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汤姆·索耶历险记(原版经典插图)/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马克·吐温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马克·吐温著的《汤姆·索耶历险记(原版经典插图)》讲述顽皮少年汤姆·索耶有着所有男孩子爱玩、爱闹、爱冒险的天性。每天,他都能为自己的生活找到新的乐子。一天,汤姆与朋友乔·哈珀以及镇上的流浪少年哈克·芬一起,驾着一只小木筏来到一座岛上,过上了“海盗”的生活。当人们以为他们已不幸遇难的时候,他们又都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回到家的汤姆并未因此安分,而是与朋友们展开了新的冒险。
目录
第一章 汤姆贪玩好斗、东躲西藏
第二章 光荣的刷墙手
第三章 忙于打仗和恋爱
第四章 在主日学校里大出风头
第五章 老虎钳甲虫和小狗
第六章 汤姆遇见贝琪
第七章 赛扁虱与伤心事
第八章 当个胆大包天的海盗
第九章 墓地里的悲剧
第十章 狗叫声与不祥之兆
第十一章 汤姆受到良心的谴责
第十二章 猫与止痛药
第十三章 海盗帮扬帆出航
第十四章 快乐的海盗生活
第十五章 汤姆偷偷溜回家探望姨妈
第十六章 第一次抽烟——“我把刀子弄丢了
第十七章 海盗们参加自己的葬礼
第十八章 汤姆透露梦中的秘密
第十九章 自食苦果
第二十章 汤姆代贝琪受罚
第二十一章 朗诵比赛与校长的金漆秃头
第二十二章 哈克·芬引用《圣经》
第二十三章 穆夫·波特获救
第二十四章 白天上天堂,夜晚下地狱
第二十五章 寻找地下财宝
第二十六章 真强盗找到了一箱金币
第二十七章 提心吊胆的跟踪
第二十八章 印江·乔的老窝
第二十九章 哈克冒险救寡妇
第三十章 汤姆和贝琪还留在山洞里
第三十一章 找到的人又失踪了
第三十二章 “快来看!他们俩被找回来了!
第三十三章 印江·乔的命运
第三十四章 好大的一堆金币
第三十五章 体面的哈克加入强盗帮
尾声
序言
俞东明 陈海庆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密
苏里州有一个非常偏僻的村镇,叫弗罗里达。当时
这个村镇又小又穷,只有两条街道和一些小巷子。
那街道最长也不过几百码,下雨天街巷内泥泞难行
,如果半月不下雨便尘土飞扬。街道两旁的房子大
都是用整根原木搭成的,歪歪扭扭、零乱不堪。就
在一八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该村的约翰·马歇尔
·克列门斯家又诞生了一个小生命,这个小生命的
到来打破了该村只有一百人的纪录。他就是后来闻
名世界的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思
·克莱门斯。他的父亲约翰·马歇尔·克莱门斯是
当地的一位法官,收入菲薄。这位法官曾经购买了
约十万公顷的土地,梦想这块土地有朝一日能成为
儿女们的生财宝地,谁知没过多久就被一八三四年
爆发的巨大金融危机冲击一空。从此他变得性情孤
傲、沉默寡言。马克·吐温的母亲简·兰普顿的性
格与他父亲大不相同。她虽然跟着丈夫受了不少磨
难,但心胸宽广、热情开朗、心地善良,在她的胸
怀里悲伤的人能找到安慰,幸福的人能得到祝福。
她对待朋友、同事和佣人一视同仁,从不抱个人偏
见。在这一点上马克·吐温受母亲的影响最深。
马克·吐温四岁半开始上学,学校就设在村边
一片新开辟的空地上。这个时期的他对一切都充满
了好奇和兴趣,那对蓝蓝的眼睛闪动着大胆和机智
的光芒。每逢礼拜天或节假日,马克·吐温不愿待
在家里,他喜欢和伙伴们一起到伯父的农庄去玩。
那里有山有水,有神秘的树林。
每当走到那清新的野外,大自然的魔力便把这
颗年幼的心灵吸引住了:那树林深处庄严而神秘的
气氛,那泥土的气息,那野花的清香,那雨后一簇
簇树叶的光泽,那一阵阵风吹过后雨水的滴答声,
那啄木鸟的咚咚啄木声,那丛林中野鸡的低鸣声,
那受惊的小动物从草丛、灌木中疾窜而过的身影,
还有那山鹰在空中时而高飞时而盘旋、用刚劲有力
的翅膀衬托出蓝天一片的情景……这一切有声的和
无声的景象编织成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使他心旷
神怡!晚上在伯父的住处,马克·吐温和伙伴们围
着炉火一边吃着野果子,一边听黑人丹尼尔大叔讲
令人好奇又有点害怕的神话故事,一讲就是好几个
。丹尼尔大叔很喜欢马克·吐温,马克·吐温也很
喜欢他,因为他肚子里的故事就像秋天成熟的葡萄
,一串一串的,真有意思!
