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华语悬疑小说最广为人知的作家,悬疑小说畅销记录保持者,《人民文学》评“未来二十大家”,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百花文学奖、郁达夫小说提名奖、年度青年作家表现奖、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奖得主。图书版权输入英法俄韩等多个国家,读者遍布世界,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代表作:《谋杀似水年华》《荒村公寓》《镇墓兽》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无尽之夏(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蔡骏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蔡骏,华语悬疑小说最广为人知的作家,悬疑小说畅销记录保持者,《人民文学》评“未来二十大家”,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百花文学奖、郁达夫小说提名奖、年度青年作家表现奖、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奖得主。图书版权输入英法俄韩等多个国家,读者遍布世界,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代表作:《谋杀似水年华》《荒村公寓》《镇墓兽》等。 后记 创作谈:无尽的夏天、青春与上海 今年夏天,上海台风特别多。 从“安比”“云雀”“摩羯”到“温比亚”, 仿佛台风无穷无尽,夏天也无穷无尽。就在“安比 ”登陆崇明岛的那一夜,我自然想起了1997年的“ 白鲸”。 1997年,登陆崇明岛的台风“白鲸”是我在《 无尽之夏》中的虚构,但1997年的“我”和我那一 代人所经历的少年与青春,却是非虚构的。 《无尽之夏》的缘起,是2014年我写《最漫长 的那一夜》系列小说。我开始构思1990年的夏天, 我家住在曹家渡,苏州河南岸的三官堂桥旁。为寻 找失踪的女老师,十二岁的我沿着苏州河顺流而下 ,走遍了沿途的工厂、商店、学校、民居,最终拯 救了她。故事结尾在四川路桥,我和老师一起坠入 河中,落到一艘运沙船上,便从苏州河出黄浦江到 长江口——现在想来,按照这个路径,我们当被潮 水推上了崇明岛的海岸线。 2017年深秋,我重读了斯蒂芬·金的《死光》 (英文原名IT),这个发生在五十到八十年代的美 国东北小镇的故事,让我从抽屉里翻出了三年前的 故事。 我知道,这一回,我不是一个人去寻找老师, 而要带上我的伙伴们。这些孩子各有各的烦恼,各 有各的秘密,也各有各的拯救。小时候,我总觉得 我是孤独的,有些古怪,极度独特。但写完《无尽 之夏》,我发觉自己从不孤独,我的身边充满着真 挚的朋友,跟我极度相似又极度反差。我的力量一 半来自于自己,一般来自于他们。 而小说中“我”要走过的路,也不只是一条苏 州河,而应跨越整个九十年代的上海,远远超出城 市的边界线,甚至渡过茫茫的长江口,前往一座无 比陌生的大岛,位于长江与东海之间,中国南北海 岸线的中心点。 若说上海是一个城市的中国,崇明岛就是一个 乡村的中国。两个中国如此截然不同,却同处于一 个上海之内,被长江一分为二。九十年代以前,这 两个中国在上海内部是被黄浦江一分为二,幸好有 1990年浦东的开天辟地。 我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我的成长记忆是外 滩背后的古老大厦、蜿蜒略带黑臭的苏州河、父母 单位分配的六层楼新工房,还有沪西工人文化宫与 长寿路沿线的几大工厂——我爸爸的工厂也在其中 (他并非《无尽之夏》中气吞万里如虎的集卡司机 ,而是生产石油机械设备的普通工人)。