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站在高楼,俯望台北的繁华灯火,每一盏灯火仿佛都是为了情欲点燃,每一盏灯火又仿佛点燃了光明的希望。
多情多风波,多情也多烦恼;但多情也多姿彩,多情更多温暖。
林清玄把这本书定名为《多情多风波(林清玄经典散文)(精)》,是近年倾听“松衫风外声”的纪录,但愿能破除“此岸”与“彼岸”的界限,使多情不仅生出风波,也能生起希望、大爱与圆满的追求,令“心静则国土净”“预约人间净土”不只是虚空的美梦,也是现实里可以实现的理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多情多风波(林清玄经典散文)(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清玄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每每站在高楼,俯望台北的繁华灯火,每一盏灯火仿佛都是为了情欲点燃,每一盏灯火又仿佛点燃了光明的希望。 多情多风波,多情也多烦恼;但多情也多姿彩,多情更多温暖。 林清玄把这本书定名为《多情多风波(林清玄经典散文)(精)》,是近年倾听“松衫风外声”的纪录,但愿能破除“此岸”与“彼岸”的界限,使多情不仅生出风波,也能生起希望、大爱与圆满的追求,令“心静则国土净”“预约人间净土”不只是虚空的美梦,也是现实里可以实现的理想。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散文大师,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二十岁出版散文集《莲花开落》,正式走上散文创作的道路;三十岁前揽尽台湾各项文学大奖;三十二岁时入山修行三载,出山后写成“身心安顿”系列,风靡整个台湾地区;四十岁出版“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 他在文学上悲智双运,情境兼容,不断创造推新,自成一家之言。三十多年来,他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教材,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 目录 代序 多情多风波 生活的回香 蓝宝石镶钻 严肃,是一种病 最前卫的佛法 轮回说帖 为别人着想 一个学生的价值 屋顶上的田园 心灵与环保 文明的远离 一粒美国来的麦子 活佛和电影 “歹心肝”与“憨三八” 一扇门窗的打开 人民公敌 悬崖边的树 楚楚浮生 漂泊的理由 阿信的神话 孝子 玫瑰都很娇小 政治急需幽默说 飘扬的旗帜 第一个永恒 河水向前流 企业家的梦 西方天空的“慧”星 不错的选择 大象与小木柱 序言 现在就来拥抱我 我喜欢禅尼慧春的故事。 慧春是少数在日本禅宗史上留名的女性,她天 生丽质,凡是见过她的人几乎都会爱上她。慧春深 知外表的美丽非实,想要追求究竟的实相,因此少 女时代就剃度出家了。 虽然慧春剃了头发,穿上朴素的法衣,但她依 然风姿绰约。她和二十个和尚一起在一位禅师的座 下习禅。 由于她太美了,使得二十个和尚的禅定显得更 为艰难,有几个和尚甚至暗恋着她。有一天,其中 的一个和尚写了一封情书给慧春,要求和她私下约 会。慧春收到信后,不动声色。 第二天,当师父上堂对大众说法之后,慧春突 然站起来,对着写信给她的和尚说:“如果你真的 那样爱我,现在就来拥抱我呀!” 从那一天开始,慧春的师兄们受到她的“一喝 ”,全部收心,对慧春更为尊敬。 我喜欢慧春的故事,是因为她充满了智慧。一 个人的智慧,即使是美貌也不能遮蔽的。一旦有了 真正的智慧之光,爱欲也会化为清净的敬意了。 长得太美了 传说比慧春更美的,是禅尼了然。 了然生于公元一七九七年,是著名武士信原的 孙女,自幼就因诗才与美貌而闻名。她十七岁的时 候被选为皇后的贴身宫女,听说凡是见过她的男性 ,无不因她的美貌而颤抖。 不久之后,皇后病故了。了然深深体会到人世 的无常,她想出家去学禅。但是在那个封建的年代 ,女性是无法自主的,她的家人不但不同意她出家 ,还强迫她与人结婚。 由于了然的性格刚烈,家人为了安抚她,给她 开出一个条件:等她生下三个孩子之后,就可以立 刻出家为尼。了然的丈夫也同意了。 了然在二十五岁时,终于生下了第三个孩子, 她决心立刻出家,丈夫与家人再也没有理由留她了 。 她自己削发为尼,取名“了然”,就是“早已 明悟”的意思,然后开始踏上修行的道路。 她前往江户,“江户”是日本首都东京的旧称 ,请求铁牛禅师收她为徒。铁牛禅师一见到她就立 刻回绝了,理由是她长得太美了。 了然转而去拜访白翁禅师,白翁禅师不但以同 样的理由回绝了她,还说她的美貌只会为寺庙带来 麻烦。 了然用一块烧红的熟铁烧灼自己的脸孔,顷刻 之间,倾城的笑貌化成一道青烟消散于空中,一去 永不复返。 白翁禅师为之震慑,就收她为徒。 为了记录这一次毁容,了然在一面小镜后写了 一首诗: 昔游宫里烧兰麝, 今入禅林燎面皮。 …… 近数十年,台湾社会道德品质低落,实肇因于 政治人的贪渎,致使良知沦丧、公义破败、人心不 平。所以,要使台湾成为希望之土、清净之地,不 关心政治是不行的。 