,都配以作者的一幅手绘插图,借稚气盎然的插画,引领读者走入文字的世界。
本书一本一图,均为作者原创,装帧精致,锁线装订可平铺,有较好的阅读体验感。
精彩页
一周前刚好是元宵节,上午9时得开会。自农历年假后,开工以来都忙着处理校务而无暇创作。学期末总是我们最忙的时刻,一忙起来任何画画写作的闲情逸致都灰飞烟灭。
画画与写作一样,首要讲究心闲,急不得;若心烦意躁必难成就好作品。看胡金铨的志怪电影,总有书生若要用心抄经,都会到深山择一处古刹或者破庙,花一番心思斋戒沐浴,让俗心沉淀,不入泥淖。可惜俗心总难抵挡狐妖鬼魅的诱惑。我创作虽不至于得焚香静心,然若心绪不闲情致不逸,也定难摆脱俗务的泥淖,脑筋一团紊乱,画的写的肯定也是一片混浊而不见清明。
说来或许夸张,然多日不作画,我内心竟感到些许确实的慌,这种慌倒不是因为拖欠了他人什么,更多是如同任由生命荒废而不自制一般,是挺骇人的。前几日为了找一些旧剪报,到储藏室翻搬家时堆叠的杂物箱,却在泛黄的旧纸堆中看到一张用心对折的稿纸。打开一看,竟是1992年1月1日凌晨给自己手书的一封信。那一年我迎来21岁,即将脱离军旅生涯,迈入大学门槛。信里写的志愿,而今20多年后读来,却是陌生得很。2015年的我早忘了1992年的自己,然1992年的自己又何曾猜得准2015年的心境?
这一封旧信倒让我记起了,那一段每晚深夜写日记的日子。写日记曾经于我而言是一种存活的必要。夜深人静时,用文字~笔一画梳理思绪,梳理年轻时的骚动与不安,梳理生命成长过程中急切渴望的种种答案。那时候,就是借由每天文字的整理,与自己默默对话,来试图活得更为清醒。
而今少了每日写日记的习惯,难免可惜。幸好尚有这每两周一次的专栏,作为我的双周记,也算是对生命岁月的一种缓慢的梳理。倒是画小图在现阶段反成了我生命的必要,若多时不画,就会慌就会不安,脑袋变得钝拙,整个人如一坨秽气沉甸甸的,没有一丝空灵没有一丝轻盈,没有对不起谁,只有对不起自己。
于是元宵节当天,趁开会前,赶紧草草以水彩完成花好月圆的小插画。说来奇怪,图一完成,心头的大石顿时卸下,人又活了回来。
曾经多少夜晚,月无论圆缺,伴我一字一句整理着生命的秘密。最爱月亮的莫过于华族了。我们中秋庆月圆,元宵也庆月圆;我们月下落寞孤独,我们月下美满幸福;我们思念时望月,我们欢聚时赏月。我们从月的凄清冰寒,看到的却是完满温暖。生活纵使一片黯淡,我们心里始终高挂一轮清辉,不失千里共婵娟的期盼。我们把一切都付托明月,那是天地玄黑的一盏亮光,是我们终究不放弃对美好的冀望。华人的文化基因就是敦厚、含蓄、善良,外加一点点的乐观。
月牵引着潮汐,月也拉扯我们的文化张力。如果生命也如同潮汐,月下一涨一退,滚滚喷雪来,浩浩天际去,那涨也要涨到尽,退则退得彻底。我想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吧?
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8: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