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临涣集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世剑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李世剑,男,生于1958年3月,安徽省濉溪县临涣人。中共党员,专科学历。1978年参加教育工作,教书为生,后致力于教育教学管理,荣获“淮北市先进教师”称号。乡情浓郁,酷爱文学,业余写作。曾在《淮北日报》《淮北晨刊》《新安晚报》《安徽青年报》《安徽日报》《西藏法制报》《西藏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数百篇,已出版诗集《涣阳放歌》。现为淮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后记
诗集《涣阳放歌》出版后,曾得到乡里乡亲的
厚爱,我心中还有一些锦美之处没有完全表达,因
而又想激情四起,拿起笔来勾画我的散文集《临涣
集美》。不是吗?淮北作家协会不但把《涣阳放歌
》放在淮北新华书店的本土作家书架上,而且濉溪
县图书馆还作了收藏。其实这本诗集没有什么写作
技巧,更谈不上雅集。只能是一本为家乡、为乡邻
、为村庄而抒发的几行文字。既然能用诗歌的形式
表达乡情,更能用散文来为家乡歌唱。
没有了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我有对家乡的那份
热情、那份执着、那份感恩,在这个生我养我的淮
北平原,平凡得像泡浍的水一样年年月月地缓缓流
淌,特别是我的村子位于泡浍之间,我对她总有说
不完的激动与念想。这座历史文化古镇、美誉千年
的古镇临涣,每一处沧桑、每一处文化、每一步发
展,无不可歌可泣。我们咏叹她的物华天宝、人杰
地灵,咏叹她的文化积淀、风土人情,咏叹她的长
河落日、日月留名。她的历史曾让司马迁作记,她
的风情曾让孟浩然吟诗感动;她的豪迈曾让桓伊谱
出《梅花三弄》。一段悠悠的涣水,翻腾着静静的
茶文化;一座雄伟的土城墙,搅动着历史的沧桑;
一座古朴的文昌官,蕴藏着多少神情与悲壮。
纯朴的村落、纯朴的村民、纯朴的土地,发出
的乡音激荡悠扬,描出的图画地颂天赏,溢出的笑
脸神采飞扬。曾经的春夏秋冬、曾经的苦辣酸甜、
曾经的征程呼唤,都灌注在涣水两岸,都洋溢在临
涣的天空,都铭记在百姓心中。父母天地,乡情浓
郁。那一块块黄土地收获着奋斗者的精神财富,那
一条拥抱的泡浍流淌着有志者的豪情,那一朵朵鲜
花永远是勤奋者可爱的胸章。
饮一碗棒棒茶,抒写临涣的豪言壮志;弹一曲
《广陵散》,抒发临涣人的豪迈悲壮;听一段大鼓
书,看临涣人的舞蹈歌唱。古城酬志,涣水长流。
过去的过去了,但是我们迎来的是一个个翩翩起舞
的村庄、一块块青春向上的土地、一座座热情厚重
的千年古镇。我们感动无数为家乡日新月异变化做
出贡献的村民,我们感谢一任任为家乡翻天覆地巨
变而艰苦奋斗的公仆,我们感恩一缕缕这片土地上
恬静自然的风土人情。
临涣的每一块土地都是祖国的肌肤,每一条河
流都是祖国的血管,每一棵树都是祖国的秀发,每
时每刻都没有离开祖国的心脏。这里是好人的故乡
,这里是绿金的地方,这里是丰收的天堂。有诗有
歌,有舞有唱。舞起龙狮,一片海洋;唱起民歌,
欢乐悠扬;畅想未来,酬志满堂。每一个鼓点与中
国梦同步,每一声发音与新时代同拍。长出来的是
希望,收获了的是梦想。让那些拍客过瘾,让那些
作家手头发痒,让那些茶客醉卧在诗书的客房。
永远的深情,永远的挚爱,永远的呼唤。那就
用文字记下家乡的家长里短,记下家乡的历史风景
,记下家乡的追求梦想。留下文字让涣水流去,留
下标点让土地增荣,留下名字让子孙永生。
用真情记录临涣的过去与现在,用真心传唱临
涣的历史与梦想,用形象烘托临涣的天地与人民。