如果以“解救众生”的观点来看,个人的修行 虽然重要,也不能自外于环境而独存。环境如果不 清明,个人的清净就成为泡影;社会如果不公义, 众生平等的理想就不能实现;若人人不能享有免于 匮乏、免于恐惧的自由,则“解救众生”就变成妄 念了。 我因为出身于台湾南部的农人世家,对土地人 民有格外深刻的感情,也由于我是从最底层出发的 ,更能深刻感受台湾百姓的苦难以及台湾生命力的 所在。我对这个社会,套用一个朋友的话:实在太 多情了。 多情则不免风波,有时看到现实的不平、现象 的荒诞、现状的怪异。例如窃占公共土地的高尔夫 球场,台湾当局竟罔顾民意,要就地合法,这是现 实的不平。例如公共建设大火连连,死伤无数,台 湾当局竟无视其违建违规,甚至无人愿负政治责任 ,这是现象的荒诞。例如台北的捷运系统,花费人 民的血汗钱数以兆亿,竟然通车遥遥无期,而台湾 当局竟毫无歉意,这是现状的怪异。 有时候我路过台北火车站,想到我一九七一年 来到台北生活,至今近廿五年,台北火车站前的忠 孝西路,几乎没有一天是清清爽爽的,每天都在施 工,天天乱七八糟。如果在廿五年时间,一条马路 永无通畅之日,台湾当局之大有为就可以想见了。 有一次,我对一位官员反映,他说:“那是你去的 时间不对,如果你半夜去,就很通畅了。” 确实,有时有不能止于言者。 主政者的修行显然比我们好,他们都能“如如 不动,稳若泰山”,令人怀疑他们是早就进入涅槃 之境了。我们反而在焦急、烦恼、痛心,真是多情 多风波。 我把这本书定名为《多情多风波》,是近年倾 听“松衫风外声”的纪录,但愿能破除“此岸”与 “彼岸”的界限,使多情不仅生出风波,也能生起 希望、大爱与圆满的追求,令“心静则国土净”“ 预约人间净土”不只是虚空的美梦,也是现实里可 以实现的理想。 导语 《多情多风波(林清玄经典散文)(精)》是林清玄亲自编定的散文集,收录林清玄散文创作集中喷发期的二十九篇散文。 面对纷乱的世事、迷惘的人心,作者通过自身的体验和思考,泰然自若地谈论生活、情感、社会,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为读者点亮心灯。林清玄的文章耐人寻味,能够让人感觉到禅性的生活,是一种超脱于尘世而又极具指引意义的大智慧。 精彩页 生活的回香 我们所经验过的美好事物, 其实都被卷存典藏着, 一旦打开了, 就从记忆中遥不可知的角落飘回来。 生活的回香 朋友来接我到基隆演讲,由于演讲时间定在下午一点,我们都来不及吃饭。 “我们到极乐寺吃饭吧。寺庙的饭菜最好吃、最卫生,师父也最亲切。”朋友说。 我说:“这样不好意思吧。” 朋友说:“不会,不会,我在极乐寺做义工很多年了,与师父们很熟。只要寺里的师父有事叫我,我都义不容辞,偶尔去叨扰一顿斋饭,不要紧的。何况帮我们开车的师兄也是寺里的长期义工呢。” 于是,朋友用行动电话通知寺里的知客师:我们一共有三人,大约二十分钟后到极乐寺,请师父准备素斋一席。 等我们到极乐寺,热腾腾七道菜的素菜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没什么客套,坐下就吃。 佛光山派下寺院的素菜好吃是远近驰名的,因为星云大师对素菜很内行,加上典座师父个个巧手慧心的缘故。但是今天有一道菜还是令我大感意外,就是师父炒了一大盘茴香。 茴香是我在南部家乡常吃的青菜,在我们乡下称之为“客家人的芫荽”,因为客家人喜以茴香做菜之故。自从到台北就再也没吃过茴香了,如今见到茴香的样子,闻到茴香的气味,竟有说不出的感动。 一般人都知道茴香的籽可以做香料、做卤味,却很少人知道茴香的叶子做菜,是人间至极的美味。茴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长到与人等高。它的叶片巨大,散开呈丝状,就仿佛是空中爆开的烟火。 茴香从根、茎、叶、花到籽都有浓烈的香气,食用的时候采其嫩叶,或炒成青菜,或做汤的香菜,或沾面粉油炸成饼,都会令人吃过永不能忘。 在寺庙吃饭,不事交谈,因此我独自细细品味茴香的滋味,好像回到了童年。每当母亲炒茴香的时候,茴香的香气就会从灶间飘过厅堂、飞过庭院、飞进我们写字的北边厢房。 童年的时光不再,茴香的气息也逐渐淡了,万万想不到在极乐寺偶然的午斋,还能吃到淡忘的童年之味。我曾经走入盛开着小黄花的茴香田里,对着那漫天飞舞的黄花绿叶,深深地呼吸,妄图把茴香的香气储存在胸臆。此刻,那储藏的香气整片被唤醒了。 生活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所经验过的美好事物,其实都是永不失去的,只是被卷存典藏着,一旦打开了,就会在记忆中回香,从遥远不可知的角落,飘了回来。 我们生命里,早就种了许多“回香树”,等待因缘的摘取吧。 我们没什么客套,吃完对师父合十致谢,就走了。 知客师父送我们到前廊,合掌道别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到寺里来。” 在奔赴演讲场地的路上,我的心里有被熨平的感觉,不只是寺里的茴香菜产生的作用,那样清澈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更使我动容。 其实,处处都有“回香树”。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