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精)/极度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黑陶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黑陶,1968年出生于中国南方陶都——江苏宜兴丁蜀镇。母亲是农民,父亲是烧陶工人。16岁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外出求学,23岁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现居太湖北岸的无锡。
出版过散文集《夜晚灼烫》(2003)、《泥与焰》(2004)、《绿昼·黑陶散文》(2006)、《漆蓝书简:被遮蔽的江南》(2008初版,2013重版)、《中国册页》(2013),口述历史《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回忆阿炳》(2010)等。
书评(媒体评论)
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坐着和站着听,都是极
不恭敬的。
——小泽征尔
他的伟大的名字应该用黄金写在中国音乐史上。
——赵讽
目录
阿炳穷是穷,但志气蛮高
我亲历了《二泉映月》的最初录音
我画的是阿炳生前最典型的形态
无锡人常称他们是一对“仙童仙女”
我父亲是阿炳的隔房师兄
我和阿炳做过两年的邻居
阿炳当年是有名的“无锡八怪”之一
第一个劳动节,我们请阿炳来演出
我是听阿炳演奏最多的人之一
《二泉映月》是无锡人的“就寝音乐”
我曾负责并亲自参与帮阿炳拾骨
我收集过许多阿炳的故事
阿炳停当我们唱,我们停当阿炳唱
最难忘记的是阿炳击鼓
第一次看见公公,有点吓
附录一 瞎子阿炳小传(1952年版)
附录二 阿炳小传(1983年版)
附录三 华彦钧(阿炳)年谱(修订稿)
附录四 阿炳《二泉映月》的流播
精彩页
我同阿炳熟悉,是因为我的师傅邢长发。
我师傅邢长发和阿炳都是无锡县东亭人,我师傅家在东亭黄草渡莫宅里,阿炳家在东亭小泗房巷,他们两个算是“同窠兄弟”。我师傅成为滩簧艺人(滩簧,早期锡剧的叫法——笔者注)之前是裁缝,阿炳总是到他那里去做道袍,加上两个都喜欢拉琴唱戏,所以交情很好。
1937年热天日本人轰炸上海,我掮了一箱书回老家鸿山避难。在家大概一个月后,我师傅邢长发也回到了无锡。我和师傅关系很好,师傅待我如兄弟,他一生就只收过我一个徒弟。他回无锡后,先到鸿山找我,把我带到了东亭他家里。
在东亭没几天,我师公、邢长发的师傅袁仁仪也从上海返回了无锡。
师公袁仁仪是无锡县羊尖严家桥人,严家桥是锡剧的发源地。师公是拉胡琴能手,早年自拉自唱《游码头》等滩簧戏,红遍无锡东乡。后来锡沪铁路开通,师公带了一把胡琴闯进上海,又成为红遍上海的第一代无锡滩簧艺人。师公在上海“大世界”演唱时,曾由美国的胜利唱机公司灌过留声机唱片。因为影响大,师公的朋友、“大世界”老板黄楚九还专门送了房子给师公在上海住。
师公这次回无锡,一是逃难,二是回老家祭祖,三是吃喜酒。他到无锡后,先来东亭,在徒弟邢长发家落落脚。
阿炳这时正好也在东亭老家。为什么会在东亭?因为无锡城也被日本人占领了。据说在城里时,有一天阿炳出光复门没有脱帽鞠躬,日军罚他在城门口站立了一个小时。阿炳气不过,就回了东亭。在老家,阿炳自编《祸根》,骂“东洋鬼子”,大概意思是:“说起新闻,话起新闻,新闻出勒,啥格场亨(无锡话:啥地方)?出在无锡,光复城门。来了几只,东洋疯狗,百姓进出,勿得安宁。这群疯狗,吃了中国白米,勿认识中国百姓,乱叫乱咬,伤害主人,实在可恨。我们四万万同胞,必须团结齐心,举起铁拳,歼灭疯狗,赶走鬼子,中国百姓,永保太平。”
在东亭,阿炳一般到街上的小菜场卖唱。这天上午,我和师傅邢长发、师公袁仁仪到东亭镇上的北街茶馆吃茶,我师母则去小菜场买菜。师母和阿炳也熟悉,并且欢喜听阿炳拉琴说唱。这天在菜场,师母和阿炳攀谈了几句,并且买了两只馒头送给阿炳。当阿炳得知我师母买菜是为了款待袁仁仪时,不禁喜出望外,因为阿炳知道,我师公袁仁仪是红遍上海的滩簧艺人,最主要的是胡琴拉得特别好。于是,阿炳当即便要跟我师母回去拜见袁仁仪。当他听说我们正在镇上的北街茶馆吃茶时,就马上赶到茶馆寻访。阿炳到茶馆时,我们叫的三碗“鱼肉双浇面”刚好端来,我就把我这碗先让给阿炳吃,但阿炳坚决不吃,嘴上还连说“吃过了,吃过了”。经师傅邢长发介绍,阿炳在茶馆初次认识了袁仁仪。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见到阿炳,他的“知趣”,我印象很深。