那是每一个临涣人的责任与担当,那是每一个临涣
人的开拓与掘荒。临涣立起牌坊歌颂勤劳的父老乡
村,临涣人理应用笔来为家乡歌唱。
真诚地感谢《为土地上的生灵而写》的知名作
家苗秀侠同志,她能在创作《大浍水》期间的百忙
之中抽暇为我作序,实在是一种荣誉。本书出版之
际,曾得到唐大山、王成志的相助,一并感谢。
目录
他用文字为一方文化代言(序)
上篇
涣水赋
铚城巍巍
美哉临涣
泡拥浍抱一河春
往来涣水
绿城春悠看临涣
天使小镇
临涣早景
赶临涣集
年集
年前年后逛临涣
赶会
二月二拾零
游临涣
水城临涣贯平原
灯塔
观星台
平原奇葩
飘香的小镇
茶味飘书香
冬茶小城热
茶味
茶文化的新亮点
茶事
茶记
溯源临涣酱菜
临涣落雪
临涣会客
风雨余大桥
暑天的惬意
一代名将卧临涣
向往临涣
临涣的方言趣事
中篇
南黎公园
莲与荷
黄里的麦黄杏
晨游南湖
葡萄园葡萄架
初秋的感觉
南湖赏菊
置身花丛
恩师朱萍
生活的修理与转换
小雪
说说家常饭
淮南淮北
约会黄山
赴约旌德
声声呼唤总关情
游逛
探春
秋吟
豆趣
春雨洒诗行
听诗
爱,用诗文歌唱
下篇
慈母往事
母亲与年
想起小葱拌豆腐
母亲仍在大门旁
美食麻盐
洋槐花香
麻窝子
梦见父亲
父亲节的礼物
说不尽的麦季
拉炭
架车子
那棵老枣树
庄东头那眼老井
忘不掉的牛屋
不能忘怀的暑假
换门
老屋情
撇不开的情怀
一瓢玉米面
小暑
茅草歌
洗澡
看电影
心事
随礼
乡味闲题
想念手机
俩抠
秋意
一手好字
怕见红芋又想见
记不清生日的人
情洒秋塘
不悔的跋涉
车奔月溪乡
后记
精彩页
泡拥浍抱一河春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大多数朋友利用这个难得的假期踏青访友去了。因为儿女两家团聚,我高高兴兴地抱着里孙外孙,享起天伦之乐。庆幸的是几个朋友小聚相邀,我只好从淮北返回临涣;非常愕然,几个朋友说换个空间,让你把握临涣的不一般。在这里,几十年已是我的家,没有把握不了的,心里蛮有把握。
其实不然。南阁东望,舟楫连连,鱼箱片片。看惯了泡浍的缓缓,只懂得河窄翻不了船。放眼望去,油菜花黄澄澄的亮,柳青垂影引得鸟儿歌唱。柳荫下带着草帽的钓鱼人不紧不慢,静等着鱼儿上钩。那种悠闲,好像胜过茶馆里的茶客。只有小船儿轻轻过去,自己才发现鱼儿没有上钩。打扰得鱼箱边那几只野鸭,不停地飞来飞去,惊动了水下的鱼和虾。还有那姑娘划过的轻轻橹声,自然不自然地惊动了岸边的钓神。
本来,泡河从西南奔来,一腔热情,会约炽情的浍水公子。好不容易选定了临涣。而化名涣水的浍河迟迟在南阁下打了漩,人们唤她回龙泉。是啊,她在张望,呼唤着她的泡妹。南阁脚下,观星台边,在众目睽睽的码头桥眼前,他们拥抱了。这可不要紧,自此风调雨顺,人杰地灵。风生水起灵杰地,翻天覆地推波澜。秦筑古城墙,唐建文昌宫。秦宋设县,铚城涣阳扬名,走出了骞叔、嵇康、桓伊……弹出了《梅花三弄》《广陵散》,唱出了淮北大鼓泗州戏……那茶,天天怡心;那菜,天天韵味;那客,天天醉人。辑录一段《涣水赋》,你会恍然大悟:泡浍宛如脐带,连豫皖于临涣。临涣似明珠,立淮北平原。涣水自古驰名,悠悠临城绕转。历史文化古镇,灵运于濉、永、宿、涡、蒙之间。涣水风平浪静,却迤逦无边。四方百姓,蒙浴其恩泽;八方际人,醉赏其奇观。
河架插花、码头、余大桥古韵悠长,水生回龙、珍珠、饮马泉泉泉留香。“千年传胜地,五色丽春波。”“濉涣文章地,两岸多奇才。”名相骞叔功高无量,七贤嵇康大名鼎鼎;三戴爷仨余音流长,武祯父子物本难忘。孟浩然立马柳下吟诗会友,自居易携五爱子诗文作对。刘辽逸名译《战争与和平》,李世然《祖国万岁》永回响。“泡浍增光”,历数不尽。
历史悠远,名垂千秋。梁普通元年置郡,北齐天保元年为县。铚城夜转亳州传说留古训,石老爷深夜里留话为名鉴。三国曹操屯粮智开仓沟,张乐行临涣大捷闪金光。朱务平建独立党总支,陈海仙办乡村师范。刘之芜抗日当奇兵,徐凤笑革命不畏艰。胸怀大志,为民解难。化水深火热,点革命烽火。
