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兴亡三百年(共7册)(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觉仁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作者简介

王觉仁,作家,编剧,传统文化研究者,迄今已出版作品500余万字,代表作《血腥的盛唐》(七卷)、《王阳明心学》常年位居同类畅销书榜前列,另有独立原创编剧电视连续剧《上官婉儿》。多年精研中国历史文化,通过查阅大量史料,潜心考证《兰亭序》之谜,著成《兰亭序杀局》一书。

目录

大唐兴亡三百年

第一章 山河崩裂

第二章 潜伏的李渊,强悍的李渊

第三章 李渊攻入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四章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大唐开国

第五章 可怕的李世民,完美的李世民

第六章 中原大决战

第七章 李世民的帝王梦

大唐兴亡三百年2

第一章 李唐王朝统一海内

第二章 政变的开端

第三章 玄武门之变

第四章 年号:贞观

第五章 贞观制度:开明政治的典范

第六章 李世民:当皇帝这点事

第七章 出门有忠臣,回家有贤妻

第八章 盛世唐朝,世界之心

第九章 万邦来朝,李世民成了天可汗

大唐兴亡三百年3

第一章 瘸子储君李承乾

第二章 李世民御驾亲征,讨平高丽

第三章 武氏初次入宫

第四章 感业寺的涅槃

第五章 永徽政局:长孙无忌的网

第六章 武媚的皇后之路

第七章 走向权力的巅峰

第八章 帝国的扩张

第九章 天后临朝

第十章 武皇后的盛唐

大唐兴亡三百年4

第一章 今日域中,谁家天下

第二章 武周王朝

第三章 李唐归来

第四章 神龙政局

第五章 一团糜烂的政治

第六章 睿宗李旦复辟

第七章 梦魇的终结

第八章 走向开元盛世

大唐兴亡三百年5

第一章 开元盛世背后

第二章 权相李林甫登场

第三章 天宝政局

第四章 安禄山的骚动

第五章 安史之乱爆发

第六章 对峙:唐朝与伪燕

第七章 逃亡进行时

第八章 大唐反击战

大唐兴亡三百年6

第一章 联合回纥,克复两京

第二章 藩镇大裂变

第三章 太上皇李隆基、肃宗李亨驾崩

第四章 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异族入侵

第五章 一团乱麻的帝国

第六章 德宗李适初政

第七章 诸藩自立为王

第八章 濒临破产的大唐朝廷

第九章 四落四起,一代良相李泌

大唐兴亡三百年7

第一章 混沌贞元

第二章 从顺宗到宪宗

第三章 元和中兴

第四章 青春皇帝,玩乐天子

第五章 平藩、除阉、斗相,悲剧三重奏

第六章 盛唐终结之前的回光返照

第七章 一盘散沙的唐朝

第八章 凄凉大唐晚景

导语

《大唐兴亡三百年》是由王觉仁创作的一套通俗唐史,讲述了大唐王朝从兴起到没落的近300年历程。
   

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轮番上阵,连演数场好戏。
   

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说尽大唐的骄傲、耻辱与秘密!

后记

书写完了,屈指一算,差不多写了三年,一千
余个白天与黑夜。
   

这三年里,我把自己从现实世界中剥离出来,
埋首故纸堆,一天十几个小时噼噼啪啪敲击键盘,
朋友冠我以“人肉打字机”之名,我会心一笑,回
过头来继续敲,用行动告诉他什么叫浑然忘我、甘之如饴。每天,我足不出户,万缘断绝,俨然不食
人间烟火,一心唯与古人神交。倘若不是QQ自动弹
出的新闻窗口告诉我这个世界都发生了什么,我几乎就穿越成唐朝人了。
   

现在,敲完最后一个句号,我的魂才飘飘摇摇地落回肉身之中。这一刻,我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就像《尘埃落定》里的那个傻子少爷每天醒来都要这样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里?
   

三年的唐朝之旅,我的心魂到一千多年前酣畅淋漓地爽了一把,却把现实的这具肉身搞得疲惫不
堪。在这三年里,我的体重增加了三十多斤,两鬓多出了数十根白发,活脱脱一个标准的中年宅男,
至于久坐码字引发的腰酸腿疼、关节痛、鼠标手、
肩周炎等等毛病,那就更多了,不提也罢。
   

累,真累!
   

有时候我经常想,人要是只有精神,没有肉体
,那该多好!就像老子说的:“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其实,老子这话说得不太厚道。人活在世上,肉身替我们干了多少事,我们把它使唤累了,使唤坏了,不感谢它就算了,怎么还能埋怨它呢?可不
知道为什么,在这一点上,我和老子一样不厚道,
总觉得肉身于精神而言是一种桎梏,一种累赘。
   

说起《大唐兴亡三百年》的写作,可谓事出偶然。尽管我和很多人一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对唐朝心存偏爱,情有独钟,但几乎没想过要把它完整地写出来,因为生怕自己笔力不逮。
   

2008年初,我在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尝试着写
了唐朝历史的后半截,不料跟帖者甚众,而且帖子还被编辑推荐为“天涯头条”,于是不少网友对我说,何不把整个唐朝都写一下?
   

