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黄老之学的思想渊源在先秦时代,属于诸子百家学术之一。李笑岩著的这本《先秦黄老之学渊源与发展研究》意在总揽先秦黄老之学的文献资料,将其发生、发展的背景、过程做一整体的梳理。 先秦黄老思想有其从简至繁的发展理路,不同文献对黄老思想的阐述角度亦不尽相同。本书从天道观念、修心理论、政治理念、君臣观念等几方面讨论了先秦黄老之学的发展,并分析了黄老之学对诸子学,特别是儒家和法家学术的吸收,力求开拓黄老之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目录 绪论 先秦时期黄老之学渊源与发展研究回顾 本文的研究起点 第一编 黄老思想溯源考 第一章 原始方术与先秦诸子思想之来源——兼论官方知识系统及黄老之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论诸子思想起源的几种思路 第二节 原始方术与知识思想 第二章 殷商官学中的前诸子思想 第一节 殷商官学及其对知识的执守 第二节 西周官学知识系统及思想发展 第三节 商周官学中所蕴含的诸子思想背景 第四节 诸子学说对“原始道术”的承袭 第三章 黄帝之学辨析 第一节 关于黄帝的古史传说 第二节 诸子百家所论黄帝 第四章 黄帝与黄老之转关 第一节 道家思想同黄帝思想的契合 第二节 黄老之学的内涵 第二编 先秦黄老文献考 第一章 《史记》所载先秦黄老学者及著述 第一节 田骈、慎到考论 第二节 申不害、韩非著作考论 第二章 《管子》中的黄老之学文献 第一节 《管子》基本概况 第二节 《管子》的黄老之学倾向 第三章 《庄子》外杂篇与黄老之学 第一节 《庄子》文本及年代 第二节 《庄子》中的黄老之学篇目 第四章 《尹文子》与《鹛冠子》 第一节 《尹文子》文本问题及其与黄老的关联 第二节 《鹗冠子》文本辨析及其中的黄老资料 第五章 先秦黄老之学出土文献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相关文献及其对黄老之学的呈现 第二节 上海博物馆战国竹简三篇及其黄老倾向 第三编 先秦黄老发展考 第一章 天不变道亦不变:黄老之学道论与天道观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马王堆帛书《经法》四篇:法天而治、刑德相养 第二节 《恒先》道论与政论的契合 第三节 《九主》和《三德》:“天道”对“道”的取代——兼论《凡物流形》中的“一”与“道” 第四节 《庄子》、《鹗冠子》、《尹文子》的黄老天道理论 第五节 稷下黄老之道论以及气论 第二章 内圣治心与养气修德 第一节 “内圣外王”理论的出现 第二节 马王堆帛书《经法》等四篇:“内圣”修心 第三节 《管子》四篇:形神兼备、内静外敬——兼论《凡物流形》的治心理论 第四节 《庄子》黄老诸篇:“虚静”养德 第五节 黄老之学气论与心术理论的关系 第三章 道法转关及循名参实 第一节 由道而来的法观念及其政治呈现 第二节 刑与名的辩证 第三节 田慎申韩的道法与刑名观念 第四章 君人南面:君臣观念的表达 第一节 君为至尊、任势为安 第二节 君臣分际、防微杜渐 第五章 黄老之学对儒法诸家思想的吸收和借鉴 第一节 儒家仁义礼乐对黄老之学的影响 第二节 法家政治思想在黄老之学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秦代用法家之说,二世而亡;汉用黄老之术,国祚四百余年。黄老之学虽兴盛于西汉,实起源于先秦。李笑岩著的这本《先秦黄老之学渊源与发展研究》追源溯流,探讨先秦时期黄老之学的发生发展,揭示黄老之学的渊源与奥秘。 本书适合文学、哲学研究者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