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项南画传(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精)/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夏蒙//钟兆云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夏蒙、钟兆云著的《项南画传(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精)/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了项南同志开创进取、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内容包括:积极读书,寻求革命真理;抗战时期;主持团中央工作。他在团中央工作期间,为团的建设,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增进与各国青年友好了解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八机部的历练;“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在农机部的工作;主政福建。 目录 一、12岁的少年先锋队队长到了上海、南京 二、项家的红色传奇 三、在福建长乐组织“明天歌咏团” 四、连续发起成立抗敌宣传团体 五、辗转至苏北重新入党 六、烽火年代中的爱情 七、天黑前不把桥架好就枪毙你 八、进入共青团系统 九、项南找到了项南 十、和失散多年的母亲团聚 十一、第一次走出国门访问苏联 十二、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得力助手 十三、与父亲重逢在沈阳 十四、侥幸躲过打右派的厄运 十五、参加第六届世界友好青年联欢节 十六、骤然降临的“反右倾”风暴 十七、下放北京市东郊农场劳动 十八、八机部部长陈正人的胆识 十九、接连拿出农业机械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二十、在洛阳拖拉机厂“蹲点”一年 二十一、“新洲经验”与农业机械化的理想 二十二、梦魇般的“文革”岁月 二十三、思想解放的先行者 二十四、邓小平支持出任“封疆大吏” 二十五、福建的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 二十六、把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作为突破口 二十七、特区非搞不可 二十八、在全国首家开通万门程控电话 二十九、利用外资为特区安上腾飞的翅膀 三十、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 三十一、彻底平反福建地下党冤假错案 三十二、为著名华人企业家胡文虎落实政策 三十三、坚决打击走私贩私活动 三十四、福建经济靠乡镇企业打头阵 三十五、“山海经”在周边乃至全国产生影响 三十六、邓小平视察厦门特区,项南大胆建言 三十七、冲破层层阻力引进外资项目 三十八、决定企业命运的“松绑”放权 三十九、“晋江假药”风波 四十、67岁深情告别八闽 四十一、创办和主持中国扶贫基金会 四十二、扶贫的丰碑竖立在人们心中 结语 项南生平大事年表 序言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 了中国的新纪元。邓小平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总 设计师与主帅,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不朽功勋。与 他一起披荆斩棘的还有他的战友、他手下的大将们 ,这些改革开放的元勋们和主帅一道团结带领亿万 中国人民共同开辟了我们今天的新征程。他们的贡 献值得大书特书,他们的事迹值得记忆与敬仰,他 们是今天走在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广大党员干部的榜 样与楷模。 为了缅怀这些改革开放的元勋,方便读者特别 是广大干部熟悉学习这些楷模与榜样,我们决定出 版《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为使丛书内容早日 呈现读者,我们根据书稿撰写进展情况,采取分辑 分册方式出版。 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已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开放新宣言。实现这一宣言,需要一大批具有与时 俱进、时不我待精神,具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 法、人言不足恤气魄的勇将,需要无数投身改革开 放的干部,需要亿万民众的共同奋斗。只有这样, 我们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得以向前推进。 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导语 夏蒙、钟兆云著的《项南画传(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精)/改革开放元勋画传丛书》充分展现了项南革命的一生和他的崇高品质,引领读者重温改革开放初期的风云岁月。 项南如同一棵大树:人们不会忘记他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他是这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勤于思考又勇于实践,许多见解和观念大大超前于我们的时代,对推动转型期的历史进步起过重要的作用。 后记 1997年11月10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 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十三届中央顾问 委员会委员、中国扶贫基金会创会会长及首席顾问 、原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委 员、福建省军区第一政委项南因心脏病突发,抢救 无效,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79岁。 这天清晨,项南照常五点起床,简单活动后即 开始读书写作;上午去医院检查;下午福建省委一 位领导来看望他,谈话到五点,项南夫妇动身到王 府饭店会见一位与中国扶贫基金会有关的外国友人 ,共进晚餐后,又到中国大饭店会见一位海外侨领 。