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刘瑾著的《翻译家沙博理研究》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对沙博理的文学翻译进行全面探讨,通过剖析其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翻译作品和不同文本类型的翻译文本,挖掘其翻译思想,分析其翻译策略,旨在阐释译者个人的翻译观及其素质对其翻译作品具有什么影响、译者翻译观与其翻译策略之间有什么关系的前提下,总结其翻译思想和“红色文学”“章回体小说”的翻译模式,揭示其文学翻译对今日中国文化外译的启示以及翻译家形成的因素和译者培养思路,为丰富翻译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提供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由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结构与框架 1.4 本书研究方法 1.5 本书创新点 第二章 沙博理著作及其翻译研究综述 2.1 沙博理著作研究现状综述 2.2 沙博理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2.3 沙博理翻译作品研究综述 2.3.1 沙博理“红色文学”英译研究综述 2.3.2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研究现状综述 2.3.3 沙博理“领袖传记型文学”英译研究综述 2.3.4 沙博理其他英译作品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章 沙博理生平及翻译思想 3.1 沙博理生平 3.2 沙博理翻译思想 3.2.1 沙博理翻译思想的哲学基础 3.2.2 沙博理翻译思想的具体表现 3.3 沙博理文学翻译观 3.3.1 沙博理文学翻译思想形成的译者主体因素 3.3.2 沙博理文学翻译策略 3.4 沙博理文学翻译文本类型与其翻译行为 第四章 “红色文学”译文——沙博理《小城春秋》英译文本研究 4.1 沙博理英译《小城春秋》的时代背景 4.1.1 沙博理英译《小城春秋》之时代背景及翻译背景 4.1.2 沙博理英译《小城春秋》之动因分析 4.2 《小城春秋》的翻译策略 4.2.1 英译“红色小说”的“描写”特征 4.2.2 英译“红色小说”的叙事特点 4.2.3 “红色小说”的民俗文化英译 4.3 关联理论关照下的隐喻象似性与《小城春秋》英译的准确性诉求 4.3.1 关联理论与隐喻象似性的关系 4.3.2 隐喻象似性在《小城春秋》英译中的映射 4.4 沙博理英译“红色文学”小结 第五章 “章回体小说”译文——沙博理《水浒传》英译文本研究 5.1 沙博理英译“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的时代背景及特点 5.1.1 沙博理英译“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的时代背景 5.1.2 “章回体小说”的特点 5.2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文本特征分析 5.2.1 “译者语”解释翻译过程 5.2.2 语言与文化艺术特点 5.2.3 叙事结构特点 5.3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准确性界定 5.3.1 文本类型与翻译 5.3.2 英译《水浒传》之译者主体性体现 5.4 沙博理英译《水浒传》的启示 第六章 结语 6.1 沙博理文学翻译成就的原因 6.2 沙博理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 6.3 研究局限及拓展空间 附录一 沙博理著作、译著(1950—2003) 附录二 沙博理获奖情况 附录三 沙博理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感言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