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印度的发现(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印)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印度同中国一样也足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
我们对印度却知之甚少。活说同来,要想了解一个民
族,最好的办法是了解其历史。尽管印度的历史支离
破碎、缺环甚多,但《印度的发现》就是了解印度历
史的最好的入门书。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名著排行榜》
后记
阿拉哈巴,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一九四五年三、四月间,拘禁在亚马那加堡垒监
狱中的国大党工作委员会的成员们被分散并解送到各
自的原省去了。集中营监狱也告结束,大概是拨还给
军事当局了。我们三个人——哥文·巴拉·潘特、纳
仑德拉·德夫和我——于三月二十八日离开亚马那加
堡垒,并被解送到内尼中央监狱。在这里我们遇见许
多旧同事,其中还有拉斐尔·艾罕默德·克德威。自
从一九四二年八月被捕以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得到
机会听见一九四二年发生过的一些事故的直接消息,
因为有许多内尼监狱的人是在我们稍后才被捕的。从
内尼,我们三个人又被解送到离巴雷利不远的伊萨那
加中央监狱。哥文·巴拉·潘特因病先被释放。我和
纳仑德拉·德夫同住在这监狱的囚房里有两个多月。
六月初,我们又被移送到阿尔摩拉的山区监狱,这是
我在十年前极其熟悉的地方。六月十五日我们两人都
被释放了,也就是我们在一九四二年八月被捕后的第
一千零四十一天。这样,就结束了我第九次的也是期
限最长的监狱生活。
自此以后六个半月又过去了。我从监狱中的长期
隔离又回到群众中,回到热烈的活动和继续不断的旅
行里去了。我在家中只住了一夜,随即赶到孟买去参
加国大党工作委员会的会议。随后又去参加由印度总
督所召集的西姆拉会议。我发觉我自己对于这新的而
又在变动中的环境有些难以适应而不易与之配合。虽
然一切的东西都是熟悉的,而且和老朋友旧同事会面
也是很愉快的,而我总觉得有些像陌生人和局外人,
我的心灵总是神游于大山和雪峰之间。西姆拉会议刚
一结束,我就赶到克什米尔。我没有在山谷中住下,
而差不多立刻就开始向崇山峻岭出发。我在克什米尔
住了一个月之后,又回到群众中和日常生活中的兴奋
和繁琐的事务里了。
久而久之,过去三年中的某种景象在我的内心形
成了。和别人一样,我发觉那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比起
我们所想象的多得多。这三年曾经是我们人民难堪的
阵痛时期,而且每一个我们所遇见的人面上都带着这
种标志。印度已经改变了,在这像是平静的表面之下
,存在着疑虑和惶惑,失望和愤怒,还有一种抑制着
的热情。随着我们的释放和局势的转变,场面也大为
改变了。光滑的平面起了波纹,而且显出了裂隙,慷
慨激昂的浪潮横扫全国;受了三年的压制以后的人民
冲破了藩篱。我以前还没看见过这样的群众,这样疯
狂的激动和民众方面为解放自己所抱的这种热烈切望
。青年男女、少年男女都燃烧着有所作为的要求,虽
然他们对于所应该做的是些什么事还不甚了了。
战争结束了,原子弹变为这新时代的象征。这种
炸弹的使用和强权政治的不正当作风使得梦想进一步
地幻灭了。旧的帝国主义仍在发挥作用,印度尼西亚
和印度支那的事件使前景更显得可怕。用以对付这两
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印度军队给我们带来无可奈何的羞
愧和一种持久的愤恨和辛酸。国内的激昂情绪还在继
续上涨。
大战中在缅甸和马来亚成立了印度国民军的消息
突然地传遍了全国,激起惊人的热情。军事法庭审理
国民军中的某些军官引起了空前未有的激动,而这国
民军就成为印度为自由而战的象征。他们也成为印度
各宗教团体联合一致的象征,因为印度教徒、伊斯兰
教徒、锡克教徒和基督教徒都参加了这军队。他们这
些宗教团体在自己之间已经解决了教派的问题,那么
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我们正当印度大选的前夕,万目睽睽都在注视。
选举是不久就会过去的,然而以后呢?明年可能是暴
风雨的、纷扰的、冲突的和动乱的一年。除非在自由
的基础上,否则印度或其他各处都将不会有和平可言
的。
目录
中译本序言

第一章 亚马那加堡垒
一、二十个月
二、饥荒
三、争取民主的战争
四、在狱中对时间的感觉对行动的要求
五、“过去”对于“现在”的关系
六、人生哲学
七、过去的负担
第二章 巴登外勒,洛桑
一、卡麦拉
二、结婚和婚后