国宝文昌宫,名扬全天下。刘、邓、陈、粟、谭,五虎彪大将。淮海战役亮剑,以少胜多空前。开国安邦,千秋宏业。树后人榜样,立馆长怀缅。爱国主义基地,红色旅游胜地。礼拜文昌宫,感悟后业兴。“永镇河山”,千载绵长。
涣水绕城,两岸花树争荣;水泽垄亩,万亩麦豆流金。土城国宝,日月轮换,饱经沧桑。陈胜吴广旌旗插遍,留存《史记》日夜翻卷。方方正正十二里,移步总有春秋念。烽火台遗迹连连烟火,点将台依然器宇轩昂,凤凰台歌舞至今绕梁。护城河留念往年事,土城墙惦记兴与亡。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城相连,万事足成。
水灵奇观一处,风光秀色多时。涣水北岸聚老味:老街、老巷、老茶馆。“千年不绝,源远流长,堆杯不流,沸不溢锅。”茶馆几十家,淮北之鲜见。品茶聊天,推杯换盏。缕缕茶香,余味不断。舒神清心,解疲提神;延年益寿,民风无边。“瓜风送香气,蜂蝶乱飞云,食之包瓜后,忘却故乡人。”水煮羊肉汤,喝过终难忘。培制烧饼,香酥绵延。喝一碗棒棒茶,唱一段大鼓腔,舞起狮子龙灯,精神万世独爽。
物华天宝,赖涣水之滋养;春华秋实,承慈母之厚恩。濉阜铁路桥如彩虹天堑南北,乌龙驰载人物笑游神州风景。萧准公路连五湖四海,无水长河接物阜民强。扬帆已将立潮头,两岸尽是工业园。筑闸蓄秀水,网箱渔歌甜。达天意,重塑新临涣;顺民意,聚慧大观园。春临临涣,生机盎然。齐宏村西递,要胜台儿庄。涣水长流,秀美无边。涣水悠,涣水长,涣水处处溅春光;临涣秀,临涣美,临涣时时飞凤凰。
水上人家,船上会友。诗赋是会友的佳餐,朋友尝到很新鲜。但是,更新鲜的是银鱼、河蚌、泥鳅、麻虾、螃蟹、鲤鱼、鲫鱼……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坐落在美丽富饶淮北平原的临涣,是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千年古镇。这里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文昌宫、古城墙,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延续时代较长、跨越朝代较多、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的古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今的泡浍如画,临涣游人如织,不能不感叹泡拥浍抱一河春,淮北平原景满天。
P9-11
导语
李世剑著的散文集《临涣集美》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主要写临涣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大多数篇名里面,都镶有“临涣”二字。临涣的棒棒茶,临涣的集市,临涣的大鼓书,临涣的方言趣事,临涣的自然美景,临涣的老街古巷老茶馆,临涣的历史传说、风土民情,还有临涣的特产酱菜、马蹄烧饼、培乳肉、羊肉汤等,经过李世剑文字的描绘,显得活色生香。中部的篇章,以写景抒情为主,无论是南湖赏菊,还是公园观荷,抑或在田野看麦子开花、杏子结果,皆描摹细腻,形象生动。下部是写亲情乡情和村人村事的。相较于前面两部分而言,下部的文字以质朴感人见长,尤其是关于母亲的文字。
序言
他用文字为一方文化代言
苗秀侠
临涣是座古镇,有千年以上历史。临涣有故事
,有传说,有人物。这些年,临涣一直在我的仰慕
之中。前年我在宿州挂职,看到当地朋友不止一次
在微信里晒临涣的老茶馆、棒棒茶、汗烟袋,诱得
我N次跃跃欲动,但还是忍住没去。我想以一个特别
的方式走进古镇。这个机会,在2017年初秋莅临。
完成三部乡土长篇小说的写作之后,我的第四部长