P4-6
导语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中国民间音乐家,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大师。他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已经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不朽经典。
黑陶著的《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精),书中的受访者中,有阿炳抚养过的非嫡亲孙女钟球娣,有1950年阿炳录音时的在场者黎松涛,有阿炳的邻居许忆和,有当年洞虚宫内常替阿炳买酒读报的道士华寅生,有与阿炳有着深厚交情的前辈锡剧艺人邹鹏,有20世纪50年代无锡《晓报》记者华钰麟,有无锡文物专家钱宗奎,有无锡第二代“小热昏”艺人尤茂盛、周仁娣夫妇,等等。
他们谈及了阿炳对音乐艺术的痴迷、日常生活的困顿、街头卖艺的点点滴滴、个人的成长经历等不同层面,他们这些血肉丰满的感性回忆,为我们摹绘出一幅逼近于真实的、在社会和人世的黑暗低处长久挣扎的盲人音乐家肖像。此前从未公开的阿炳全部户籍档案照片,也在本书中得到完整披露。
序言
失明者阿炳,长久地生活于社会和人世的黑暗低
处。然而,正是因为此种复杂的“低”,使他酿制并
最终为人类奉献出动人心弦的永恒音乐。
这位伟大的中国民间音乐家虽然辞世才半个多世
纪,但他的身世,在当年似乎就已语焉不详。这从杨
荫浏先生所撰《瞎子阿炳小传》《阿炳小传》的差异
中,可以得到佐证。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试图还原阿炳,追摹一幅
无限逼近于真实的阿炳肖像。为此,笔者通过数年寻
访,最终找到了多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
者。受访者们血肉丰满的感性回忆,也许,以单篇视
之,无法避免个人主观的烙印,但是,众多这样的回
忆集合在一起,我们是否能够这样判定:它们正在接
近着某种真实与客观。
表现盲人音乐家阿炳的出版物,此前已经有过数
种。不过仔细披览就会发现,它们均侧重于文学性的
叙写或个人化的阐释,以第一手资料反映阿炳真实面
貌的著作,至今阙如。
本书的写作,几乎是一种文化抢救,因为,书中
所有访谈对象的平均年龄,在本书初版时的2010年,
已经高达八十三岁。作为一名生活在阿炳故乡的作家
,写作此书,自觉是应该承担的一份责任。
感谢无锡市公安档案馆提供阿炳户籍档案照片。
感谢同事兼朋友汪自力的大力帮助。
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老人(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
):邹鹏、黎松寿、朱学津、费逵、华寅生、许忆和
、谈景清、张玉英、华钰麟、姚德云、钱宗奎、朱海
容、尤茂盛和周仁娣夫妇、尤武忠、钟球娣。
阿炳不朽!
传达并呈示了人类心灵颤动和精神图景的阿炳音
乐,不朽!
黑陶
内容推荐
黑陶著的《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精)》是一部反映民间音乐家阿炳真实面貌的“口述历史”著作,填补了中国音乐史的空白,谨以此书纪念阿炳诞辰125周年。本书作者通过数年寻访,对十六位亲眼见证过当年阿炳生活的知情者,作了深入访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2: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