三、人类的关系问题
四、一九三五年圣诞节
五、死亡
六、墨索里尼回国
第三章 探索
一、印度历史的全景
二、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三、印度的力量和弱点
四、寻找印度
五、印度母亲
六、印度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七、旅行全印度
八、大选
九、群众的文化
十、两种人生
第四章 印度的发现
一、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二、亚利安人的到来
三、什么是印度教
四、最古的记载经典与神话
五、《吠陀》
六、人生的肯定与否定
七、合并与调整种姓制度的开始
八、印度文化的持续性
九、《奥义书》
十、个人主义哲学的好处与坏处
十一、唯物主义
十二、史诗 历史、传说与神话
十三、《摩诃婆罗多》
十四、《薄伽梵歌》
十五、古代印度的生活和工作
十六、大雄和佛种姓
十七、旃陀罗笈多王和阁那迦 孔雀王朝帝国的建立
十八、国家的组织
十九、佛的教义
二十、佛的故事
二一、阿育王
第五章 世世代代的回忆
一、在笈多王朝下的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
二、南印度
三、和平发展与作战方法
四、印度对自由的要求
五、进步与安定
六、印度与伊朗
七、印度与希腊
八、古代印度戏剧
九、梵文的生命力与持久性
十、佛教哲学
十一、佛教对印度教的影响
十二、印度教怎样同化佛教
十三、印度的哲学看法
十四、哲学的六大派别
十五、印度与中国
十六、在东南亚的印度殖民地和印度文化
十七、印度艺术在国外的影响
十八、古代印度艺术
十九、印度的国外贸易
二十、古代印度的数学
二一、发展与衰微
第六章 新的问题
一、阿拉伯人和蒙古人
二、阿拉伯文化的繁盛及其与印度的接触
三、伽色尼的麦哈慕德和阿富汗人
四、印度一阿富汗人
印度南部
维查耶纳伽尔
巴卑尔
海权
五、混合文化的合成及成长
闺阃制度
克比尔
师尊那纳克
艾密尔·胡斯鲁
六、印度的社会组织
集团的重要性
七、农村自治
苏克拉的《政术精华》
八、种姓制度的理论与实际
大家庭
九、巴卑尔与亚格伯
印度化的过程
十、亚洲及欧洲在机械进步及创造能力上的对比
十一、共同文化的发展
十二、奥朗则布开倒车
印度民族主义的滋长西瓦吉
十三、马拉塔人和英国人的争夺霸权英国人的胜利
十四、印度的落后以及英国人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优势
十五、兰杰·辛格和杰·辛格
十六、印度的经济背景两个英国
第七章 最后阶段(一)英国统治的巩固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帝国的思想意识新的种姓
二、孟加拉的掠夺物帮助了英国工业革命
三、印度工业的摧毁和农业的衰败
四、印度初次成为另一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的附属体
五、印度土邦制度的成长
六、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矛盾
罗姆·摩罕·罗易
报纸
威廉·琼斯爵士
孟加拉的英国式教育
七、一八五七年的大起义种族主义
八、英国统治的伎俩均势与对称
九、工业的成长各省不同之点
十、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的改革以及其他的运动
十一、凯末尔帕夏
亚洲的民族主义
伊克巴
十二、重工业的开始
铁拉克和郭克雷
分别选举单位制
第八章 最后阶段(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
一、中产阶级的束手无策甘地出现
二、甘地领导下的国民大会党成为一个生气蓬勃的组织
三、各省的国大党政府
四、印度的动力与英国在印度的保守主义
五、少数派问题
伊斯兰联盟
默·艾·真纳先生
六、国家计划委员会
七、国民大会党与工业
大工业与农村工业
八、政府阻碍了工业发展
战时生产是正常生产的转变
第九章 最后阶段(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国民大会党拟定一种外交政策
二、国民大会党对战争的态度
三、对战争的反应
四、另一次国民大会党的提议和英政府的拒绝
温斯顿·丘吉尔先生
五、个别人的和平抵抗
六、珍珠港事变以后
甘地与非暴力主义
七、紧张
八、克里浦斯爵士来到印度
九、挫败
十、挑战:退出印度的决议
第十章 还是亚马那加堡垒
一、一连串发生的事件
二、两种背景:印度和英国
三、群众的骚动和被镇压
四、国外的反应
五、印度的反应
六、印度的疾病
饥荒
七、印度的动力
八、印度发展受到阻挠
九、宗教、哲学和科学
十、民族观念的重要性
印度变革的必要性
十一、印度:分割的还是成为强有力的民族国家,或是超民族国家的中心?
