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梁漱溟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选编汇集了梁漱溟先生对自己生平、历史及交友的各类文字分‘我的生平’、‘我的人生态度’‘我的主要经历’‘我的主要著作’‘怀念师友’‘思念亲人及家书选录’‘暮年有感’等7个部分基本勾勒出梁漱溟的对自我认识的方方面面 不啻于一本'准自传'之作。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目录
第一辑 我的生平
我的自学小史
自述
我的家世与生平行事
第二辑 我的人生态度
我是怎样一个人?
我的过去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
我早年思想演变的一大关键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如何成为今天的我
第三辑 我的主要经历
值得感念的岁月
我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简略回顾
我努力的是什么――抗战以来自述
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赴香港创办民盟言论机关'光明报'前后
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
抗战胜利后我奔走国共和谈的经过
为全国团结合作而奔走
回忆参加调差国民党暗杀李闻案
我的努力与反省
再忆初访延安
追记在延安北京迭次和的谈话
批孔运动以来我在学习会上的发言及其经过述略
敬答一切爱护我的朋友 我将这样地参加批孔运动
第四辑 我的主要著作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乡村建设理论》自序
《中国文化要义》自序
《人心与人生》书成自记
第五辑 怀念师友
纪念蔡元培先生
纪念梁启超先生
回忆先生
伍庸伯先生传略
怀念熊十力先生
略记当年师友会合之缘
有关师友同住共学的记述三则
第六辑 思念亲人及家书选录
思亲记
悼亡室黄靖贤夫人
家书选录
第七辑 暮年有感
老来回忆此生
谈乐天知命
附录一 敌后游记区域日志-1957年9月编次
附录二 美国学者艾恺访谈录-摘录
附录三 梁漱溟年谱简编
增订再版本编后记
导语
幼年不学四书五经,而入洋学堂,念《英文初阶》《地球韵言》,身后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国学大师”;
两度欲自杀,一度想出家;哀民生疾苦,叹“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积极入世求解中国与人生两大问题;
24岁以中学学历登北大讲坛,教授印度哲学;7年后,主动辞去教职,投身新教育和乡村建设;
巡历抗战游击区8个月,敌兵围堵,飞机轰炸,数次险死还生,始终泰然自若;
发起民主同盟,调查李闻惨案,力促国共和谈,奔走8年,被称之为“中国的甘地”;
与毛泽东几次通宵长谈,激辩中国道路;1953年向最高领袖“要雅量”,成“反面教员”;
只批林不批孔,再遭全国性大批斗而不改初衷,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文革”抄家,资料全无,仍笔耕不辍;1975年《人心与人生》完稿,前后费时约50年,称“使命完毕,可以去矣”。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编选梁培宽父梁漱溟的自述文录五次,前后有二十七个年头(1985—2013)之久。相信你能从书中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梁漱溟的自传故事。
后记
增订再版本编后记
1985年,我首次将先父梁漱溟的自述性文字编选
结集出版(1987年漓江出版社,书名《我的努力与反
省》)。如今2013年,又经手这一增订再版本的事,
这已是编选先父的“自述文录”的第五次了。五次五
个版本,先后多有增删改变。历次改变只有一个目的
:以先父自己的文字,编选成一本他的“自传”。这
里的自传二字当然只是借用;就其内容与作用而言,
大体类似于自传而已。这样或可有些补救先父不曾自
己动笔,写出一本真正的自传的遗憾。
目前出版的“梁漱溟传”一类的作品,数目不少
,它们据以写成的材料都相差不多,但对这些材料的
运用与“解读”就显出了许多差别。将这些差别加以
对照比较,是件有意义的事,可惜的是自己总无时间
去做。
现在这本增订再版的先父自述文录问世了。它自
然具有一些独特之处,如某些重要的事件因个人亲历
而了解的内幕,个人内心思想活动的深入自我剖析,
所有文字一概出于“传主”之手,等等,这都是由他
人所撰写的有关梁漱溟的传记类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读者不妨在阅读其他有关梁漱溟的传记类作品
时,又读一读这本他的自述文录,或不无助益。如果
读者还有兴趣,也可以浏览一下《忆往谈旧录》《我
与中国民主同盟》,以及《这个世界会好吗》(晚年
口述)等先父著述,也会有所收获。因为这几本书中
,先父对一些重要经历,如参与创建中国民主同盟,
奔走国共合作建国等,有更多更详尽的叙述,对数十
年间因奔走国是而直接交往的各界人士也有认识深入
的介绍。而这些都是自述文录一书难于囊括的。
编选先父的自述文录五次,前后有二十七个年头
(1985—2013)之久。这段岁月似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
逝了,而自己已步入暮年,可尚有些整理编辑先父著
述的工作有待完成。希望再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容我
做最后的努力。
梁培宽记于北大承泽园
2013年2月25日
时年八十有八
书评(媒体评论)