作为上海 工人阶级的子弟,我目睹了那些工厂一一消亡,连 同我读过的小学和中学都被夷为平地,如今成了高 档楼盘与夜总会的大门。虽然遗憾,但也不必惋惜 。 但我渴望去另一个中国,哪怕只是一次短暂冒 险。我选择了距离上海最近的那座大岛。我们这些 孩子的旅程,便是从一个中国跨越到另一个中国。 在现实逻辑之中,这样的巨大跨越,绝非一个夏天 所能完成,但在小说逻辑之中,便浓缩成了一个“ 无尽之夏”。 为何要选择海岛?选择长江与东海之间?因为 这是上海的命运。上海因水而生,有了港口,才有 了城市。我在《无尽之夏》里有意识地写了长江口 的潮汐、海岸线的滩涂、废弃的拆船厂、入港的“ 马士基”集装箱轮船,还有“我爸”驾驶的集装箱 卡车……以上,才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崇明岛不是一座“自古以来”的岛屿,它是由 长江泥沙在一千多年间冲刷堆积而成的岛屿,放在 宇宙时间来看不过弹指一挥间。整个上海也几乎都 是泥沙堆积的结果,造就上海的原材料来自整个长 江流域——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洞庭湖与鄱阳湖 ,甚至由淮入江的中原大地。今天上海人生活的大 地,便是长江与大海的恩赐,整个中国历史的恩赐 。我相信上海永远是新的,因为它永远在生长,永 不停歇地向大海挺进。 《无尽之夏》的高潮,落在崇明岛东部海岸线 ,这个历史与地理的尾间,万里长江的天尽头。小 说中的这个地点,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力战胜 自然的选择——填海造地,伟大如《浮士德》的象 征,一如七叔的坚守与牺牲,甚至是难能可贵的信 仰。 地点确定后,便是时间。香港导演陈果有过一 部电影《去年烟花特别多》,“去年”便是1997年 ,“烟花”是庆祝香港回归的 烟花表演。1997年,对香港人来说是一种复杂 怀旧的记忆,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陆的孩子们 ,则是向前大踏步跨越的记忆。对韩国人、泰国人 、马来西亚人与印度尼西亚人来说,却是亚洲金融 风暴的累累伤疤。 相比2018年的夏天,1997年的夏天更为绵长。 在我眼中,整个九十年代几乎全是夏天,热情、澎 湃、粗糙而野蛮……城市如同脱缰野马般发展,上 海的天际线像热带雨林般茁壮生长,郊野仍然有大 片尚未开发的稻田,以及喷射着浓烟的工厂——即 便其中许多人正为下岗而烦恼。 那时互联网刚刚萌芽,人们谈论的不是QQ与微 信,而是刚刚装上的电话机。书信和电报尚未完全 退出,电视仍是第一媒体,电影已被认定行将就木 ,韩剧还没开始流行,我们看的是野岛伸司脚本、 江口洋介或织田裕二主演的日剧,以及星矢、紫龙 、冰河、一辉与阿瞬们的星辰大海。 那时流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世界上有没有永恒的夏天? 我的小学与中学死党俞超说答案是YES。俞超的爸爸是一艘万吨远洋货轮的大副,造访过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的爪哇岛,黑暗奴隶之乡的东非海岸桑给巴尔,高更自我放逐的伊甸园塔希提岛,辽阔湿热的亚马孙河,直达南美内陆马瑙斯港的莽莽雨林……赤道贯穿的国度,除了夏天,没有四季。乌木般黝黑的少女袒胸露乳,浓烈的肉桂香味环绕整座大岛,红树林沼泽中的白骨忽隐忽现,汗味、尸臭与果香混合的气味让鼻腔高潮。真正的无尽之夏。 那一年,我十六岁,在北纬31度的中国上海,距离赤道还有3440公里。 黎明之前。卫星照片下的长江三角洲最东端,突出成三角锥形,刺向黑色混沌的大海。灯光闪烁成巨大的环。黑丝带如长蛇蜿蜒而过。一边密集喧嚣,一边空旷寂寥。唯独长蛇中间的转折部,生长几栋彻夜不眠的摩天建筑。对面栖息着十九世纪以来诸多帝国的遗产。星星点点的光,犹如八爪鱼的触角,粗糙而凌乱,旺盛而蓬勃,像淤泥里长出的赤道雨林,即将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光芒万丈。 