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马道山著的《西方视域下疑问句句法研究及其失误》共十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探讨了疑问词移位句法研究;第三章对汉语的“A不A”问句的句法研究做了梳理;第四章论述了英汉疑问句句法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第五章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对特殊疑问句进行了研究;第六章运用最简方案对英汉疑问句中的疑问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空算子方案可能更有解释力;第七章运用生成语法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对疑问语气词“呢”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学术界为什么对疑问语气词“呢”是否具有疑问性具有如此大的争议,对于疑问语气词“呢”是否是疑问算子做出了解答,指出语助词“呢”不能用作分类标记;第八章对《老子》中的疑问句进行了句法研究并指出了其语言类型学意义;第九章对《毛泽东著作选读》中的疑问句和英译本中相应的句子做了句法对比,并运用生成语法对疑问句进行了研究;第十章为结语。 作者简介 马道山,字炳南,号履坦道长。1987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1997年9月2000年6月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0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07年10月晋升为正教授;1987年7月—2005年4月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翻译学院:2005年4月至今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6篇,译文36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论文集1部,译著或参编教参9部,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5篇,1部学术论文集任副主编,5部任编委,主持在研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加完成省部级艺术科学项目1项,参加完成或在研局级科研项目4项。1989年被评为“山东大学优秀教师”,1990年被评为“山东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94年荣获“山东大学(威海)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秀奖”,2009年5月被评为“天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现为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天津市翻译协会会员,天津市应用翻译协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疑问词移位的句法研究 2.1 疑问词移位概说 2.2 疑问词移位的证据 2.3 疑问词移位的条件 2.4 原则与参数下的移位理论 2.5 乔姆斯基观点的发展脉络 2.6 疑问词移位观点的不足 第3章 英汉疑问句句法对比研究 3.1 疑问词的辖域 3.2 动词的选择要求 3.3 论元附加语不对称 3.4 疑问词移位 3.5 最简方案对疑问词移位的解释 3.6 英汉疑问句的句法特征对比 3.7 结语 第4章 “A不A”问旬句法研究 4.1 “A不A”问句的构成及其语法特点 4.2 “A不A”问句句法研究 第5章 特殊疑问句的生成语法研究 5.1 逻辑式移位问题 5.2 多项疑问句(Multiplewh—questions)问题 5.3 小结 第6章 疑问语气词“呢”的句法研究 6.1 引言 6.2 “呢”的词汇意义 6.3 “呢”的语法意义 6.4 语气词“呢”的生成语法研究 6.5 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是疑问算子吗 6.6 语助词“呢”是句子分类标记吗 6.7 结语 第7章 《老子》疑问旬的语言类型学研究 7.1 引言 7.2 英译《老子》中的是非问 7.3 英译《老子》中的特指问 7.4 疑问句的语言类型 7.5 结语 第8章 毛泽东著作中疑问句的句法研究 8.1 引言 8.2 毛泽东著作中疑问句的使用和翻译情况 8.3 毛泽东著作中疑问句的句法研究 第9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