十二、现实
精彩页
第一章亚马那加堡垒
一、二十个月
亚马那加堡垒。一九四四年四月十三日。
自从我们被解到这里已经有二十多个月了,我第九次入狱也过了二十多个月了。当我们到达这里时,在变得越来越阴暗的天空中闪烁着微光的一弯新月正欢迎着我们。月亮逐渐变圆的光明的上半月正在开始。从此以后,每次新月光临,都提醒着我入狱的另一个月已过去了。我上次入狱也同样与新月俱始,刚巧在灯节之后。这经常在狱中陪伴着我的月亮随着亲密熟悉程度的加深而愈来愈滋长着友谊,它使我想起这个世界的可爱、生命的茁长和凋谢、黑暗后的光明、死亡与复活相互替承而永无止境。它老是在变化着,可又老是一个样儿。我曾经观察过它的种种形象、种种情态;有时在黄昏时刻当影子变长的时候,有时在更深人静的时候,有时当破晓的时候,黎明所发出的清香和草木飒飒的声音又带来了来日的希望。计算天数和月数,月亮是多么有用啊,因为在人们可以看得见它的时候,它的大小与形状相当精确地指示出这是一个月中间的某一天。它是简便的日历(虽然一定要时时调整),对田地里的农民来说,在指出时日的推移与季节的逐渐变易上,它是一个最方便的日历。
三个星期我们在这里度过了,所有外界的消息全被隔绝。与任何东西没有接触,没有会客,没有信件,没有报纸,没有无线电。甚至我们的在此处的事实,都被假定着是国家机密,除管理我们的官员外,不让任何人知道;可怜的机密啊,其实全印度都知道我们在那儿。后来,报纸准看了;若干星期后,近亲写来的关于家庭情况的信件也准许看了。但在这二十个月当中,没有会客,也没有其他的接触。
这些报纸登载着经过严密检查的新闻。可是它们给了我们关于那正在毁灭大半个世界的战争以及在印度我们的人民受到怎样的遭遇的一些概念。除掉成千成万的人未经审判而被关在监狱中或拘禁营中,成千的人遭到枪毙,成万的人从学校和学院里被赶出来,以及与戒严法并无区别的一种法令已颁布施行于全国,恐怖和震惊使得大地变得黑暗之外,我们对我们这些人民的情况知道得太少了。他们的处境更要糟,远比我们要糟得多,那些成千成万在监狱中的人们像我们一样未经审判,他们不仅不能会客,而且没有信件和报纸给他们看,甚至连书籍都难邀准许。很多人因缺乏营养的食品而患病;有些我们的亲爱的人们因缺乏适当的照料与待遇而致死亡。
有成千上万的战俘关在印度,他们多半是由意大利来的。我们曾将他们的命运与我们自己人民的命运作一比较。别人告诉我们:他们是按照日内瓦战俘公约的规定而加以管理的。但是,我们印度监犯和被拘留的政治犯们的生存条件,除了我们的英国统治者们凭他们的高兴随时发布的法令之外,并没有任何公约、法律或规则来加以约束,加以管理。 二、饥 荒
饥荒来临了,它如幽灵一般,蹒跚不定,恐怖可怕非言语所能形容。在马拉巴,在俾查浦尔,在奥利萨,尤其是在孟加拉的富庶而肥沃的省份里面,男女老少因为缺乏食物每天成千成万在死亡。他们就在加尔各答的豪华的建筑前倒地死去,他们的尸体躺在孟加拉的无数乡村中的污浊茅舍里,有的就死在农村的道路和田地上。人们在世界各处垂垂待毙,战场上互相残杀;往往是猝然死亡,常常是壮烈牺牲,为主义而死,为目的而死,在我们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死亡仿佛是坚定冷酷而不可避免的事,是我们所不能塑造或不能控制的生命的骤然终结,到处有死亡,死亡是太平凡了。
但是在我们印度这里,死亡没有目的、不合情理、没有必要;它是人类无能和麻木不仁的结果,它是人为的,恐怖慢慢地蔓延开来而无法挽救,生命被吞没而枯萎以至于死亡,死神从萎缩的眼睛与干瘪的骨架中向外瞻望,虽然生命还在想苟延残喘。说出这种情况是被认为不妥当或不适合的;要谈论或描写令人不快的话题是被认为粗鲁的举动。这样做法是把不幸的情况“戏剧化”了。虚伪的报道由那些在印度或英国的负责当局发布出来了。但是尸体却不能够视而不见,它们是明摆着的事实。
正当地狱的火焰在毁灭孟加拉与其他地方的人民的时候,高级当局先对我们说由于战时的繁荣,印度许多地方的农民的粮食简直多得吃不了。后来又据说这毛病是归咎于省自治的关系,而在印度的英国政府或在伦敦的印度事务部,因为都是些拘守宪法的人们,不能干涉省里的事务。实际上那宪法被停止、亵渎、不理睬或每天因总督——他的权力是唯一而无限的——发布的成百道的法令与条例而变更。那宪法毕竟只是意味着单独一个人的不受控制的独裁统治,他在印度不对任何人负责,而且拥有较世界任何地方、任何独裁者更大的权力。那宪法通过一些常设的行政部门官员来执行,主要是印度的文官和警察,他们主要对省长负责,而省长就是总督的代理人,即使还有厅长存在,省长也很可以不理睬这些厅长的。这些厅长们,无论是好是坏总是忍辱负重地生活着而不敢违抗从上面来的命令,甚至于连名义上隶属于他们的服务部门的所作所为都不敢加以干涉。
最后
导语
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回忆过去、窥探将来、重塑民族自信之作!
