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共2册)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作者 (美)乔治·莱考夫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认知科学产生于先验哲学世界观。1975年,莱考夫提出心智的亲身性,开始创立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一致的认知语言学,由此形成基于实证立场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共2册)》根据人类的范畴化以及认知模式研究,阐述了新的“经验主义”。第一册“超越机器的心智”,包括范畴与认知模式、哲学的启示两大部分;第二册“实例研究”论证了采用经验主义方法可以做些什么。基于多学科成果,作者乔治·莱考夫在本书中对古希腊以来流行于西方的思维和理性的经典观念,即“客观主义”展开批判,对心智和语言哲学中的关键问题加以述评,展示了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作为认知科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进一步观察心智和语言奥秘的窗子……
作者简介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if),生成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主要创始人。大学时期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修数学与文学,毕业后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文学研究生并自修语言学。1965年到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和任教。1966年获印第安纳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69年至1971年任职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71年至1972年任职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研究中心。1972年起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校区语言学系。
乔治·莱考夫曾任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主席。其代表性著作有《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与马克·约翰逊合著,1980)、《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1987)、《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与马克·约翰逊合著,1999)。莱考夫2004年4月在北京高校的系列讲座内容,汇编成《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2007)出版。
目录
第一册 超越机器的心智
第一部分 范畴与认知模式
第一章 范畴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 从维特根斯坦到罗施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性
第二节 奥斯汀:词语的原核意义
第三节 扎德:模糊集合理论
第四节 朗斯伯利:奥马哈类型
第五节 伯林和凯伊:基本色彩词
第六节 凯伊和麦克丹尼尔:认知机制中的有限参数
第七节 布朗和伯林:基本层次范畴
第八节 埃克曼:七种基本情感
第九节 罗施:核型理论
第十节 小结
第三章 语言中的核型效应
第一节 语言学范畴中的核型效应
第二节 音位、形态、句法中的核型效应
第三节 主语、施事和话题中的核型效应
第四节 基本子句类型中的核型效应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理想认知模式
第一节 核型效应的来源
第二节 最简核型效应
第三节 “说谎”范畴
第四节 群集模式:核型效应的第二来源
第五章 转喻模式
第一节 核型效应的转喻来源
第二节 辐射状结构范畴
第三节 转喻模式的类型
第六章 辐射状范畴
第一节 以语法结构表示的范畴
第二节 日语的类别词“本”
第三节 心智范畴或纯粹的词语范畴
第四节 认知范畴或只是历史的遗物
第五节 心智的经验、想象与生态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特征束、社会定型和默认
第一节 特征束
第二节 默认值和陈规
第八章 再论认知模式
第一节 民俗模式和科学模式
第二节 生物学的两种分类模式
第三节 普通语言的两种指称模式
第四节 视觉领域中的范畴化
第五节 关于解析的差异
第六节 预设的背景与前台
第七节 小结
第九章 传统观点的捍卫者
第一节 奥谢尔森和史密斯
第二节 复合范畴化
第三节 阿姆斯特朗、莉拉格莱特曼和亨利格莱特曼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总结
第二部分 哲学的启示
第十一章 客观主义的范式
第一节 基本实在主义
第二节 指称和自然种类
第三节 科学客观主义
第四节 客观主义范式的经验地位
第十二章 客观主义形而上的失误
第一节 斑马和鱼
第二节 物种分类的困境
第十三章 客观主义认知论的失误
第一节 模糊化的客观主义
第二节 客观主义语义学和认知的不恰当性
第三节 核型效应的来源
第四节 标记语和模型论的超越
第五节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
第六节 “如同所理解的世界”的辩解
第七节 吉布森及其相互作用论的辩解
第八节 自然逻辑项目
第十四章 形式主义的事业
第一节 形式主义数学
第二节 自治性句法
第三节 关于语法的形式系统隐喻
第十五章 帕特南定理
第一节 模型论语义学
第二节 各种可能的辩解
第三节 帕特南批判
第四节 心灵主义的选择
第十六章 新实在主义
第一节 内在实在主义
第二节 经验实在主义
第三节 经验主义策略
第十七章 认知语义学
第一节 概念系统的双重基础
第二节 基本意象图式
第三节 认知模式
第四节 命题型理想认知模式
第五节 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
第六节 符号模式和认知语法
第七节 哲学问题
第八节 小结
第十八章 沃尔夫与相对主义
第一节 备选的概念化方法
第二节 关于相对主义概念
第三节 关于概念组构的问题
第四节 关于通约性的问题
第五节 客观主义的批评
第六节 我的观点
第十九章 心智如机器范式
第一节 计算实在主义
第二节 客观主义的人工智能
第三节 经验主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二十章 数学认知活动
第一节 数学是什么
第二节 数学具有唯一性吗
第三节 麦克莱恩的观点
第四节 更丰富的理性观点
第五节 小结
第二十一章 总结
第二册 实例研究
引论
第一章 实例研究一:ANGER(愤怒)
第一节 情感的概念化
第二节 愤怒的隐喻
第三节 愤怒的情节
第四节 愤怒的亲身化
第五节 回顾
第六节 愤怒、色欲和强奸
第二章 实例研究二:OVER(在……之上)
第一节 一词多义现象
第二节 范畴中的链锁
第三节 其他图式类型
第四节 隐喻意义和激发
第五节 意象图式的性质
第六节 借鉴与结论
第三章 实例研究三:THERE-CONSTRIJCTIONS(指示/存在结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语法
第三节 语用
第四节 指示性there结构
第五节 中心指示性结构
第六节 非中心指示性结构
第七节 认知地位和共性
第八节 关于存在性there的预测
第九节 非中心存在性结构
第十节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后记
术语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