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人不唯上
、唯书、唯经、唯典?梁先生是一个我一生中所见到
的最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
话的人。
——费孝通
梁先生是我一辈子见过的唯一的表里如一的人。
——『美』艾恺
既非马克思,又非秦始皇。民国第一大儒,桂林
君子梁。有益的思想者,无言的乌托邦。孔孟为其信
仰,宪政是其主张。致力第三道路,乡建实非所长,
政坛成败如浮云,身后道德文章。
——奏晖
精彩页
二、我的父亲
遂成我之自学的,完全是我父亲。所以必要叙明我父亲之为人和他对我的教育。
吾父是一秉性笃实的人,而不是一天资高明的人。他做学问没有过人的才思;他做事情更不以才略见长。他与母亲一样天生的忠厚;只他用心周匝细密,又磨炼于寒苦生活之中,好像比别人能干许多。他心里相当精明,但很少见之于行事。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身侠骨。
因其非天资高明的人,所以思想不超脱。因其秉性笃实而用心精细,所以遇事认真。因为有豪侠气,所以行为只是端正,而并不拘谨。他最看重事功,而不免忽视学问。前人所说“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的话,正好点出我父一副心肝。——我最初的思想和作人,受父亲影响,亦就是这么一路(尚侠、认真、不超脱)。
父亲对我完全是宽放的。小时候,只记得大哥挨过打,这亦是很少的事。我则在整个记忆中,一次亦没有过。但我似乎并不是不“该打”的孩子。我是既呆笨,又执拗的。他亦很少正言厉色地教训过我们。我受父亲影响,并不是受了许多教训,而毋宁说是受一些暗示。我在父亲面前,完全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压迫。他从未以端凝严肃的神气对儿童或少年人。我很早入学堂,所以亦没有从父亲受读。
十岁前后(七八岁至十二三岁)所受父亲的教育,大多是下列三项:一是讲戏,父亲平日喜看京戏,即以戏中故事情节讲给儿女听。一是携同出街,购买日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其意盖在练习经理事物,懂得社会人情。一是关于卫生或其他的许多嘱咐;总要儿童知道如何照料自己身体。例如:
正当出汗之时,不要脱衣服;待汗稍止,气稍定再脱去。
不要坐在当风地方,如窗口、门口、过道等处。
太热或太冷的汤水不要喝,太燥太腻的食物不可多吃。
光线不足,不要看书。
诸如此类之嘱告或指点,极其多,并且随时随地不放松。
还记得九岁时,有一次我自己积蓄的一小串钱(那时所用铜钱有小孔,例以麻线贯串之),忽然不见。各处寻问,并向人吵闹,终不可得。隔一天,父亲于庭前桃树枝上发现之,心知是我自家遗忘,并不责斥,亦不喊我来看。他却在纸条上写了一段文字,大略说:
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树枝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
吵闹不休。次日,其父亲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
其糊涂云云。写后交与我看,亦不做声。我看了,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怀惭意。——即此事亦见先父所给我教育之一斑。
到十四岁以后,我胸中渐渐自有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之行事。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十七八九岁时,有些关系颇大之事,他仍然不加干涉,而听我去。就在他不干涉之中,成就了我的自学。那些事例,待后面即可叙述到。
三、一个瘠弱而又呆笨的孩子
我自幼瘠瘦多病,气力微弱;未到天寒,手足已然不温。亲长皆觉得,此儿怕不会长命的。五六岁时,每患头晕目眩,一时天旋地转,坐立不稳,必须安卧始得;七八岁后,虽亦跳掷玩耍,总不如人家活泼勇健。在小学里读书,一次盘杠子跌下地来,用药方才复苏,以后更不敢轻试。在中学时,常常看着同学打球踢球,而不能参加。人家打罢踢罢了,我方敢一个人来试一试。又因为爱用思想,神情颜色皆不像一个少年。同学给我一个外号“小老哥”。——广东人呼小孩原如此的;但北京人说来,则是嘲笑话了。
却不料后来,年纪长大,我倒很少生病。三十以后,愈见坚实;寒暖饥饱,不以为意。素食至今满三十年,亦没有什么营养不足问题。每闻朋友同侪或患遗精,或患痔血,或胃病,或脚气病;在我一切都没有。若以体质精力来相较,反而为朋辈所不及。久别之友,十几年以至二十几年不相见者,每都说我现在还同以前一个样子,不见改变,因而人多称赞我有修养。其实,我亦不知道我有什么修养。不过平生嗜欲最淡,一切无所好。同时,在生活习惯上,比较旁人多自知注意一点罢了。
小时候,我不但瘠弱,并且很呆笨的。约莫六岁了,自己还不会穿裤子。因裤上有带条,要从背后系引到前面来,打一结扣,而我不会。一次早起,母亲隔屋喊我,为何还不起床。我大声气愤地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招引得家里人都笑了。原来天天要妹妹替我打这结扣才行。
十岁前后,在小学里的课业成绩,比一些同学都较差。虽不是极劣,总是中等以下。到十四岁入中学,我的智力乃见发达,课业成绩间有在前三名者。大体说来,我只是平常资质,没有过人之才。在学校时,不算特别勤学;出学校后,亦未用过苦功。只平素心理上,自己总有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不肯让一天光阴随便马虎过去。
四、经过两度家塾四个小学
我于六岁开始读书,是经一位孟老师在家里教的。那时课儿童,入手多是《三字经》、《百家姓》,取其容易上口成诵。接着就要读四书五经了。我在《三字经》之后,即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