《印度的发现(精)》是一本了解印度历史最好的入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0名著之一。
一个国家的民族自信来源于其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尼赫鲁对印度的历史进行重新阐释,恢复了印度人的自信。不仅如此,他还以真挚情感与优美笔调描述了印度的历史、文化、哲学、艺术,重新唤起了印度人的文化自觉和身份意识。
序言
在历史的黎明期,古代文明在一些国家中成长起
来。它们经历了多次的中断,虽然留下了若干使我们
追怀往昔的丰碑,但差不多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但是,在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里,不仅在历史
开始之际就有了这些早期文明,而且尽管有一切的盛
衰隆替,变化更迭,它们连绵不绝,从未中断。因此
,中国和印度具有这种长远的不中断的传统和文化遗
产。在过去,它们曾经彼此相互影响;在将来,它们
也会这样的。它们彼此的关系,不仅对这两个国家本
身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对世界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这两个国家有着彼此间几千年来和平相处的值得
自豪的记录。它们已经有过许多交往,但这些交往是
和平的,是文化上的。这是举世无双的记录。
现在,我们以自由国家的身份再度相会,各自努
力安排它们的命运。各自可能有若干适合于对方的教
训。
我们已经共同奠定了我们称之为“潘查希拉”的
国际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五项原则已经传布到许多其
他国家,并且日益获得世界各族人民的同情。如果这
些原则能为世界上一切国家所接受,并以诚实正直和
一种合作的精神来奉行,那么确实就不会有战争或冲
突的危险了。
现今世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憎恨和暴力。几天
以前,我们纪念了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周年。他的
和平教义过去曾经那么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和中国。在
这个多难的烦恼的世界上,我们今天正在为和平而努
力。为了创造和平的气氛,我们必须廓清恐惧与仇恨
的气氛,并且鼓励各国之间的真正了解。
这对于亚洲国家尤其是必要的,它们在不久的过
去冲破了殖民地的外壳,并且在努力改进自己。在一
年前的万隆会议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了解。
我这本书是十二年前在监狱里写成的。因为那时
我不能有所行动,我不得不回忆过去,并试图窥探将
来。我想了解我为其自由而奋斗的我的祖国。
这本书不是一部印度的历史,甚至也不是一部关
于这个国家所发生过的事件的连续性记载。这本书仅
仅企图了解它的悠久历史中的生活的某些方面,了解
激动着它的思想和感情的某些方面。我想,要真正了
解一个古国的现在,对它过去的这样一种了解,是非
常必要的。
我希望:读这本书可以使伟大的中国人民对我国
有所了解;对于伟大的中国人民,我们珍爱他们的友
谊,我们希望和他们的关系日益紧密。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一九五六年六月九日于新德里
内容推荐
《印度的发现(精)》是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于1944年5月-9月在狱中写的一本关于印度过去的历史和正经历的现实的书。在书中尼赫鲁的传奇生涯与印度的悠久历史和恢弘的解放运动交相辉映。全书分十章,前两章主要谈他对周围世界和人生问题的看法,并讲述了自己近期的经历和感受。第三到第六章主要从政治、哲学、宗教、文化等诸方面讲述自古代到中世纪的印度历史,突出印度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多样性中所体现出的一致性。第七、八两章是讲述近代印度的历史,也就是英国统治时期的历史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历史。第九章和第十章,则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介绍当时印度所经历的事件并提出他的一系列对现实和未来的看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