霍尔太太是来自新英格兰的中年妇女,也是马
克·吐温的第一位教师,她严肃认真,一举一动都
要照章办事,既死板又固执。每次上课前她总是先
做祷告。刚开始马克·吐温还饶有兴趣地去听,但
他渐渐就腻烦了,认为《圣经》上的那套东西都是
骗人的把戏!马克·吐温小时候是家中最顽皮的孩
子,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叫他母亲简直没办法
。为了教育儿子,母亲想出了一个办法,让马克·
吐温每个礼拜天都去教堂忏悔。马克·吐温对教堂
早就厌倦了,为了不让母亲生气只好当面答应,但
一出家门就溜到别处去玩了。母亲对马克·吐温的
行动总是不放心,每当儿子回来,总要询问一下教
堂的情况,并考查儿子,让他复述牧师念诵的《圣
经》中的章节。这难不倒马克·吐温,他早就在学
校里把《圣经》背得滚瓜烂熟了,随便挑出一段就
能八九不离十地复述出来。他就用这种办法来蒙混
过关。
然而,生活并不是天真烂漫的,道路也不总是
一帆风顺的。就在马克·吐温十二岁那年,父亲患
病去世了,剩下母亲一人拉扯着四个未成年的孩子
。全家只有靠十五岁的哥哥奥里恩在一家印刷厂劳
动来养家糊口,但他挣的钱根本养活不了全家。为
了分担母亲和哥哥的忧愁,马克·吐温没等小学毕
业就中途辍学,走上了自谋生路的道路。他先是在
汉尼堡《信使报》报馆当学徒,做送报人和排字工
人,老板只管吃穿,不发工钱。后来他又只身来到
纽约,在一些报馆做临时工,工钱少得可怜。在这
期间他还去过费城、华盛顿等几个城市,同样是以
打零工、做排字工为生,挣来的钱除了吃饭和缴房
租外,连回家的路费都付不起。虽然生活没有保障
,但是马克·吐温并没有向困难屈服。在打工之余
他没有放弃读书学习,他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不高,
决心要在生活中发奋学习。他经常利用在报馆排字
的方便,阅读文学名著和期刊杂志。
马克·吐温生长在密西西比河畔,从小就迷恋
河上的生活,渴望当一名水手。当时正值南北战争
前夕,美国经济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工商
贸易蓬勃发展。作为贯通美国南北交通的密西西比
河正处于贸易运输的繁忙地段。马克·吐温后来做
了一名水手,他热爱船上的生活和航运事业,对技
术精益求精,虚心向船长和老工人求教,平时对水
陆观察也十分细心。他对航行中的旋涡、激流和暗
礁都了如指掌,不久被提升为领航员。他的笔名
Mark Twin(马克·吐温)就是来自这段生活经历。当
时在河上航行,水手们测量水位时常常向领航员高
喊“Mark Twin”,意思是“记下,两浔①”,表明
平安无事,领航员可以大胆地领航,密西西比河上
的生活还使他耳闻目睹了当时社会中市侩、赌棍、
奸商、歹徒和流氓为金钱而玩弄的种种欺骗和敲诈
勒索的勾当,使他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此外,密
西西比河上的自然风光陶冶了马克·吐温的情操。
两岸丛林茂密,陡峭山崖上的瀑布就像一条条白链
从云雾中直挂下来,犹如仙境一般……这一段生活
经历成为他后来写作的主要素材之一。他的著名长
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
险记》和《在密西西比河上》都展现了这一背景,
里面的人物、地点、事件等也取之于这一丰富多彩
的生活经历。
《汤姆·索耶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马克·
吐温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
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渴望建功立业
的汤姆和哈克怎样冲破家庭、宗教和陈腐刻板的教
育制度的束缚,从游戏和冒险中寻找他们在生活中
找不到的自由和浪漫的故事。主人公汤姆在很多方
面带有作者童年的影子。汤姆和哈克都是伸张正义
、善良勇敢、自尊要强的孩子,这些在当时社会中
被人们看做是“调皮捣蛋”、“没有礼貌”、“不
懂规矩”的毛孩子,在作者的笔下,却变得富有朝
气、乐于助人、智勇双全、不畏艰险,成为了十分
可爱的少年。主人公对一切与教会有关的清规戒律
都感到无法忍受,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反对刻板
的戒律和规矩。他们追求自由自在、具有少年生活
特点的娱乐和冒险,通过扮演海盗、强盗等来实现
自己天真烂漫、自由轻松的生活理想。马克·吐温
以丰富深厚的激情,把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和一举
一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此外,作者还运
用幽默手法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陋俗、社会机
构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鞭挞了社会上的一些丑
恶现象。作者讽刺与幽默的语言特色在这部小说中
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遵照作品原本的语言特
点、语言结构和谋篇布局来进行翻译,这样做能更
好地体现作品原有的风貌,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奉献
原汁原味的著名作品。
这部小说由俞东明和陈海庆合译,最后由俞东
明审校全部译稿。
导语
小说主人公汤姆·索耶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马克·吐温著的《汤姆·索耶历险记(原版经典插图)》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书评(媒体评论)
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
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
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美国作家 海伦·凯勒
全世界广受欢迎的故事之一,也是美国现代文
学的源头。
——美国作家 海明威
不只是孩子,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高级儿
童读物。
——俄国评论家 别林斯基
精彩页
第一章 汤姆贪玩好斗、东躲西藏
“汤姆!”
