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审计报告作为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产成品,既是财务报表鉴定意见的载体,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审计工作结果的证明,备受审计利益相关者的重视。自上世纪30年代审计报告格式标准化以来,对其批评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为应对社会公众需求,降低审计期望差距,审计准则的制定者及审计职业界一直试图通过“教育”使用者,来降低公众的期望,因此,直到本次审计报告模式改革之前,历次审计报告改革,都有过度的“行业保护”之嫌。“安然事件”之后,根据SOX法案成立的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作为中立者摆脱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界利益关系的束缚,提出了制定基于“使用者需求观”的审计报告模式,PCAOB审计报告模式的改革也撬动了包括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在内的重要国家或组织的改革。因此,在审计报告演变史上,本次审计报告模式改革的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杨明增等著的《审计报告模式改革对投资者感知及其决策影响研究/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共收录9章,包括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报告模式改革演进、审计报告新模式对使用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审计报告新模式对审计法律责任认知的影响等。 作者简介 杨明增,1970年11月生,管理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审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审计专业学位委员会理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与方法、行为审计学。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项。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南开管理评论》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审计判断偏误研究》1部,主编审计学教材4部。曾获学校“优秀教学科研骨干”“岗位学术骨干”等称号,多次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及山东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目录 第1章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报告模式改革演进 1.1 传统审计报告模式的演变历史及其规律 1.2 改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报告模式 1.3 审计报告新模式的改革内容 第2章 审计报告新模式对使用者投资决策的影响 2.1 引言 2.2 文献回顾 2.3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2.4 实验设计 2.5 实验结果分析 2.6 研究结论 第3章 审计报告新模式对审计法律责任认知的影响 3.1 引言 3.2 文献回顾 3.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4 实验设计 3.5 实验结果分析 3.6 研究结论 第4章 审计报告意见段信息披露位置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研究假设 4.4 实验设计 4.5 实验结果分析 4.6 研究结论 第5章 审计报告新模式对审计期望差距的影响 5.1 引言 5.2 文献综述 5.3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5.4 实验设计 5.5 实验结果分析 5.6 研究结论 第6章 审计报告新准则在A+H股公司实施情况分析 6.1 A+H股上市公司从事行业情况 6.2 审计A+H股上市公司的审计人市场份额情况 6.3 审计报告披露信息量的变化 6.4 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情况分析 6.5 A+H股公司审计收费隋况分析 6.6 A+H股公司审计意见类型 6.7 A+H股公司审计报告时滞情况分析 6.8 A+H股公司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第7章 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审计定价的视角 7.1 引言 7.2 文献回顾 7.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7.4 研究设计 7.5 实证结果分析 7.6 稳健性检验 7.7 研究结论 第8章 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审计报告时滞的视角 8.1 引言 8.2 审计报告时滞研究文献回顾 8.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8.4 研究设计 8.5 实证结果分析 8.6 研究结论 第9章 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审计质量的视角 9.1 引言 9.2 制度背景 9.3 文献回顾 9.4 研究假设 9.5 研究设计 9.6 实证结果分析 9.7 稳健性检验 9.8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审计报告模式重构对投资者决策行为影响的实验材料 附录B 审计报告模式重构对投资者法律责任认知影响的实验材料 附录C 关于审计报告新准则下审计期望差距的调查问卷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