篇小说《大浍水》,获得了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
项目的扶持,而定点的地方,正是我魂牵梦萦念叨
不止的古镇临涣。当踏着凉薄的秋雨,情怯意浓地
走进临涣老街,被怡心锃城老茶楼倔强高昂的廊檐
遥遥相迎,我情不能抑地和古镇来了个千年等一回
的拥抱。然后,我开始了在古镇临涣的走访,并认
识了临涣土生土长的作家李世剑老师。虽是初识,
却一点不见生分。毫不夸张地说,李世剑的散文,
开启了我认识临涣的窗口。在几个月的深入生活当
中,李老师就是称职的“地导”,老城墙、老街道
、老茶楼、老字号,以及那些背景和传说,他随意
说出时,就是一篇篇精美的散文。我心里诧异:这
位李老师,他怎么把临涣研读得这么到家呢?待我
仔细品读他这部散文集,才恍然大悟,敢情李老师
数年来,一直在用心搜集着临涣的文化和历史,并
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家乡的文化代言呢。李
世剑的散文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主要写
临涣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大多数篇名里面,都
镶有“临涣”二字。临涣的棒棒茶,临涣的集市,
临涣的大鼓书,临涣的方言趣事,临涣的自然美景
,临涣的老街古巷老茶馆,临涣的历史传说、风土
民情,还有临涣的特产酱菜、马蹄烧饼、培乳肉、
羊肉汤等,经过李世剑文字的描绘,显得活色生香
。而开篇富有文采的《涣水赋》,于纵横捭阂的吁
叹里,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定位发出了强劲的呐喊。
“三国曹操屯粮智开仓沟,张乐行临涣大捷闪金光
。朱务平建独立党总支,陈海仙办乡村师范。刘之
芜抗日当奇兵,徐凤笑革命不畏残。”每一句话,
都是一个典故,所蕴含的历史的纵深和厚重,读之
令人回味无穷。中部的篇章,以写景抒情为主,无
论是南湖赏菊,还是公园观荷,抑或在田野看麦子
开花、杏子结果,皆描摹细腻,形象生动。写美食
的文字,令人舌下生津;写山川河流的壮美,气势
宏阔;写皖山皖水的瑰丽,张弛有度。江南山水的
妩媚,淮北沃野的粗犷,黄山风光的险峻,旌德徽
韵的婉约,皆在李世剑的笔下,得以诗意呈现。散
文集的下部,是写亲情乡情和村人村事的。相较于
前面两部分而言,下部的文字以质朴感人见长,尤
其是关于母亲的文字。母亲的贤良聪慧,母亲的心
灵手巧,母亲的乐善好施,母亲的宽容大度,于清
洁明澈的字里行间溢出,还原给读者一位平凡而伟
大的母亲形象。而写父亲的文字,则突显了父亲的
忍屈受累、勤劳质朴。还有村庄里的老井、农人最
好的伙伴架车子、生产队的牛屋等,皆打上旧时光
的烙印,透视出一股岁月的沧桑。纵观李世剑的散
文,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用心,真情,形象
。用心作文的好处是,文字可以完全供你所用,装
点着你要抒发的情感、你要描绘的四季风物、你所
表述的观点。李世剑的散文,“用心”的功课做得
很足,这从他第一部写临涣的文字里可见一斑。“
涣水绕城,两岸花树争荣;水泽垄田,万亩麦豆流
金。”“巍巍钰城,千秋闻名。地利人和,独厚于
天。一城抱泡浍,虎踞大平原。”这些有力度的文
字,铸造了文本的骨骼,使文章显出应有的博大和
意韵。临涣是座古镇,发生在古镇的事件和传奇,
数不胜数,无论是有史料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
给古镇带来神奇的魅力。李世剑用心搜集有关古镇
的文字,以生花之妙笔,把家乡的旧城新瓦、老街
古巷和民生民情,写得栩栩如生,引起世人瞩目。
李世剑写亲情乡情的散文,情切而节制。“真情”