没人回答。
“汤姆!”
又没人回答。
“我真不明白这孩子跑哪儿去了。汤姆,我在叫你!”
还是没人回答。
老太太把眼镜往下一移,从眼镜上面朝屋内四处张望了一下;然后她又把眼镜往上一抬,从眼镜下面往屋外瞧。她平时难得甚至压根儿就不通过镜片去瞧孩子这样小的东西。老太太的这副眼镜做工考究,是她打心眼里得意的东西,她定做的这副眼镜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派头”——她即便戴上两块火炉盖也照样能看清楚东西。老太太一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了,然后便开始嚷嚷,口气虽不太凶,但嗓门大得足以使屋里的家具都听得见:
“哼,我敢打赌,要是逮着了你,我就会……”
她没有把话说完,因为这时她正弯腰用扫帚往床底乱捅,而每捅几下都需喘口气。但除了捅出来一只猫,她一无所获。
“我从未见过这么淘气的孩子!”
老太太走到门口,打量着院子里的西红柿蔓和曼陀罗草丛,还是不见汤姆。于是她提高了嗓门,大声喊道:
“汤姆,你出来!”
老太太背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声,她转身刚好抓住一个小孩的衣角,并顺势抓住了衣服的主人,使他无法逃脱。
“哈哈!我本该想到那储藏间的。你在里面干什么?”
“没干什么。”
“没干什么?瞧你这双手,再瞧瞧你的嘴,那上面是什么印子?”
“我不知道,姨妈。”
“哼,我可知道,那是果酱,肯定是果酱。我说过多少回了,你如果再碰那瓶果酱,我就剥了你的皮。把那鞭子递给我。”
鞭子在空中摇晃着——大难快临头了!
“哎呀!瞧你背后,姨妈!”
老太太倏地转过身去,撩起了她的裙子以防不测。那小家伙趁机一溜烟跑了,翻过那高高的木板围墙,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波莉姨妈站着愣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轻声笑了出来。
“该死的小子,我怎么就学不会新东西呢?他跟我玩这鬼把戏不是第一次了,可我这次又上当了。老糊涂才是最大的傻瓜。俗话说得好,老狗学不会新把戏。我的天哪,他两天里从不玩同一个花招,你怎能预料到他的新花样?他似乎心里清楚,该把我折磨多久才会惹我发怒。他也知道只要能让我消消气,惹我笑一笑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我就不会揍他了。我对这孩子没尽到责任,上帝知道,这可是大实话。《圣经》上说得好,小孩不揍不成器。我知道,我们这是在作孽,也是在加重我们两人的痛苦。这小子一肚子鬼点子,可我的天哪!他可是我死去的姐姐的孩子呀,可怜的小家伙。不知怎么的,我总是不忍心揍他。每次我饶了他,我的良心就会受折磨;而每回我打他时,我这老太婆的心都快被伤透了。唉,正如《圣经》所说,人为女人所生,来日无多,麻烦多多。我琢磨情形确实如此。今天下午,他若逃学,明天我非得罚他千活不可。要他星期六干活是很难的,因为其他男孩都在度周末。他最讨厌千活,可我得尽一份责任,要不我就把他给毁了。”
汤姆果真逃了学,而且玩得很开心。他回家时刚好赶上帮那个黑人小男孩吉姆锯第二天要烧的木材,劈些烧晚饭用的引火柴。他好歹赶上了把他的那些冒险故事讲给吉姆听,这使得吉姆只干完了四分之三的活儿。而汤姆的弟弟锡德(事实上他们并非亲兄弟)已快干完自己那份活儿(捡木材碎片)了。他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从不瞎冒险、调皮捣蛋。
汤姆吃着晚饭,一有机会就偷糖吃。波莉姨妈这时问了汤姆一些很狡猾、很深刻的问题,想引他上钩,说出一些于己不利的实话。跟其他许多心地单纯的人一样,虚荣心使她相信自己有玩弄计谋的天赋,爱把她那些一眼就能被人识破的小聪明当做什么了不起的锦囊妙计。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