我看见,你像x光射线,像航空炸弹,砸碎飘着煤屑的星空云层,穿破苏州河畔火柴盒楼房。六楼正在梦见狮子。五楼挑灯夜战,九筒与一索齐飞,红中共白板一色。四楼的老妇人午夜梦回,犹在痴痴地等那出征的归人。三楼天花板下,是我家。天蒙蒙亮。我从棕绷大床上爬起,挤爆一颗新鲜的青春痘,浓烈浆汁喷射到镜子上。床头有尊石膏像注视我。挂历上的6月26日、27日、28日被红笔画了圈,写着“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残酷的中考刚结束,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打开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新闻:“1997年6月30日,北京时间上午六时整,香港回归倒计时最后一天。” 妈妈给我做了早饭,煎蛋、泡饭还有腐乳。她将一支竹笛交给我,中间拆开,分成两截,布袋子包好放入书包,今天要上台表演。妈妈让我放轻松,勿紧张。她还说,最近晚上不安全,务必早点回家。 我坐了三站公交车。我们学校后面是苏州河,对面是上钢八厂与国棉六厂。穿过“普天同庆,喜迎七一”的横幅,全校师生集合,响彻嘹亮的《运动员进行曲》,仿佛做第六套广播体操,让我直起鸡皮疙瘩。升国旗,奏国歌。校长上台讲话,历数鸦片战争以来百年屈辱,而今一朝雪耻。校长声情并茂地回顾学校五十年的光荣历史,却没有展望未来。过完这个暑假,我们学校会被拆除夷为平地,全体师生转移到另一所中学,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涯。幸好那时我已毕业。末代校长想借庆祝香港回归来一次绝唱,尽管谁也无法阻止推土机。 下午,文艺会演开始。预备班和初一表演《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歌唱祖国》《男儿当自强》《勇敢的中国人》。初二有四个女生,拎着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弦乐四重奏《梦驼铃》。我凝视台上拉大提琴的美丽少女,手心里紧攥笛子,心想自己就要出大洋相了。 聂倩带我去候场。她是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二十五岁,亮晶晶的嘴唇,刷长了睫毛,发型像那年流行的王菲。她穿着红色连衣裙,胸前佩着香港回归的徽章,齐膝裙摆下洁白纤细的小腿,中跟凉鞋暴露踝关节与脚趾,涂着鲜红的指甲油。以后的二十年,她这番打扮与妆容,在我心中犹如三维投影存盘拷贝,历久弥新。 P1-3 导语 这是青春期的最后一夜,成人礼的初始之夜。这一夜之后,我们的命运如同射往不同方向的箭。但是,无论时隔多久,我们都会记得那个无尽之夏。 六个好友,各有各的烦恼,各有各有的秘密。连那个冷静、擅长推理的少年,内心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胆怯。 这是一场荷尔蒙之旅,自我救赎之旅,目击历史之旅,更是一场绚烂而残酷的成人礼。 《无尽之夏(精)》为蔡骏的悬疑+文学佳作,在深厚的历史感和魔幻的意象背后,是两代人的青春迷惘在崇明岛的不期而遇。一场毕业旅行,折射出两代人的青春物语、相似的残酷人生。 内容推荐 蔡骏著的《无尽之夏(精)》讲述了1997年,香港回归前夜,年轻的女教师聂倩失踪。十六岁的我是聂倩喜欢的学生,也是最后一个见到她的人。酷爱推理小说的我,断定老师被出租车司机绑架,被掳往崇明岛的海岸线,危在旦夕。那年夏天,中考失败的我不知向何处去。我决定去崇明岛,拯救老师,拯救自己。但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伙“问题学生”——四个男生,两个女生,各自面临不同的青春困境。六个少年结伴远行,前往台风登陆的黑夜。这是一次荷尔蒙之旅,自我救赎之旅,目击历史之旅,更是我们这一代的成人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