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山村空间识别与规划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
分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作者 | 李静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李静,女,汉族,1977年生,重庆江津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现任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多项,在《land use poIicv》《测绘科学》《地理信息世界》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多项,获得测绘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获评首届全国青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奖、首届重庆市科普工作奖、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范围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 2.1 村规划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1.1 乡村发展理论进展 2.1.2 村规划的国内外实践 2.1.3 对高山村规划的启示 2.2 高山村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2.1 高山村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2.2 高山村的相关规划实践 2.3 GIS空间分析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2.3.1 GIS空间分析的理论进展 2.3.2 GIS空间分析的应用实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山村概念界定与空问识别 3.1 高山村概念界定 3.1.1 高山村概念界定 3.1.2 高山村概念解读 3.2 高山村识别依据与指标体系 3.2.1 高山村判定依据 3.2.2 高山村识别指标体系 3.2.3 高山村量化识别方法 3.3 重庆高山村空间分布 3.3.1 高山村识别结果 3.3.2 高山村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庆高山村现状分析与综合分类 4.1 数据来源与技术方法 4.1.1 地理信息数据整合与空间分析 4.1.2 现状调查及统计分析 4.2 重庆高山村现状特征分析 4.2.1 资源条件分析 4.2.2 经济发展评价 4.2.3 人口居住集中度评价 4.2.4 配套设施评价 4.2.5 地域空间限制因素评价 4.2.6 地灾风险性因素评价 4.3 重庆高山村综合分类 4.3.1 搬迁型高山村识别 4.3.2 基于资源本底的保留型高山村分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高山村规划对策与案例 5.1 搬迁型高山村安置对策 5.1.1 搬迁型高山村搬迁方式 5.1.2 搬迁型高山村安置方式 5.1.3 搬迁型高山村集中安置区选择 5.1.4 搬迁型高山村安置政策建议 5.2 保留型高山村规划对策 5.2.1 产业发展指引 5.2.2 居民点布局规划对策 5.2.3 道路体系规划对策 5.2.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对策 5.2.5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对策 5.2.6 建筑规划与保护指引 5.3 生态农业主导型高山村——新合场村村规划 5.3.1 区位及资源概况 5.3.2 人口、用地与建设 5.3.3 经济活动现状 5.3.4 相关规划及主要管制要求 5.3.5 发展条件评价分析 5.3.6 产业发展规划 5.3.7 居民点规划 5.3.8 道路交通规划 5.3.9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3.10 市政设施规划 5.3.11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5.3.12 乡村建筑风貌规划 5.4 乡村旅游主导型高山村——塔水村村规划 5.4.1 区位及资源概况 5.4.2 人口、用地与建设 5.4.3 经济活动现状 5.4.4 相关规划及主要管制要求 5.4.5 发展条件评价分析 5.4.6 产业发展规划 5.4.7 居民点规划 5.4.8 道路交通规划 5.4.9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5.4.10 市政设施规划 5.4.11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5.4.12 乡村建筑风貌规划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与不足 6.2.1 主要创新 6.2.2 不足之处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李静著的《高山村空间识别与规划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通过结合现有研究与实践的梳理,总结并提出高山村合理而明确的概念内涵,运用引入地理信息大数据与空间分析手段的识别方法开展重庆市高山村的实证研究,分析和探索高山村的分布规律、发展现状与特征,以及在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下的差异性,进而提出符合重庆市发展实情和政策实施的高山村规划发展模式,为高山村发展模式的提出与政策优化提供参考。 全书内容共6章,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第3章高山村概念界定与空间识别,第4章重庆高山村现状分析与综合分类,第5章重庆高山村规划对策与案例,第6章结论与展望。 本书可供高山村的规划研究人员及科研院校参考使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