我一想,也对,然后就开始翻检史料,潜心构思。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当我在空白的WORD文档上
敲出第一句——“隋炀帝杨广死于一个阳光明媚的
春天”时,我就知道,我被某种强大的力量攫住了
。不管我愿不愿意,我都再也无法挣脱。
   

也许,这就叫上天注定。
   

人一辈子要干什么,其实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选择了事情,而是事情选择了我们。而在三年前的那个夏天,我知道,是唐朝选
中了我。
   

当然,面对卷帙浩繁的唐朝史料,我也产生过
一丝惶恐,但是,更多的却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
。于是,我一头扎进故纸堆,开始回溯千载、神游物外,开始面朝一千多年前那座名叫长安的城,心
如潮涌,纵情狂奔……
   

从杨广华丽而凄迷的目光中,我看见了隋末大
地的滚滚烽烟;在李世民纵横驰骋的马背上,我听见了大唐雄浑的脉动与心跳。
   

我见过玄武门前的四度喋血,也见过大明宫中
的万国衣冠;我听过箭指天山的壮士长歌,也听过
折戟辽东的英雄叹惋。
   

感业寺内,女尼武媚泪痕犹在;洛阳宫中,一
代女皇却已笑靥嫣然。太液池旁,霓裳羽衣歌舞未歇;燕赵大地,渔阳鼙鼓却已动地而来。
   

当藩镇铁骑踏破长安,我感受了大地的战栗;
当李唐皇室屡屡播迁,我目睹了天穹的裂变。在九世纪的黑夜里,“元和”与“大中”曾经光芒乍现
,可当它们像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接踵而来的,却是更深更浓的黑暗。
   

当黄巢种下的菊花开满长安,我闻到了一个王朝衰朽弥留的气息;当朱温点燃的兵燹燃遍中原,我看见了一个帝国仓皇趔趄的身影……
   

我就这样走过唐朝的二百八十九年,仿佛经历了一个生命的轮回。
   

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七本书,一百六十余万字,就是这趟轮回之旅的见证。我不知道它好还是不好,我只知道,我尽力了。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我的出版商读客公司,以及天涯煮酒的众多网友。没有家人承担家务,我当不成“坐家”;没有读客公司的用心,这套书
的市场化程度肯定要打折扣;没有网友的支持,我
会感觉孤独。三年了,网友们还一直守着帖子等我更新,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王觉仁
   

2011年9月9日于福建漳州

精彩页

李泌去世后,户部侍郎窦参、太常卿董晋继任宰相。窦参为人刚愎自用,凡事独断专行,而董晋却是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朝政大权自然都落到了窦参一个人手里。窦参不仅专权,而且还纵容一帮亲信贪污纳贿。德宗屡屡警告,可他却置若罔闻。德宗忍无可忍,只好在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四月将其罢黜。
   

窦参一贬,朝堂上就只剩下董晋这个形同虚设的宰相了。要想让帝国朝政尽快回到正轨,清除窦参留下的恶劣影响,就必须物色一个刚正贤明、德高望重的人来当首席宰相。
   

直到此刻,德宗才想起了与他共过患难的陆贽。
   

这一年四月,被冷落了十年之久的陆贽终于登上了早该属于他的宰相之位。
   

埋藏在心中多年的政治理想和报国热情终于有了付诸实践的机会,陆贽自然是全力以赴。就在拜相当月,陆贽便奏请德宗改革中央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也就是把原来由宰相一手包揽的人事权下放到各个政府机构,由各台省的长官自行推荐人才担任下属官员。但是在任命状上,要注明推荐人的职务和姓名,以便将来考察被推荐人的政绩,从而对推荐人进行相应的奖惩。
   

陆贽之所以推行这项人事改革,目的就是要避免因宰相权力过度集中而导致任人唯亲、专擅朝政、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而让熟悉本部政务的台省长官公开推荐下属官员并承担相应责任,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行政公开化,消除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的可能性,尽最大努力做到唯才是举和量才录用。
   

陆贽这么做,显然极大地削弱了本来属于宰相的权力。
   

而此时此刻,削弱宰相权力就是在削弱他自己的权力。
   

仅此一点,我们就不难看出陆贽的坦荡襟怀和无私品格,更不难看出他作为一个执政者的清明理性和廉洁精神。

无论古今中外,要判断一个执政者(或执政集团)是否合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利益,这个人(或这个集团)愿不愿意用权力的右手砍断权力的左手?或者退一步说,愿不愿意让自己手中的权力受到严格的制约和监督?
   

这个要求貌似很高,但是如果我们从现代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只是对执政者最基本的要求。因为,权力的属性是公有的,从来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私有财产,无论这个人或这个集团用什么方式获得权力,都只是权力的“代理人”,而非“所有者”。
   

虽然陆贽不懂得现代政治文明,但他本着自己的良知做事,却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精神。陆贽之所以愿意削弱手中的权力,就是因为他并不把权力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为了维护朝廷和国家的利益,他当然乐于为权力寻找一种更有效、更合理、更透明、更公正的运作方式。即使这种方式是用自己的右手砍断左手,即使这么做伤害了他个人的利益,陆贽也在所不惜。
   

毫无疑问,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执政者。
   

对于陆贽推行上述人事改革的目的,以及陆贽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坦荡和无私,德宗当然都看得很清楚,所以很快就批准了这个改革方案,于这一年五月下诏颁行。
   

然而,仅仅数日之后,便一再有人跟德宗打小报告,说各台省长官举荐的人都是徇私受贿的产物,并不是真正的人才。德宗一听,赶紧私下告诉陆贽:“自即日起,各台省官员的任命和调动,都由你自己做主,不要交给各部门长官。”
   

陆贽闻言,随即连上三道奏疏。
   P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