是散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有真情的文字,才
是饱满的,有感染力的。行文间蓄满真情,就如多
汁的蜜桃,明媚、透亮而富合营养。有营养的文字
,才是好文字。李世剑有许多这样富含维生素的好
文字,很为这部散文集“撑场子”:“母亲没有文
化,个子不高,白净净的,头窝着纂,小小的脚,
可她的力量一生也未用完。”“梦中见到父亲,他
微笑着,扑哧扑哧地吸着老烟袋,两眼炯炯有神,
又好像自言自语,今年又是好收成。”“西南风把
我们吹得口干舌燥,汗流不止,背心贴在身上,背
着一粪箕子的麦茬寸步难行。心里却充满着成功的
喜悦,很有成就感。”李世剑的文字信手拈来,浑
然天成,直抒胸臆,直抵人心。散文写作有多种风
格,可以清新,可以凝重,可以喜悦,可以悲伤,
可以骨感,可以丰腴,形式不拘一格,就好比绘画
,写意有写意的好,工笔有工笔的妙。中国散文的
优秀传统,是忌长喜短,提倡竹简精神,有人说,
简洁和精练是才华的姐妹。在见真功夫的简约文字
里面,大气的文风、形象的描述,会使文本显出不
一般的韵味。李世剑的作品里,有许多这样的文字
:“满枝招展,你挤着我,我挤着你,团团地拧在
一块,展示着自然美、风光美。”“在瓜棚里,在
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
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
黄的玉米棒子啃。”形象而生动的语言,给作品带
来灵动之美,使文章富于内涵和张力。题材的广泛
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是李世剑散文的特点之
一。他以敏锐的思维,洞察历史,观照现实,追寻
思想,思考人生,描绘新人新事,讴歌时代新生活
,以其真挚性和丰富性,使文本呈现出一派多姿多
彩、花团锦簇的景象。窃以为,散文是所有文体中
最自由、妩媚,最调皮、灵动的文学形式,同时,
散文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日常性。词汇是公共资源
,如何以散文的形式消费它?每位写作者,都有自
己的定位。有什么样的文采、境界、学养和智慧,
便会生成什么样的文章。魏文帝曹子桓文学建树颇
深,他给文章的定位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可见,好的文章关乎国家社稷、人民安稳,是
一件伟大的事业。平常之人,虽不能以一篇文章改
变时代,但好作品就像熨帖脾胃的临涣棒棒茶,给
阅读它的人,带来开智润心的效果。李世剑的散文
,便是如此。他以真诚之心、厚朴之道,为一方文
化代言,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远远超过文字本
身,这最令人欣慰。
2018年4月25日
内容推荐
李世剑著的这本《临涣集美》主要反映濉溪县临涣地区的风土人情,反映临涣的文化与历史,歌颂淮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与变化,特别是临涣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书中对于淮北的景观做了较好的描述,不管是麦子开花、杏子结果,还是南湖赏菊、公园观荷,文字皆细腻生动、张弛有度。书中侧重点在乡情亲情方面,歌颂母爱,歌颂家乡,歌颂生活。本书还形象地记录了临涣的文化与历史、风土与人情;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美、风光美。书中讴歌时代新生活,洋溢着幸福的墨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