谈话到十点时,感觉不适,向一旁的夫人要药。 刚站起来,水杯还没有接到手,就猝然坐下,与世 长辞了。 项南的逝世,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尤其 是在福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项南如同一棵大 树:人们不会忘记他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他是这个 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勤于思考又勇于实 践,许多见解和观念大大超前于我们的时代,对推 动转型期的历史进步起过重要的作用。 2008年,《南方都市报》在全国发起了改革开 放30年风云人物评选,项南成为30位风云人物之一 。《南方周末》以《改革八贤》为题推出了八位影 响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改革家,项南亦是八贤之一 。从这一意义上说,称他为改革开放的先驱实不为 过。 精彩页 二、项家的红色传奇 少年时的项南,对上海那段岁月留下许多深刻的记忆。特别是维尔蒙路的一处石库门大院,父亲和他的一些朋友在这里进进出出,总是显得很忙碌。他当时就十分好奇,这些叔叔们都是干什么的呢?父亲从来没有对他说过,他也从来不敢问。项南喜欢看电影,一位蓄着大胡子的叔叔带他去过几次电影院。可后来这位大胡子叔叔也不见了。仿佛一夜之间,这些叔叔们都消失了。 1934年的一天,父亲神色匆匆地与他和母亲告别,从此杳无音信。 有一天,项南从强恕园艺学校放学回来,邻居很紧张地告诉他,他的母亲和妹妹被警察抓走了,让他赶快离开。 项南当时并不知道这里是中共中央的一个秘密联络点,在许多年之后,他才知道母亲住在这里看守着一部中共中央的秘密电台。 父亲项与年原名项廷椿,后改名梁明德,15岁时在家乡与童养媳王村玉成婚。婚后不久,即跟三哥项廷爵去北平、上海等地闯荡。 三哥项廷爵毕业于福建法政学堂,曾在北洋军中任职。得知孙中山在广州发动国民革命、酝酿北伐的消息后,三哥就带项与年一起南下广州,投身革命。项与年跟随三哥受到了孙中山的接见,并在孙中山亲自安排下,成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许崇智手下一支部队的副官。在国民革命处于低潮的时期,陈炯明叛变、北伐无功而返、新旧军阀混战……项与年看到了国民党内太多的派系倾轧和争权夺利,这让他感到失望和苦闷。 1925年春,项与年与一位名叫宣政的好友离开广州,寄居于宣政父亲在杭州开设的丝绸行里。宣父思想进步,同情革命,这里也是共产党的一个秘密联络点。项与年在这里遇上了共产党人宣中华和何赤华,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这年秋天,在浙江硖石小学的一间教室里,项与年秘密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宣中华让熟悉广东情况的项与年跟随他一起出席国民党二大,并将项与年介绍给周恩来和邓颖超。项与年的机警干练,赢得了周恩来的赞赏。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项与年与党失去了联系。好在他的身份未暴露,不久后,项与年找到了党组织,并成为中央特科的成员。 1933年,项与年在上海中央军委做情报和上层联络工作,在王世英、刘子华同志的领导下工作。 1933年至1934年,中央军委的主要任务是配合红军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的几次“围剿”。派了大批同志包括项与年在内到江西工作,在南昌、九江、德安均建立了地下党组织进行统战工作,并计划对国民党进行军事破坏,炸铁路、桥梁、飞机场、仓库等。 1933年9月25日,蒋介石集中了100万军队,向各红色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鉴于前四次军事“围剿”的失败,蒋介石改变了“长驱直入”的作战方法。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企图逐步紧缩苏区,消耗红军有生力量,最后寻求与红军主力决战,以达到消灭红军的目的。 经过一年苦战,红军未能打破敌人“围剿”。蒋介石为了加速“剿灭”中央红军,占领中央苏区,于1934年10月初,在庐山召开了一次绝密军事会议,具体策划和贯彻“铁桶围剿”的方针。江西德安赣北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和江西德安赣北第四区“剿共”保安司令部司令莫雄参加了这次绝密军事会议。 军事会议开了一个星期。蒋介石对最后的军事行动进行了严密部署,计划由150万大军采用突然包围的作战方法,包围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根据地,包围半径从瑞金周围300华里开始。 作战计划制订极为周密,会议文件就足有三四斤重。每份文件都打上蓝色的“绝密”印记,并按名单编了号码。地图上划分编了号的格子,某部队、某单位,在何时何地必须到达某包围地点,然后布上铁丝网,构筑火力网及碉堡等,一俟包围完成后,便严格按命令每日向瑞金中心推进。 散会后,莫雄返回德安保安司令部,征尘满面来不及梳洗,便召集潜伏在他部队的地下党员刘哑佛、卢志英、项与年到办公室,屏退卫兵,关上房门,把庐山会划中用于联络的绝密电码,密写到四本学生字典上。 项与年熟悉苏区人情地貌,他扮成教书先生,带着字典,连夜奔赴中央苏区。为减少与敌人的关卡接触,项与年昼伏夜行,忍饥挨饿,避开大路穿山越林。几天下来已经筋疲力尽,走路已十分吃力。越接近苏区,敌人的封锁也越严。在经过最后一道封锁线时,项与年毅然钻进山林,用石块砸掉了自己的四颗门牙,疼痛与失血使他差点晕了过去。不过,这样一来,他完全成了一个乞讨的叫花子,从而混过了层层封锁线,终于在第六天到达了江西瑞金,把这一事关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亲自交到周恩来的手中。 几天以后,在国民党军队还未完成对中央苏区的合围前,党中央即率领红军开始撤离中央苏区,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1949年,广州刚刚解放,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叶剑英就派人到香港找到了莫雄,向他转达毛泽东的问候。叶剑英对莫雄说,“我南下前,毛主席亲自问我:‘还记得广东有个莫雄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